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升入初一的學生仍喜歡用涂改液、修正帶,把作業(yè)本、試卷涂得慘象萬千,想了好多辦法來制止他們,可是卻收效甚微。
有天恰巧上課內(nèi)容是“直方統(tǒng)計圖”,講完以后我讓學生畫圖,他們一邊畫,我一邊巡視,不看則已,這一看,那些涂改液、修正帶在各張紙上“耀武揚威”的景象讓我火冒三丈。我忽然心生一計,喊了聲:“停!”笑吟吟地就給大家講起了成語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特別會畫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晴風雨,他經(jīng)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tài)、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日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tài)的竹子立刻浮現(xiàn)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zhèn)魃瘛4蠹叶疾恢浪趺茨墚嫷媚敲春???/p>
“那是因為他平時注意觀察,注意積累?!睂W生們都搶著回答我的問題。
我笑著說“是啊,做事之前先做好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這就是‘胸有成竹’的故事。那我們做作業(yè)能不能也跟畫竹子一樣呢,在心里有個全盤的打算,再動筆也不遲呀!比如我們今天的作業(yè),大家是不是應該在心里先想好標題的位置,確定兩條射線的位置和長短,分配好直條的位置和大小……這樣心里就有了大體的輪廓,畫起來就不會錯漏百出了,也就用不著老是涂涂改改的啦?!?/p>
“可是老師,錯誤是難免的。不可能有了全盤的打算就沒有了錯誤呀!錯了怎么辦?不改嗎?”
“當然不是。但是錯誤是可以減少的,也是可以避免的?!庇谑俏医o學生講了“破釜沉舟”的故事:“那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zhàn)斗,面對著強大的敵人,楚軍主將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后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里,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tǒng)統(tǒng)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么大,退路都沒有了,要想活命只能取勝,所以個個英勇無畏,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拼死地向秦軍沖殺過去,經(jīng)過連續(xù)九次沖鋒,把秦軍打得大敗?!?/p>
講到這里,我停下來笑著看著我的學生:“試問各位,你們每人手里都拿著涂改液、修正帶,心里老惦記著它,老想著它,錯了就用它改改涂涂,焉有不出錯的道理?只有拋開它們,沒有了退路,才能勇往直前,大獲全勝。”
故事講到這里,我還放寬了要求:“今天的作業(yè)不用急著交,什么時候‘胸有成竹’了,再去做?!?/p>
下課鈴響過,我剛走出教室,便聽到身后學生們在嚷嚷:“破釜沉舟嘍!”劈里啪啦一片涂改液、修正帶扔進垃圾桶的聲音。
十二三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比較自由散漫,同時又特別叛逆,做任何事都是一時興起,沒有意志力。于是我跟他們講起了少年毛澤東的故事。
“少年毛澤東在湖南長沙讀師范的時候,為了鍛煉自己的抗干擾能力,經(jīng)常在周末的時候,選擇長沙最熱鬧的茶館,去喝一杯茶,在那里看書,可謂‘鬧中取靜’。后來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無論走到哪里,在如何艱難的條件下,他都能坐下來專心致志地看書,與這種主動挑戰(zhàn)自己的鍛煉應該有關系?!?/p>
沒有鐵的紀律的軍隊不可能取得勝利,沒有堅強的意志控制自己的人同樣不可能獲得成功。生活中的誘惑太多了,小說、電視、游戲、網(wǎng)絡……每一件都可能浪費無數(shù)寶貴的時間,不能抵制這些誘惑的人,是不可能有效地利用時間的。
升入初三的學生,功課個個抓得緊,壓力大。很多學生每天的學習采取“朝五晚十二”式。但殊不知這樣做的后果是:課堂上昏昏入睡,學習效率并不高。于是我又和他們聊起了邱吉爾首相的“勞逸結合”的故事。
“邱吉爾活了九十歲,參加過五次戰(zhàn)爭,擔任過海軍大臣、財政大臣、貿(mào)易大臣、殖民地事務大臣,兩次擔任首相,領導英國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勝利,還做過新聞記者,一生寫下了《河上的戰(zhàn)爭》《馬爾巴羅傳》等數(shù)百萬字的著作,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此外他的油畫也堪稱一絕。有人問他如何能保持如此旺盛的精力,取得如此多不可思議的成就。他的回答很簡單:‘能坐著的時候我決不站著,能躺著的時候我決不坐著’。”如果你在“不該”睡覺的時候覺得困了,就馬上小睡一會兒,不要認為這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表現(xiàn),它將使你在別的時候能夠保持精力充沛和高效工作。
在迎接中考的那個大半年,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和家長對成績比較著急上火,而采取的方式常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這時我跟學生講了紅軍在第二次“大圍剿”中是如何集中優(yōu)勢兵力的故事。
我順勢誘導:集中優(yōu)勢兵力和“專心致志”,其間的道理是一樣的。人的大腦構造非常復雜,但實際上它在同一時間內(nèi)只能做好一件事。中考要考很多科目,每個科目都有好幾本書,每本書都有好多章,要想學好,唯有集中優(yōu)勢兵力,一個一個解決。你想中考成績提高八十分,那么不妨先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某一門科目上,比如數(shù)學,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內(nèi)全力補習數(shù)學,爭取把數(shù)學成績提高二十分。然后再把精力轉移到另一門,再爭取提高十到二十分,這樣做的效果,肯定比你同時惡補所有科目的效果要好得多。當然,你要選擇你覺得最容易提高的科目開始突破,突破了一科,你的信心會倍增。
在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中適時地穿插一個或兩個“成語故事”,既避免了“老生常談”話題的枯燥無味,又增強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主動性,很好地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得以集中,且還能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寓德育教育于無形,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使學生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還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