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事業(yè)日新月異,幼教工作者只有熱愛和忠誠于所從事的事業(yè),傾注真誠、細膩的愛,言傳身教才能挑起社會賦予的重任,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
[關鍵詞]幼兒 教育 母愛 重任 使命
哲人曾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么,幼兒教育則應該視為人生的奠基工程。這將關系到幼兒一生的發(fā)展、身體的健康成長、知識經驗的積累、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與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智能、個性等的發(fā)展。故而,用一顆無私的母愛之心讓每個孩子都有同等的機會,保障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得到發(fā)展是社會賦予教師的重任,更是教師的神圣使命。
一、耐心改進師幼關系,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的形成
幼兒園是孩子從家庭生活走向社會集體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孩子適應社會的關鍵一步, 幼兒教育是兒童接受學校正規(guī)教育的起始階段。毋庸置疑,幼兒教師和其它中小學教師一樣,必須具備教師應該具備的所有品質,如崇高的事業(yè)心、高度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愛心等等。但幼兒教育畢竟不同于中小學教育,尤其是幼兒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年齡較小,根本沒有自我服務能力或自我服務能力很弱同時又富有自身特點的孩子,所以新入園時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興致很高,對新環(huán)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有的一入園就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有的孩子則整天眼淚汪汪…
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幼兒教師要耐心地去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并努力使集體教學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為此幼兒教師既要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又必須具備過硬的業(yè)務素質。耐心從事幼兒教育是每一名幼教工作者應具備的能力。英國心理學家瑞恩女士在其《耐心的力量》一書中,對“耐心”也做了較深刻的闡述。她鮮明地指出“耐心是一種能力”!每個人都知道遇事得耐心,但很多幼教工作者在遇到此類情況,很難自始至終耐得下心來,這不能不說耐心確實是一種能力。所以,我們幼教工作者應在新入園幼兒的種種問題行為即將出現時,應耐下心來,預估孩子的行為,通過轉移注意力和行為等方式進行干預,促進幼兒的身體發(fā)育,增進幼兒對環(huán)境的認識,培養(yǎng)自信等良好個性心理品質。
二、用一顆母愛之心讓每個孩子都有同等的學習、展示的機會
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母愛 。十年的幼教歷程使我認識到,幼兒教師對幼教事業(yè)的熱愛不僅僅局限于“俯首甘為孺子?!钡木礃I(yè)精神上,而更應該表現在精心、細膩、全心全意的對待幼兒的行動中,是一種敬業(yè)、樂業(yè)、專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
用愛注視孩子,用愛的微笑去面對孩子。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愛的目光是孩子成長的營養(yǎng)源。很多時候,孩子們的吵鬧會使得幼教工作者很難保持較高的工作興致,以至于對孩子的態(tài)度不夠親和。那個時候,我們就會發(fā)現孩子的自尊、自信心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微笑是愛的語言,是表達愛意的最佳形式?!蔽⑿δ苷樟了锌吹剿娜?,用愛的目光再輔以一張溫和的笑臉面對孩子,一定會像穿過烏云的太陽,帶給孩子溫暖。
印象當中那是我參加幼教工作的第二年,我精心準備了一節(jié)泥工課。課堂上孩子們表現出了比以往都要高的興趣,他們都專心致志的把弄著手中的橡皮泥,塑造著自己想象中的作品。臨近下課的時候,按教案設計每組表揚了兩個孩子。課后我迫不及待的趴在辦公桌上著筆對這節(jié)成功的泥工課進行反思,這時候張思淼手里拿著自己的手工作品慢慢吞吞的走了進來?!巴趵蠋?,你看我捏的飛機好看嗎?”“恩,好看!”那時我完全沉浸在成功的喜悅當中,就頭也沒回的應了張思淼一聲??墒牵斘倚臐M意足的合上教案的時候已經使李老師的游戲識字課了,無意當中我卻發(fā)現張思淼低著頭,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我這才意識到了,趕緊站起來開始捕捉她的眼神。我微笑著注視著張思淼,用目光告訴她“你的飛機非常漂亮”,慢慢地孩子的臉上有了笑容。
從張思淼的身上我有了頗深的感受,作為教師應每天用微笑、用賞識和贊許的神情注視孩子,用目光和笑容告訴孩子:“你很棒,你讓我驕傲”,更應每天去反思自己“我用愛注視孩子了嗎”、“愛的目光足夠了嗎”?
用愛的渴望調動孩子,用愛的細節(jié)感染孩子。
愛的語言能夠培養(yǎng)出懂得愛的孩子,而愛心是語言流露的源泉。作為 教師,應該經常鼓勵孩子?!昂⒆樱阏姘簟?,使其產生成功的體驗??释嗄芙o孩子帶來快樂,因為人總是在得不到的時候最想得到,輕易得到的反而不珍惜,因此,調動孩子,讓孩子在朝思暮想中獲得愛,使他們明白,幸福不會從天而降,想尋找快樂就要自己去努力。聰明的老師總會給孩子留點“渴望”的余地。
光給予孩子愛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體驗愛、收集愛,作為老師應讓孩子從生活的細節(jié)中學會發(fā)現愛、感受愛,使其化為對生活的熱情。當然了,作為教師還應該包容孩子,讓他們有重新開始的機會,應該有納百川的胸懷去包容孩子的一切,包括他的成功與失敗,正確與錯誤。
三、在實施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活動中,要立足全體,注重細節(jié),尊重幼兒,因材施教
老師在孩子們心中是神圣的,是孩子們心目中的權威。幼教工作者應該早已發(fā)現孩子是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和尊重的。作為教師應該關愛每一位幼兒,給他們一份同樣的關心和愛護,讓所有的孩子都感到自己在老師的眼里是平等的,在同伴中也是平等。
前不久學校的公開課開始了,老師們都到大四班去聽袁老師的可。課堂上,孩子們圍了個半園坐下,袁老師在中間。到了孩子們上臺表演節(jié)目時候了,一個小男孩舉起了手,而且舉得很高.袁老師當然也看到了,她說:“浩浩(化名)!浩浩同學舉手可從來沒這么積極過!”小男孩原本微微露出喜色的臉頓時變得難堪起來,表演的時候也有些束手束腳。
評價的作用在于鼓勵與反饋,以促進幼兒發(fā)展。孩子能積極舉手.本應該得到肯定,但袁老師不經意的話語卻刺傷了孩子稚嫩的心靈,直接影響了孩子表演能積極性。課后一起交流的時候,袁老師說自己也意識到了那句不恰當的評價,她的本意是要表揚浩浩的。
其實,孩子需要的往往是鼓勵和肯定,而不是“揭短”或否定。幼教工作者和孩子們朝夕相處,自然會有很多不經意間,但這種不經意間細節(jié)帶給孩子的尷尬與難堪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幼教工作者應盡可能地關注每一位孩子,盡量使每一個孩子都有嘗試的機會。針對幼兒發(fā)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一特點,設計一些難度不一的問題或游戲環(huán)節(jié),啟發(fā)引導不同層次的幼兒思考、回答。經過一段時間的啟發(fā)訓練之后,孩子們的自信心會逐步增強,都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
幼兒教育是一種愛的付出,是一種崇高的社會情感。這種愛真誠、細膩,同時又具有理想的光環(huán)。幼教工作者只有認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忠誠于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才能將愛灑向每一位孩子。有了對幼教事業(yè)的正確認識與忠誠,才能挑起社會賦予我們的重任,完成賦予的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