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中,老師們普遍反映學生“聽”的能力是最難訓練的。學生也認為聽力的訓練無從下手,因為這一能力綜合了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因素:是否有充足廣泛的英語背景知識,是否有足夠龐大的詞匯量作保證,是否能抓住重要信息并做出快速準確的判斷等等。
在英語的聽力練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學生明明是聽到了一個關鍵信息,但馬上就遺忘了,而且越是對于對英語掌握程度低的學生這種現(xiàn)象就越是明顯,這是因為他們短時記憶的容量小。喬治·米勒是因為研究短期記憶提出“神秘七加減二”理論而聞名的心理學家。他提出了保持在短時記憶中的刺激項目大約為7個左右,即7加2個或減去2個的范圍。通過研究他把短時記憶的容量單位用“組塊”的概念來表示。它可以是字母、數(shù)字,也可以是音節(jié)、詞匯等。如果把字母或詞匯加以意義上的連接的話,就可以大大擴大短時記憶的信息容量。他還指出這些組塊還會受到一個人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影響。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都非常重視對學生英語聽力的方法和技巧的訓練,但還是有一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就是:學生雖然能夠聽出單個的詞匯,卻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理解這些輸入的語言材料。因此通過擴充學生的“組塊”容量來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短時記憶容量,提高聽力訓練的效率。
二、實踐的方法
(一)組塊記憶法
在詞匯的學習過程中,注意運用組塊的方法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幫助同學形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例如下面的詞匯。
復合名詞
trouble(麻煩)— troublemaker (麻煩制造者)
shop(商店)— shopkeeper (店主)
wheel(輪子)+chair (椅子) =wheelchair (輪椅)
bed(床) + room(房間)= bedroom ( 臥室)
復合形容詞
north+eastern= northeastern(東北的)
good + looking= good-looking (好看的,漂亮的)
fast + growing=fast-growing (生長迅速的)
以上這些屬于詞形組塊,我們還可以根據(jù)單詞詞形間的細微差別構成差比關系組塊。
例如:bill---fill---hill---kill---mill---pill---till---will
beat---meat---feat---heat---neat---seat
cage---cake---came---care---case
skill---spill---still---swill
aid---aim---ail---ait
dead---deaf---deal---dean---dear
though---tough---through---thought
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jù)詞匯之間的含義的相關,相近,和相反組成詞義組塊。
近義詞:big ,large, huge, giant, great
反義詞:thin---thick thin---fat tall ---short love---hate
(二)以意群為組塊的跟讀法
意群是句子中按意思和結構劃分出的各個成分,每一個成分即稱為一個意群。同一意群中詞與詞的關系密不可分,否則就會引起誤解。意群作為一個語言單位具有表達意思的相對完整性。意群是說話停頓和換氣的標準。劃分意群是明確表達思想的前提,否則就會產生岐義。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經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同學,他們讀英語時往往被形容為“蹦豆子”“擠牙膏”也就是說語言材料中的詞匯在他們的頭腦中是孤立和不連貫的。而這種詞匯上的孤立和不連貫勢必會影響他們對文中整體內容的把握和理解。解決這種情況的一個方法就是采用意群跟讀法。
以意群為組塊的跟讀就是讓學生以意群為單位, 用默讀或大聲讀出的方式重復句子中的話。當學生聽完第一個意群時,才開始說,同時聽第二個意群;在說第二個意群時聽第三個意群,依此類推。跟讀是一個輸入輸出并舉的語言訓練方法,聽的過程為輸入,說的過程為輸出。學生聽到信息后經過短暫的內化,馬上進行口語輸出,這個過程要求學生模仿說話者的語音、語調、輕重讀、節(jié)奏和語速等,同時還要理解意思。跟讀訓練是一種精神高度集中的練習,能夠增強語感、修正語音語調、提高語速、提高理解能力。在意群跟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允許看跟讀材料,只能聽,這是一個聽力輸入后馬上進行口語輸出的過程。
根據(jù)米勒短時記憶的容量為7±2個項目,而這些項目主要是組塊的理論。在進行意群跟讀時,學生逐漸養(yǎng)成以意群為單位思考的習慣,這大大減少了信息的組塊。如果以單詞為組塊記憶,那么在短時記憶中只能記住7±2個單詞,這樣是很難記住一句話的。而以意群為組塊來記憶,在短時記憶中就能記住7±2個意群,而這個意群數(shù)可以滿足許多句子的需要,記憶的廣度就會大大加強,短時記憶的容量也隨之增大,從而提升學生聽力理解的準確性。
總之,在英語聽力的教學中,了解并掌握有關的記憶理論,可以提高學生聽力理解的效率。這就要求老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聽力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簡單的聽力材料的播放者,也不再是放完聽力材料之后的答案訂正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所聽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使聽力材料能夠組塊化,增加學生短時記憶的容量,提高聽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