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有些人抱怨不知幸福是什么?在平凡的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在普校的十多年里,我也有同感,甚至對教學產生厭倦。直到來特校我才又重拾了那份久違的干勁,在特校的每一天我都有不同的驚喜。其實用心就能有快樂,不求回報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樂和幸福中獲得。
有人說特殊的孩子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所以有了缺陷,也有人說他們是上帝派下來的天使,來考驗世人。在我認為,只要來到我們這個凡人的社會就必須要面對生活的種種問題。因此在我的教學理念里就一直堅持著讓我們的特殊孩子學會該會的。幫助一個特殊孩子成長就等于幫助一個家庭,為構建和諧社會做一份貢獻。
一、學會生存
我們的學生由于大腦發(fā)育不全或受到損傷,導致心理、生理上存在著各種障礙和缺陷。一些我們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對于他們來說卻不會或自己沒親自動手做過。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盡力而為,手把手地、耐心細致地教他們,使他們逐步學會一些生活技能。也只有這樣,才能使這些學生由易到難地掌握一些生活本領,增強自理能力,逐步擺脫對他人的依賴。
二、學會自理
我們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得很多家長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強于普通同齡孩子,很多的事情都是家長包辦代替,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擔心。曾經就有不少年齡比較大的學生的家長擔心孩子離開學校后難以適應社會生活而擔心,其實,經過教育學習,很多智障學生都可以做些后勤工作。只要我們多采用賞識教育,多鼓勵學生,就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平時按學生的特點分配勞動任務。既能尊重學生,盡量與他們以前所做的事不沖突,又根據(jù)差異適時進行調整,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和我一起管理班級?,F(xiàn)在學生自覺、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認真進行打掃,不用老師太操心。但是大多數(shù)孩子并沒有機會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施展他們的一技之長,也或者是父母們對自己孩子的能力還不夠自信。因此,身為班主任的我,總想盡辦法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讓他們知道“我能行”,鼓勵他們勇敢的,真正的去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三、學會生活
如果我們的孩子不具備獨立生活能力、簡單勞動能力和社會生活能力,他們怎樣生活呢?他們個人生活不開心,父母的負擔也會越來越重,社會也將面對不容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要想智障兒童得到康復,回歸社會主流,成為自食其力的人,要求我們不僅在大腦缺陷方面進行補償訓練,還要在身心、智能方面進行開發(fā)訓練,也要在品格、修養(yǎng)方面進行養(yǎng)成訓練,更要在生活自理,職前教育方面進行培,使其獲得全面發(fā)展。
(一)重視心理輔導,進一步樹立自信心
1.多一點愛,就多一份陽光
智障孩子的自卑感,孤獨感和心理素質特別的差,他們需要我們的尊重和友愛,只要我們多奉獻一點愛,他們的生活就會有更多的陽光。在學校環(huán)境里,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占有獨特的重要地位,教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和行為,直接影響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因此,作為特殊教育教師要熱愛、尊重每個孩子,多一些愛心、細心、耐心和童心。老師的一個點頭、一聲贊許、一個微笑、一下?lián)崦?、一個擁抱等,都能給孩子帶來親切、溫暖和快樂的感覺,這也對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2.關愛學生并培養(yǎng)他們的這種態(tài)度
蘇霍姆林基說過:“兒童身上沒有任何東西是需要教師嚴酷對待的,如果兒童的心靈中出現(xiàn)了毛病,那么這邪惡首先靠善良來驅走。”多年的學校經歷使我堅信,如果我關愛兒童并培養(yǎng)他們的這種態(tài)度,他們就愛惜我的心和我的神經,在我心情沉重甚至很難說話時都能理解我,孩子們覺察到我的情緒,感覺到我的心情很沉重,他們甚至說話也輕聲輕語,特殊的孩子也能這樣。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夸學生是一門藝術。有時候學生的自尊需要在老師博大的胸懷中培植,有了自尊的學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如果你笑對生活,生活便會對你惠顧,如果你笑對一朵花,花兒便會努力為你綻放,如果你笑對一群孩子,孩子便會茁壯成長,笑是一種坦然,一種欣賞,一種包容、一種關愛。
3.創(chuàng)造機會,結交朋友
人生活在世界上,誰也離不開朋友,誰也少不了朋友的鼓勵與支持。智障孩子更是需要接納,更是需要朋友的理解、幫助和尊重。特別是當他去接觸各種陌生人時,如果朋友的概念在學生的心中能夠建立起來,這將對他們與他人溝通起到重要的作用。為此,在生活中要多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讓學生努力去結交一些朋友,建立朋友的概念,讓學生們真切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馨。
4.搭建平臺,讓學生知道我能行
由于每個孩子家庭環(huán)境不同,教育不同,遺傳不同,我們不應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教育,從零起點評價,多一把尺子就多一個人才。教師要憑良心、責任心永遠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作為教師只要承認他們的能力,就能讓生命充滿驚喜。只要教師用心就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
(二)多種渠道培養(yǎng)良好工作習慣及增進與人共處及獨立生活能力,使學生能公開就業(yè),融入社會
第一,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在各個教學領域中有意識的結合日常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利用情境進行教育。
第二,在日?;顒又校覟楹⒆犹峁┐罅康幕顒硬牧?,并有意識地提供些需要與別人共同協(xié)作才能玩的環(huán)境。平時注意觀察了解學生活動時的情況,恰當?shù)匾龑?,成為他們活動的參與者和協(xié)調指導者,促進孩子友好交往,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當出現(xiàn)矛盾時,請同伴與當事人共同討論解決問題,老師盡可能不要直接干涉,只是給他們一些建議,引導其觀察、體驗別人的情感,引發(fā)其自身解決問題的動機與能力,減少對教師的依賴。
第三,指導家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社交環(huán)境。平時我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擴大孩子的社交范圍。我還要求家長教孩子使用現(xiàn)代通訊工具與熟悉的人進行交往。
智障孩子也是我們祖國大花園里的一棵樹苗、一朵鮮花,我們要用熱心和耐心,更要用愛心,使他們茁壯成長,芬芳吐艷,閃爍出生命的光彩。讓我們都來緊握智障孩子們的手,陪伴他們走向外面的世界,像正常人一樣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