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中有一些特殊群體,如果對他們缺少關愛,就會產生不安定因素,影響和諧班級的建設,因此班主任更應該對這部分學生加以關注,多一些理解與特殊的關愛。
所謂的“特殊群體”是指在行為、心理上不同于“一般的”的個別群體,但作為班集體中的一員,他們卻和其他成員一樣都需要關愛。班主任在對待這群特殊的群體時,要善于掌握實施“特殊愛”的尺度和藝術。
一、對于“搗蛋鬼”——人情味的批評
常聽見一些老師發(fā)出這樣的哀嘆:“這個學生,批評一百次也惘然?!迸u為何會失靈?究其原因,教師篤信“嚴師出高徒”,常以一種暴風驟雨式的批評來對待學生的錯誤,總是不厭其煩地數落其長期以來的種種不是。這種批評方式,在初期階段可以對學生起到警醒的作用,但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學生的逆反和厭煩心理便會產生,繼而對這種批評不屑一顧,甚至還會破罐子破摔,反正改不改都一樣。教師做了無用功,批評的效果也不見效。
因而,對于這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我們不妨改變一下常規(guī)的批評方式,反其道而行,寬容以待,關愛有加,學生一定心存感激,自覺承認錯誤。這里,我們可以借鑒陶行知先生的做法。
有一天,這位育才學校的校長看到一個男生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同時,叫他到校長室。等到陶行知回到辦公室時,他發(fā)現這個男生已經在等他了。這時,陶行知掏出一塊糖果給他:“這是我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到。”接著,又掏出一塊糖果給男生:“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行知又說:“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碧招兄统龅谌龎K糖果給這個男生。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碧招兄帜贸龅谒膲K糖果說:“你能認錯,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果也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碧招兄壬呐u之所以奏效,就在于人情味的批評?!叭藷o完人”讓我們用寬容的心看待缺點,用人性化的道理去溝通,用溫情的態(tài)度去解決。
二、對待早戀——不妨打打“擦邊球”
中學生隨著青春期心理的發(fā)育,往往會萌發(fā)對異性的向往,喜歡交友,男女同學喜歡在一起散步、郊游、聊天,渴望交上異性的朋友,傾吐心聲,尋找理解。男女之間這種純潔的友誼,只要正確的引導,將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旦處理不當,勢必會使他們將這種純潔的友誼轉換成對彼此的愛慕,進而親密地交往起來。而因戀愛而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嚴重地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正確而有效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早戀的學生,決不能加以歧視,要尊重他們的感情,再理解的基礎上贏得信任。以“愛和尊重”為紐帶打開師生之間的距離,關心幫助他們。有的班主任視學生早戀為“不定時炸彈”,一旦發(fā)現哪個學生有早戀的跡象就采取“緊急措施”:如再班會課上公開點名批評指責或不點名則實有所指的暗示批評,檢查扣押信件,限期斷交;或向家長告狀,勞師動眾地商量對策。諸不知,這種簡單而粗暴的解決方法,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而更嚴重的是,學生出于強烈的逆反心理,你們越是反對,態(tài)度越堅決,越是禁止,他們談得越熱火。所以,班主任在發(fā)現學生有早戀跡象時,先不急著馬上處理,或采取正面、直接的說教,更不能點破(或者說是間接提醒)他們現在是處于戀愛關系。而應該先冷靜分析,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個別談話,尊重他們的隱私,嚴格保守他們的秘密。也可能在他們愿意的情況下,通過周記評語、書信的形式,以朋友的身份幫助他們擺正雙方的關系,曉以利害,幫助他們定出可行有效的方法,并幫助他們自覺履行,逐漸把心思轉移到學習上。同時,與家長溝通,說服家長對待這件事情上不斥責、不辱罵,充分做好與子女的溝通工作,與學校共同配合。
這種處理方式也的確行之有效,由此我得出一條經驗,在對待此類棘手問題時,當你覺得無法和學生進行正面交涉但又不能回避的問題時,我們不妨打打“擦邊球”。
三、對待“心理特殊生”——關愛是鑰匙
所謂的“心理特殊生”是指因遺傳、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而造成心理不健康的群體。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數據表明,大部分的青少年的失足,與缺乏愛的生活環(huán)境有關。離異、暴力的家庭教育,給他們心理留下陰影,行為上往往表現為:自暴自棄、性格內向、愛猜忌、善妒忌、離群等。這種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排解,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定會爆發(fā),嚴重地將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危害。
對于這種心理不健康的孩子而言,我們要做的是給予更多的關愛。實踐讓我相信“精誠所致,金石為開”的愛心效應。首先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不厭惡、不嫌棄、不疏遠他們,幫助他們找出身上的閃光點,對于他們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并要求其他同學學習,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一無是處。用真誠深摯的態(tài)度和他們談心,用愛心去撫平他們受傷的心靈,淡化他們對社會的不滿的埋怨。其次,發(fā)動班級體的力量,創(chuàng)設一個友愛的集體,營造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我曾發(fā)動全班同學為班上一位孤兒過生日,在大家的生日歌中,他感動地哭了,逐漸走出了獨來獨往的陰影,融入班級體中。
有人說:“要給人陽光,你心中必須有太陽?!蔽蚁嘈庞袗鄣慕逃〞谐尚?。愛心是學生生長的動力,是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梁,是照亮學生未來的燈塔。讓我們用愛為這群“特殊群體”撐起一片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