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是一門陶冶情操、富有魅力的學科。在美術教學中,如何根據初中生心理特征,利用美術獨特的魅力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呢?這是值得很多美術老師深思的問題。
在我多年的教學過程中,也做了一些嘗試,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希望和大家交流交流,我覺得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應該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yǎng)興趣愛好
我們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xiàn)特點。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fā)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一種表現(xiàn)。當學生需要對事物的認識進行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fā)其熱情。創(chuàng)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審美意識
農村教學條件的限制,使農村的美術教育參差不齊,美術教師的個人意識也有差異。我們的美術課并不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畫家、美術家,也不是為了應付一節(jié)課或者認為是簡單的哄孩子玩。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xiàn)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象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yōu)橹庇X與理解的再現(xiàn),才有可能變?yōu)橹鲃拥脑賱?chuàng)作。要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在課堂教學當中,不能以太高的準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性的表現(xiàn)。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有居高臨下的指責。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首先教師不能有“副科”意識,美術是不重要的課程等意識。美術不僅聯(lián)系到其他各學科,并且滲透到各學科,體現(xiàn)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強美術課堂吸引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教學中是發(fā)展的必然,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趨勢,它有省時、省力、直觀、生動、實用等特點。比如,用FLASH動畫可以將“近大遠小,近高遠低”的透視規(guī)律直觀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處理自己或朋友的照片等,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搞好教學設計,增強趣味性
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學習起來才會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中不難發(fā)現(xiàn),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游戲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趣,使學生在愉快中不知不覺掌握所學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進行一些小比賽,讓學生分組制作,請同學當評委并把好作品集中展示等。
五、豐富美術教學內容
可以說人的衣食住行樣樣都離不開美術,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學生理論和掌握繪畫技能技法上??梢宰寣W生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也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剪紙》《紙的立體表現(xiàn)》《單色版畫》《陶藝創(chuàng)作》等,讓學生創(chuàng)造美,張揚個性,展示自我風采,這樣就能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六、分類提出學習要求,正確恰當評價學生
美術學科中不存在差生,但構圖能力卻有一定差異,對那些構圖能力強的學生。大可放手讓其大膽想象,而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則可以根據自己所喜歡的方式進行改畫:改顏色、改構圖……這樣學生從畫中可以看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創(chuàng)作,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同時,對學生的美術作品要多肯定,對學生作品中的創(chuàng)意,哪怕有一點智慧火花,也要予以鼓勵,要像母親呵護孩子一樣保護起來,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結合美術學科特點,精心設計教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快樂、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才能在快樂中步入美術殿堂,我們才能更好地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