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就是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力求超越他人,成為先進者;而合作便是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團結協(xié)作,共同探究,綜合智慧,共同達到目的一種方法方式。競爭與合作相輔相成,貫穿于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始終;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領域,是社會進步的象征。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文化學者于丹說競爭是一種友誼,在對手的幫助下提高你的聰明度,害怕競爭的人已經輸給了對手。這就意味著競爭與合作互相滲透,密不可分。讓競爭與合作走進校園,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到競爭激烈的社會,充分發(fā)揮能力,開發(fā)潛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更好地掌握知識文化,成為有用人才,為祖國為社會服務。
一、競爭與合作走進校園的必要性
眾觀教育界中得到社會認可的江蘇洋思中學教學模式,山東杜朗口中學教學模式。競爭與合作貫穿于整個教與學之中。學生在競爭,教師也在競爭,通過合作達到共同進步。
(一)開展競爭平臺,是學生前進的動力
“高尚的競爭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8世紀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論藝術科學的興起與進步》中的一句話,說明參與競爭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在競爭狀態(tài)下,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自我實現的需要特別強烈,對活動的興趣更濃厚;通過競爭,克服困難的意志更加堅強,爭取優(yōu)勝的信念也更加堅定;學生在競爭與合作條件下,受到活動目標的鼓舞,進入積極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能提高活動開展的效率,達到共同的目的。
(二)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一根筷子很容易就被折斷,十根筷子就很難折斷,團結合作,力大無窮。競爭是學生進步的動力,但是沒有合作的競爭卻是無力量的,沒達到預期的目的,孩子的心理也得不到良好的培養(yǎng),只有競爭與合作相統(tǒng)一。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競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心理學說:“一個人如果不能學會合作之道,必然會走向孤獨之途?!?/p>
二、學校如何開設競爭與合作平臺
在社會各種行業(yè)激烈競爭中,學校似乎是一個比較和平安全的理想圣地,但其中卻含著人類社會最初始、最純潔的競爭、最單純、最誠實的合作。而社會中的競爭,只有在學校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到社會去才有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挑戰(zhàn)。
(一)分學科開展活動,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開展競賽活動中,把它分為文科、理科、術科、品行科。文科重在寫作,演講,表達;理科重在判斷、推理、計算;術科重在表演,竟技;品行即品德和行為,重在評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各種競賽中的表現,其貫穿于每一項活動的始終。這幾種學科相輔相存,互相滲透,激發(fā)學生興趣,達到全面發(fā)展。
(二)創(chuàng)建競爭與合作平臺
從學科的特點出發(fā),設班級競賽,年級競爭,學校競賽。班級是競賽活動最小的單位,主要以個人小組參加競賽,由班主任開設競賽項目,科任老師輔導參加活動。年級競賽是發(fā)展階段。學校是舉辦活動的主體。活動要體現各班級團結協(xié)作的成果,也要體現部分優(yōu)秀的脫穎而出的學生,作為學生學習榜樣。社會、教育部門舉辦的活動就要推選優(yōu)秀班級,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比賽。
(三)建立健全競賽活動評價機制
評價關系到整個活動開展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長,良好的評價機制能夠引領學校健康地發(fā)展。勝利這個字眼讓人往往是成績100分。比賽中的冠軍,然而這種認識是不完全的,勝利就是時時追求自己新的目標;就是通過努力,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潛在能力得以發(fā)揮;就是從原來基礎上上升到前一個名次;就是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斷超越自己。所以評價機制大到學校,小到個人,要分短期、中期、長期評價機制,既要體現綜合評價也要體現單方面評價。
三、如何應對競爭與合作帶來負面影響
競爭的壓力帶來積極的一面,也伴隨著消極的一面,孫中山說:“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便要奮斗。”如果一個學生能把競爭的壓力變?yōu)閯恿?,勇敢地面對挑?zhàn);戰(zhàn)勝困難就能成為生活和學習的強者。然而競爭的失敗往往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學生的恥笑,家長的批評等,在某些情況下,它會引起學生過分緊張和焦慮,導致一些學生失去信心,有的學生期望不切實際。沉浸在幻想之中,一旦遭遇失敗,便一蹶不振。在競爭中,人人都害怕失敗,希望名列前茅。因此別人超越時有點緊張害怕,有點嫉妒,這都是正常的。
(一)學會競爭與合作,消除畏懼心理
競爭是一次次的嘗試,不斷進步的階梯,努力學習不斷發(fā)揮自身潛力。面對挑戰(zhàn),不求一步到位,每進步一點都值得表揚。
(二)學會競爭與合作,克服自卑心理
不敢參加競爭的學生往往是自卑心理嚴重??朔偁?,一是要看清自己的優(yōu)勢;二是在競爭中遇到挫折或失敗時對受挫原因認真分析,或調整自己的競爭目標,去開始新的競爭,爭取新的勝利。
(三)學會競爭,培養(yǎng)良好的積極向上心態(tài)
心情愉快,心胸寬闊,永不說沒辦法,樂于接受批評,不隨便批評他人,與有上進心的同學交往。
(四)培養(yǎng)合作能力
體育比賽,日常生活,日常學習等都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鍛煉,合作技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學生都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能力,為自己的成功奠定基礎。
四、不斷實踐、總結經驗
讓競爭與合作走進校園,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歸納整理,創(chuàng)造出適合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孩子在競爭與合作中快樂,在快樂中積極向上。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含義是兩面三刀之道不斷運行,君子理效法天,自強不息,努力不止。競爭與合作,給予學生學不斷努力,發(fā)現、展現、收獲的平臺,正是順時代嬗變之潮流,應社會發(fā)展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