摘要:目的 探討中心靜脈導管閉式引流在胸腔積液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以18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積液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應用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結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無1例出現(xiàn)氣胸;5例導管阻塞用導絲或生理鹽水沖管后復通;1例導管脫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經2~5 d 置管胸液引流徹底。結核性胸液患者經導管胸腔內注入藥物。結論 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與常規(guī)胸穿放液相比是一種安全、可靠損傷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關鍵詞:胸腔積液;閉式引流;中心靜脈導管
胸腔積液是指各種病因導致胸膜臟層與壁層之間的胸膜腔內液體產生增加或吸收減少從而導致積液明顯增多,由此引起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多見于結核性胸膜炎、胸膜惡性腫瘤,心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治療原則主要是治療原發(fā)病的同時做胸腔穿刺抽液減壓術[1]?,F(xiàn)在大多數(shù)都采用中心靜脈導管置管胸腔閉式引流的方法治療胸腔積液。我院自2011年10始采用一次性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術持續(xù)引流胸腔積液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中等量以上單側胸腔積液36例,分為治療組18例,對照組18例,治療組男12例,女6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5.6歲,大量胸腔積液16例,中等量胸腔積液2例,18例均為結核性胸腔積液。對照組男14例,女4例,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44.8歲,大量胸腔積液13例,中等量胸腔積液5例,,結核性胸腔積液17例,一般細菌性胸腔積液1例。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在年齡、性別,積液性質及量上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患者取坐位面向背椅,兩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額伏于前臂上,經B超行胸水定位后,局部消毒、鋪巾、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以一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另一只手持穿刺針沿麻醉處緩緩刺入,當針鋒抵抗感突感消失時,回抽有胸水流出,固定穿刺針,連接注射器,可開始進行抽液,第一次抽取積液600~800 mL,考慮結核性胸腔積液者同時向胸腔內注射利福平注射液0.6 g,間隔1~2 d行第二次穿刺,抽取積液1000~1500 mL,再間隔2~3 d抽取積液1000~1500 mL,待患者癥狀明顯改善,復查胸部CT或B超示積液量明顯減少、肺復張時停止穿刺抽液,同時給予靜脈抗癆及對癥、支持治療。
1.2.2治療組 患者取坐位面向背椅,兩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額伏于前臂上,經B超行胸水定位后、局部消毒、鋪巾、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以一手示指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膚,另一只手持穿刺針沿麻醉處緩緩刺入,當針鋒抵抗感突感消失時,回抽有胸水流出,固定穿刺針,將穿刺針連接專用注射器,把導絲“J”端從注射器尾端穿入約15 cm,使導絲在胸腔內至少2 cm;固定導絲,退出穿刺針,接著將擴皮針順導絲套入擴張皮膚及皮下組織2~3次,退出擴皮針,將中心靜脈導管順導絲置入,并確定導管在胸腔內長度約5~8 cm;固定中心靜脈導管,緩慢拔出導絲,在完全拔出前,應先夾閉導管,以防止氣體漏入胸腔造成氣胸;連接引流袋,打開導管夾,確保引流通暢;用透明靜脈置管敷貼固定引流管,再用膠布加強固定,考慮結核性胸腔積液者同時向胸腔內注射利福平注射液0.6 g,導管外端連接雙向調節(jié)夾及負壓引流袋,將引流袋用別針固定于患者褲帶上,開放調節(jié)夾,讓積液緩慢引流,第1 d引流600~800 mL后夾閉引流管,第2 d用0.5%碘伏消毒置管處皮膚及導管,更換敷貼,保持皮膚干燥,并更換引流袋,用鹽水沖管后開放調節(jié)夾可引流積液1500 mL后夾閉,如引流速度>500 mL/h,當引流滿1000 mL時,應夾閉引流管2~4 h,以防引流過快,造成縱隔擺動及復張性肺水腫,必要時可重復注入利福平注射液0.6 g;第3 d同樣消毒皮膚、更換敷貼及引流袋,用鹽水沖管后可繼續(xù)引流積液1500 mL,同時給予靜脈抗癆及對癥、支持治療。
2結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均100%有效,一次穿刺成功,但治療組胸水吸收時間為2~5 d,平均3.2 d,對照組胸水吸收時間為5~10 d,平均7.8 d,由此可看出治療組胸水吸收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時間縮短,且有胸水引流干凈,徹底的優(yōu)點。
3體會
胸腔積液是呼吸科常見病,病因以結核性胸膜炎、癌性胸腔積液居多。結核性胸膜炎治療的關鍵是:早期、徹底放液,防止胸膜粘連、增厚、積液包裹。中心靜脈導管胸腔閉式引流具有以下優(yōu)點[2]:①引流通暢,可以迅速、徹底解除對肺組織及心血管的壓迫;②避免了多次穿刺引起的感染、氣胸及網格狀包裹積液的發(fā)生;③胸腔積液引流徹底,不易形成胸膜增厚及積液包裹;④緩慢排液不易引起復張后肺水腫,患者易于接受;⑤可根據(jù)病情需要隨時開、閉引流,決定引流時間,還可進行胸腔沖洗;⑥縮短穿刺時間,操作簡單,可以單人完成操作,一經穿刺成功即可連接引流裝置緩慢引流;⑦減少患者治療費用;⑧方便患者,患者可攜帶引流袋自行吃飯,穿衣,上廁所等;⑨留置導管方便胸腔內給藥,隨時取標本送檢,無手術瘢痕。但應注意:嚴格無菌操作;注意連接點的緊密性,以防漏氣形成氣胸;引流速度≤50 mL/min;引流量第1 d≤800 mL,以后≤1500 mL/d;引流袋不能高過胸腔,避免積液回流;導管應固定穩(wěn)妥,避免脫落;應每日行沖管護理、更換引流袋及消毒皮膚;一旦引流干凈應盡早拔管,以免刺激胸水再長[3]。
參考文獻:
[1]孫培莉,俞婉珍.改良中心靜脈導管在胸腔積液閉式引流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3,7(4).
[2]孫靜,勝照杰,賀明霞.力爾凡聯(lián)合順鉑治療惡性胸水的臨床觀察[J].河南腫瘤學雜志,2003,16(3).
[3]李碧輝,陳小帆,陳麗娜.胸腔內置管閉式引流治療胸腔積液 83 例護理體會[J].中華實用醫(yī)藥雜志,2003,3(9):855.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