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是:“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經過 2012年暑期研究生課程培訓,在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間,筆者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在烏海十中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形成了具體的教學案例,詳述如下。
一、應用案例的實驗設計
(一)實驗對象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為烏海十中筆者任教普通高中二年級學生,筆者選取了筆者所教學的6個班級(理1、理3、文1、文4、文5、理9)作為實驗班級。同時選取其他任課教師所教學的理2、理4、文2、文6、文7、理8作為對照班。實驗班和對照班班級人數大致相同,任課老師水平大致相同,教學時間相等,班級氣氛、學習基礎及其它方面也基本相同,有較高的同質性。
(二)實驗環(huán)境
信息技術教室共有61臺電腦,其中學生電腦60臺,教師電腦1臺。
(三)實驗工具
信息技術小組合作學習問卷調查表,用來測量學生學習興趣與合作意識。
(四)實驗方法
使用了實驗教學與測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對比性研究,在實驗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學,在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班級集體教學模式教學。
(五)實驗時間
實驗時間為:2012.9——2012.12,為時一學期。
二、課堂教學案例
課程選擇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體技術應用(選修2)》第五章“創(chuàng)作多媒體作品”,本章通過策劃多媒體作品、制作多媒體作品、發(fā)布和交流多媒體作品,逐步引導學生了解策劃多媒體作品的一般方法,學會從需要出發(fā),選擇素材及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作工具制作多媒體作品,體會如何利用多媒體作品表達思想、傳遞信息。
2.1策劃多媒體作品——需求分析、規(guī)劃與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體技術應用(選修2)》第五章第1節(jié)“創(chuàng)作多媒體作品”的第1節(jié)課。本節(jié)以第三屆銳普PPT大賽獲獎作品——被綠色吹過的夏天,作為案例導入,描述和分析作者創(chuàng)作該作品的背景動機、創(chuàng)作歷程、策劃思考以及活動效果,選擇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多媒體作品的興趣和學習多媒體信息加工的欲望。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高一第二個學期已學習過Powerpoint2003的一些基本操作,具備一定的Powerpoint2003作品制作能力。而且學生也具有上網搜集、下載信息的能力。在高中信息技術“創(chuàng)作多媒體作品”這一章節(jié)中,不應把重點放在個別技術的處理上,而是應該讓學生在與同伴完成一個大作品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而真正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初步掌握多媒體作品的需求分析、規(guī)劃與設計的基本方法。能夠分工合作完成簡單的整體規(guī)劃、內容設計、整體結構設計、主要版面設計與工作計劃。
過程與方法:通過范例學習和自由創(chuàng)作,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掌握多媒體作品制作基本過程的前兩個階段:需求分析、規(guī)劃與設計。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多媒體作品的鑒賞水平。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了解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初步掌握進行需求分析、規(guī)劃與設計的基本方法。
(五)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進行需求分析、規(guī)劃與設計的基本方法。提升學生多媒體作品的鑒賞水平。
(六)教學課時(2課時)
本節(jié)教學內容計劃用2課時。第一課時用于分出小組,選出組長。第二課時用于確定主題,組內分配任務,明確各成員的分工,收集、整理資料。
(七)教學過程
教師引入:通過紅蜘蛛網絡軟件為學生展示幾個優(yōu)秀的多媒體作品。提問:同學們是否知道這些多媒體作品是用什么軟件制作出來的?
引出課題:利用Powerpoint2003制作多媒體作品
作者采用了哪些形式來表現他的主題?
(文本、圖像、動畫、聲音、視頻,引導學生說出這些都是信息的媒體介質)
給出多媒體作品的概念“我們把這種利用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集成起來表達一個主題的作品就稱為多媒體作品?!?/p>
展示示本節(jié)主題“創(chuàng)作多媒體作品--需求分析、規(guī)劃與設計”,讓學生了解本節(jié)學習目標。
欣賞作品,思考并回答問題。引出主題。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多媒體作品?”
案例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由我們來創(chuàng)作一個自定主題的幻燈片,那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呢?分析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
從學生熟悉的“黑板報的制作”入手,提問“班里制作黑板報時,你們是怎么做的?”。
通過該案例,引導學生明白為什么要明確作品的閱讀對象,進而提出我們在創(chuàng)作作品前還要考慮的問題“我們制作出來的作品是給誰看的?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針對我們作品的閱讀對象,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樣的形式才能讓他樂于接受?我們當前自身的條件能否直接制作出作品,需要創(chuàng)造什么條件?”
出示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說明本節(jié)重點是了解前兩個階段。聯(lián)系學生生活,引出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并對其前兩個階段進行分析和講解。
針對擬定好的主題,進行分組(前后桌5人一組)對表達這個主題的多媒體作品進行需求分析,并做好規(guī)劃、設計和任務分工。并提交《小組活動設計方案表》,學生分組進行實踐,完成任務
學生利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東西,進行小組合作,完成該課時規(guī)定的任務
(八)教學反思
策劃作品是創(chuàng)作多媒體作品的第一步,決定著多媒體創(chuàng)作的成敗,而學生往往不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急于動手開始制作作品。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策劃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分配的每一個任務,并落實到書面上,引導學生從問題解決的需要出發(fā),規(guī)劃設計多媒體作品,學會根據主題的需要,收集適當的媒體素材和選擇創(chuàng)作工具,為制作多媒體作品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