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在于動手操作、主動參與;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教學。學生參與的越充分,所獲得的體驗越深,也就越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數學 教學 標準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習慣都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面對新教材,許多教師覺得新教材確實比舊教材先進,更適用,更能發(fā)揮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新意識。就是到了課堂上不知如何落實,甚至不知怎樣上課了。那么,在新課程標準下,數學課堂教學應怎樣進行呢?下面就這個問題談一下我自己的體會。
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首要條件。教師必須通過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整合課堂教學中各要素的關系,才能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熱情。這就需要我們要在以下兩個方面下功夫: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愛是一種偉大的教育力量,教師應真誠的關心、愛護、鼓勵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并以此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師生情感的相融,心靈的相通可以開創(chuàng)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主觀能動性可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得到充分發(fā)揮。
2、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
民主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主要取決于教師。這就要求教師把微笑帶進課堂,把鼓勵帶進課堂,把趣味帶進課堂,把現代化手段帶進課堂;要允許學生想,允許學生說,允許學生做。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設身處地的去體驗,適當引導。這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才會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他們能真正感到“我能做”“我能行”,充分發(fā)揮他們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的主觀能動性。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程的推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逐漸被新的教學理念所淘汰。新大綱要求改變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弊端,形成以學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這就要求課堂教法要新穎,實用。
1、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感受數學,體驗數學
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在于動手操作、主動參與;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教學。學生參與的越充分,所獲得的體驗越深,也就越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要根據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需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把課本的例題、課題、結論等書面東西,轉化為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教學活動。不但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例如:在講勾股定理前,先讓學生準備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讓他們自己動手,用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圖、證明;在活動中去體驗、感受、認識、掌握。
2、變抽象為具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
數學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概念的運用,還要注重概念的形成,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獲得新知識。例如:在講合并同類項時,可先出示書面問題:某同學早上吃了2根油條、1個饅頭、1碗湯,中午吃了3根油條,2個饅頭、2碗湯,問這位同學早上、中午,共吃了幾根油條,幾個饅頭,幾碗湯?通過列式比較,得出合并同類項的實質。使同學們在大腦中形成清晰的同類項概念。
三、讓學生在合作競爭中學習
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要求:改變原來單一的被動學習,建立和形成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多樣性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競爭學習,打破了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競爭的機會。學生集體榮譽感很強,個個爭強好勝,讓他們在做題時,比一比哪組同學發(fā)現的解題方法多,就評為“優(yōu)秀小組”。運用這種方法,在課堂上會出現唇槍舌劍的爭辯場面,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讓學生在合作競爭中共同提高。二、學生根據圖形,合理分割圖形
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分析和繪圖操作,使學生弄清組合圖形是由哪幾個基礎圖形而成或者通過拼補,使組合圖形變成一個基礎圖形。然后放手讓學生根據觀察分析的結果作出輔助線,把組合圖形進行初步的分割或拼補。分割、拼補得越簡捷,越說明學生觀察到位、思維合理,這時教師不要過分強調學生所作輔助線對解題的幫助程度,而要鼓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積極思考,多角度、多方面地對某一圖形進行分割,以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并適時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順利完成解題創(chuàng)造條件。
四、妥善引導,發(fā)散思維,找準突破口
由于學生思維沒有固定的模式,解題的途徑也不是惟一的,往往一個組合圖形面積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法,所以教師引導發(fā)散思維的方法必須明確,思路必須清晰,應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識習慣,堅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引導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特長,大膽高設想,仔細觀察,抓住分割圖形的突破口不放,層層推進,步解決,直至達到解決題目結果為止。
五、恰當評估學生的發(fā)散答案
學生在進行獨立觀察分析時,鼓勵學生思考出可能的答案和見解來。學生思考出來的答案和見解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在正確的答案中,思路有敏捷的也有繁瑣的。因此,必須對各種答進行評估,既要肯定正確的,指出錯誤的,又要篩選出最佳答案,并使學生在評估的過程中得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和學習知識的信心。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要從教學環(huán)境,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進,使教師,學生盡快適應新課程、推進新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