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由于它不但容易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誘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而且可以打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夠讓幼兒清楚地看到事物發(fā)展的全過程,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語言形象化,深奧的道理具體化,有利于幼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因此,它對全面地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素質(zhì),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結(jié)合在平時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經(jīng)驗,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渲染欣賞氛圍,培養(yǎng)語言感知力
幼教教材中,欣賞優(yōu)美的散文詩及兒歌也是幼兒語言活動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通過對這些語言文字的理解、欣賞、朗誦,能培養(yǎng)幼兒對語言美的感悟及語言表達能力。傳統(tǒng)的教法,教師一般只能采用較為有聲有色的朗誦將作品介紹給幼兒,然后進行講述使幼兒理解作品,這些方法都不能完整地表現(xiàn)出詩歌的意境和內(nèi)容,影響了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和體驗。而利用多媒體課件,效果就大相徑庭了。
如教學詩歌《春雨》一課,首先畫外音是滴答、滴答的下雨聲,接著是配樂詩朗誦《春雨》,同時相應的動畫畫面也依次呈現(xiàn)在熒屏上:春雨滴答,種子從泥土中長出小綠芽;梨樹開出了小白花;青青的麥苗慢慢地長高;小朋友撥撒種子在種植。這一幅幅形象、生動、美麗的畫面配以優(yōu)美的配樂詩朗誦,立刻將詩歌的整體意境呈現(xiàn)在幼兒的面前,給了他們極美的視、聽享受。孩子們在“哇”的驚嘆聲中,不由地進入了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優(yōu)美的畫面深深地印在了孩子們的腦海中。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通過多媒體的操作,他們很快理解了詩歌的內(nèi)容,當我提問下小雨了,有誰在說話時,孩子們馬上告訴我: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接著我又問:他們是怎么說的?同時,將一幅幅畫面展現(xiàn)、定格,孩子們相繼說出種子發(fā)芽、梨樹開花、麥苗長高、小朋友種瓜的詩句。當我完整地操作時,他們已經(jīng)能跟著朗誦整首詩了。多媒體課件將詩歌意境、內(nèi)容和語言整合在一起,使幼兒在美的感染下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記憶,在學習、記憶的過程中,用語言、動作去表現(xiàn)自己對詩歌美好意境、美好情感的感受。這種教學效果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還能幫助幼兒擴大眼界,理解語言,增長詞匯。
再如大班散文欣賞《夢》一課,由于幼兒對散文詩一般的語言理解不深,而“夢”對幼兒來說又特別抽象,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如果只靠教師用嘴去說教,幼兒由于理解不了只能對詞語死記硬背,因而達不到充分理解和熟練運用的程度,而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對幼兒提供多種信息,幫助幼兒理解語言,效果顯而易見。屏幕上做夢的小姑娘,美麗盛開的鮮花,潺潺的溪流,金色的陽光和優(yōu)美的音樂,幼兒理解了文中鮮花、甜蜜、沐浴、微風等詞匯的含義,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畫面配以童趣的朗誦和悅耳動聽的音樂,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記憶。
二、開發(fā)組合課件,提高語言運用性
在日常教學中,我經(jīng)常制作了一些集演示、操作、游戲為一體的聽聽、說說、唱唱、做做的多媒體課件,目的是讓幼兒跟隨電腦娃娃玩豐富多樣的游戲,在操作中感知,在游戲中學習,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以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雪娃娃》這一活動中,先讓幼兒對我們當?shù)囟鞠卵┖蟮那榫斑M行簡答的描述,然后我開始播放課件,大屏幕上立刻呈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雪景圖:藍藍的天空,飄舞著潔白的雪花……一按鼠標,被點到的小雪花便輕輕飄落下來,并發(fā)出“一片雪花”“兩片雪花”等讀音,孩子們興致勃勃地邊操作邊模仿。接著,強烈的動畫效果、優(yōu)美的語言把孩子們帶入了美妙神奇的童話世界。隨后,孩子們和電腦娃娃玩起了“看看少了什么”的游戲。電腦娃娃給孩子們出題,孩子們幫雪娃娃尋找不見了的鼻子、眼睛、嘴等。“雪娃娃少了什么?”“雪娃娃少了鼻子?!薄氨亲颖亲釉谀睦??”“鼻子鼻子在這里?!薄皼]有鼻子怎么辦?”“找個紅辣椒來代替”。這樣,孩子們和電腦娃娃邊對話邊游戲,在勃勃興致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再如,為《我們的鞋子》配上簡單的幼兒操作網(wǎng)頁,便于幼兒查看,這樣使多媒體課件能更好地發(fā)揮教育的功能。如果說,課件內(nèi)容廣度的增加,為我們在語言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提供了更大的空間的話,那么運用形式的變化,也使語言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效果上提到提高。
三、營造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表達積極性
由于幼兒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在語言方面也有明顯的差異。有的幼兒落落大方,能說會道;而有的幼兒則少言寡語,生來羞怯,看見外人不愿說話,在這樣存在著兩極化的群體中,如果語言活動中教師沒有豐富的素材,只能導致能說會道的幼兒沒有語言表達的興奮點,而能力差的幼兒又缺少語言表達的憑借物。因此,運用多媒體課件營造一個豐富熱烈的動態(tài)語言環(huán)境,成為一個必然的選擇。
例如,在教學故事《桃花船》時,我一改傳統(tǒng)的圖片教學法,采用了多媒體課件。首先通過大背投呈現(xiàn)給幼兒整個故事的背景:秋天來了,小螞蟻看見桃樹上落下的花瓣落到水面上順水而下很像小船,就請蜜蜂、鼴鼠、山羊幫忙喊大象搖點花瓣下來做小船,好讓小螞蟻能坐在小船上游玩。當屏幕上出現(xiàn)不同的小動物時,孩子們的積極性就來了。在我點擊畫面的同時,也點擊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們情不自禁地喊:“小螞蟻坐上小船啰……”在此情景之下,教師加以引導,和幼兒一塊兒去發(fā)現(xiàn)這是什么季節(jié)、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動物、都做了些什么……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幼兒構(gòu)建了通向語言的橋梁,幼兒的主動參與促進了語言的學習。
綜上所述,多年的幼兒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巧妙、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就能有效地為幼兒的思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從而大大縮短了幼兒教育周期,同時,更為重要的是能夠有效促進了幼兒主動學習和個性發(fā)展。因此,我認為幼兒語言教學中應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是推動幼兒自身創(chuàng)造性素質(zhì)的生動、活潑、積極發(fā)展,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新生命、新活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