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家教委督學柳斌曾說過:“情境教育是對素質教育的又一重要探索,教育應當是有情的,離開了情感的教育只能走入單純傳播知識的誤區(qū),枯燥的死胡同?!彼枷胝芜@一門學科,由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種種原因,加上社會科學本身的特殊性,相當一部分學生抱有偏見,認為它“假、大、空”,既不可信,也無實用。這種思想觀念使他們對該學科產生了抵觸情緒,學習缺乏積極性,學習效果較差。因此,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成為擺在廣大政治教師面前的問題。我就政治課上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創(chuàng)設參與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美國教育家彼得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彼刭|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其實質就是要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探索與發(fā)現(xiàn),成為學生的親身實踐活動,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要使政治課鮮活起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就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政治課教學中,我根據(jù)教學內容采取了表演、競賽、辯論、小組合作、集體討論等多種形式,激勵學生參與,讓學生得到新體驗。例如,教學初二政治“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一課時,如果只是簡單講述,學生缺乏情境體驗,效果就不會理想。我在教學中,采用了情境教學法,運用三個公安機關搜查民宅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其一,公安機關為執(zhí)行任務,敲開民宅,出示搜查證準備進行搜查,遭到屋主拒絕,最后公安機關強制執(zhí)行搜查任務;其二,公安機關無搜查證的搜查,遭到屋主拒絕,欲強制執(zhí)行,屋主無奈,只得報警;其三,公安機關為執(zhí)行任務,敲開民宅,出示搜查證,得到屋主配合。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別擔任上述三個事例中的角色,以小品形式表演出來。再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上述三個小品中,公安機關與屋主的行為正確與否,為什么?這就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確了公民住宅不受非法搜查。這種讓學生唱主角,把學生變成課本知識的直接參與者,演繹課文內容,既生動活潑,又能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及表演、演說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加深了對政治課教學內容的認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
二、創(chuàng)設新奇教學情境,豐富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要經(jīng)常保持新穎和變化,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設新奇教學情境,使學生求知獵奇的心理得到滿足,從而調動其積極性。我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學故事、寓言典故以及具有形象、生動、夸張、幽默、辛辣特點的漫畫等材料來創(chuàng)設新奇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初三政治“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選擇”時,我引用了“吃蛋原理”這個哲理事例:一戶人家養(yǎng)了一只母雞,假如這只雞一天下一個蛋。對于這戶人家來說,可有三條消費方案:⑴堅持每天吃一個雞蛋;⑵把雞也殺了吃掉;⑶堅持在一段時期少吃雞蛋,省出10個,孵成小雞。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雞,4只公雞,過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個雞蛋,遇上特殊的日子,還可以殺公雞來改善一下生活——如果主人這樣堅持下去,那么消費水平便會不斷提高,積累也越來越容易。吃蛋原理中的三條消費方案,第一條雖能保持收支平衡,但生活質量不會有大的提高;第二條把雞也殺掉,雖可供一飯之需,但只能改善一頓,此后便只能安守清貧了;惟有第三條方案,堅持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雖要忍受一時的清貧,但一段時間后,既有雞吃,又有蛋吃,生活質量才會有大量的改善和提高。在上述三個消費方案中,選擇后者,就是選擇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如此教學,學生們均感覺新鮮有趣,一下子把學生們帶到了新奇的情境,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設形象教學情境,潛移默化教育學生
思想政治是一門理論性特別強的學科,這對長于形象思維而不善于抽象思維的青少年學生來說,既難產生興趣,又不易理解掌握。因此,創(chuàng)設形象教學情境,變抽象為具體,對吸引學生注意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得尤為重要。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恰是創(chuàng)設形象教學情境最好的載體。例如,我在教學“嚴峻的環(huán)境形勢”時,先配合一段輕快的樂曲,讓學生欣賞一組我國名山大川的照片,讓學生體會蔚藍的天空、郁郁蔥蔥的森林、清澈的河流;再配合一段沉緩的音樂,讓學生觀看一組反映我國目前環(huán)境狀況的照片,昏暗的天空、成堆的垃圾、迅速擴展的吞噬人們家園的荒漠、斷流的河等。如此,通過圖畫再現(xiàn)情境,通過音樂渲染情境,使學生視、聽等感官充分調動起來,在可感可覺的情境中學好課文內容。
四、創(chuàng)設成功的教學情境,激發(fā)生學習積極性
創(chuàng)設成功教學情境就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飽嘗努力探求,勤奮思考后獲得知識,取得成功的情境,以此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滿足學生學習欲望,從而使師生都能一起分享成功帶來的喜悅。例如,通過課前時事快迅、主題班會、政治手抄報、綠色環(huán)保、愛心助殘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以此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政治的信心和決心。
最后,引用柳斌督學的話作為本文的結尾,柳督學說:“情境教育的好處是把教材教活了,把孩子們教活了,把教學過程中的育人功能充分地體現(xiàn)了出來,因此,‘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是對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