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語言學認為,口語交際就是交際雙方為了特定的目的,運用口頭語言和適當?shù)谋磉_方式進行的思想感情的交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 口語 交際 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激發(fā)說話動機。
特級教師李吉林說:語言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小學生形象思維豐富,只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才會激發(fā)學生的交際動機,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使學生積極大膽地交流。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提高學生的交際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
話題是談話的中心,是交際雙方進行思想交流、情感溝通、觀點闡述、議論評判的核心,是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重要前提。話題的選定,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交際的成敗。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選擇話題,從而使學生想說、愿說、有話說。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恰當?shù)挠柧毞绞?,提高口語交際的教學效果
口語交際課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靈活多樣,這樣才能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谡Z交際課的教學方法很多,比如電化教學法、情景再現(xiàn)法、愉快教育法、游戲教學法、競賽法、觀察法、討論法等,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具體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比如在教學口語交際課《小學生要不要多看電視》一課時,我先播放了一段一個家庭中孩子和父母因為看電視而引發(fā)爭論的實況錄像,把學生帶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情境再現(xiàn)法),讓學生圍繞這個事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談話法),然后據(jù)此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展開一場辯論賽(討論法、辯論法),最后評出獲勝方和優(yōu)秀小辯手(競賽激勵法),使這堂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要想快速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單純靠課堂上的綜合訓練是不夠的,實踐證明,利用一些單一的、針對性強的訓練方式也會收到不錯的效果。比如采用聽故事復述故事內容的形式訓練學生聽的能力;利用說繞口令、開朗誦會、講生活見聞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進行小組對話、師生對話等培養(yǎng)學生即興發(fā)言、主動交流的能力等,教師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靈活選用。一般來說,在低年級可適當運用聽講、誦讀、口頭作文、情景對話等方式,中高年級可采用講見聞、即席發(fā)言、演講、討論、開辯論會等形式。總之,正如新課程標準所言:教師要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并結合多種方法的刺激訓練,方能使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不斷提高。
四、指導方法,讓學生學會“交際”
口語交際教學在于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文明交往的素養(yǎng)。學生只有循法練習,才能在大量的口語交際實踐中形成能力、養(yǎng)成習慣。針對口語交際的特點和小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我主要加強以下三方面的指導:
指導學生“會聽”,培養(yǎng)耐心傾聽的習慣。“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只有聽清楚、聽明白,才能理解別人“說的什么”;弄清了別人說話的意思,才能有針對性地說,才能說到點子上,否則,就會詞不達意,張冠李戴,鬧出笑話。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只重視“說”,滿足學生“會說”,而忽視了“聽”。很多學生也往往只顧“說”,而不認真地“聽”,對此我們必須予以糾正。既要讓學生明白“聽什么”、“為什么聽”,更要把教會學生“怎樣聽”作為教學的重點,指導學生聽人講話的時候要專注、認真,目視對方,面帶微笑,要聽清對方講話的主要意思。沒有聽明白的,應及時詢問和請教。為強化學生的聽力培養(yǎng),教師可以采用聽后復述要點、讓學生邊聽邊想、聽后評議等方法。
指導學生“會說”,圍繞一個中心或一個意思把話說清楚、說明白。小學生說話最易犯的毛病就是脫離主題、沒有順序、意思表達不清楚等,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即使要講好一件簡單的事也不容易。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生說一句完整話開始,逐步過渡到說連貫的幾句話或一小段話。到了中高年級,要有意識的訓練學生圍繞一個中心說一段完整的話。學生如果感到困難,可以先讓他們列出提綱或采用打腹稿的辦法,準備好后再說??傊?,要多給學生以引導、鼓勵,學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語交際才不會感到困難。
適當教給學生交際的技巧,讓學生善于交流。生活中,交流無處不在。如何讓交流變得快樂而有實效?這就要善于交流,需要教給學生一定的交際技巧。比如:如何在交際的最初幾分鐘迅速打動對方?如何和不同的人打招呼?怎樣請求別人的幫助?怎樣利用肢體語言,如面部表情、體態(tài)動作,增強口語的表達效果等。通過對學生交際技巧的指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學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五、開放教學,在具體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鞏固、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的內容,口語交際就是生活的工具”。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歸根結底是為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服務。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處在交際情境之中,每一天都在進行著口語交際。因此我們教師還要放寬視野,讓學生從狹窄的課堂中走出來,在豐富多彩的社會大課堂中培養(yǎng)、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做中學”,“在游泳中學會游泳”,通過不斷的嘗試、實踐,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為此教師既可以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小型的社會調查、參觀、慰問、做好人好事等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通過日常的學習、生活,如共同學習、研究、探討問題,或是朋友聚會、市場購物、探望親友等活動,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但在這其中,最重要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總結,從每一次的口語交際實踐中汲取經(jīng)驗,積累智慧,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口語交際的學習是這樣,我們教師的教學也是這樣。為此,今后我將繼續(xù)探索、研究口語交際教學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期在今后的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更好、更快的提高。
(王麗麗,女,1971年9月出生,就職于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教育局成人教育辦公室, 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