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文是衡量語言知識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又是促進語言綜合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英語寫作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批改講評學生的英語作文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具有導向作用。有效的批改講評是促進學寫好作文的外因,對學生寫作起著直接的指導作用。因此,如何實施有效的作文批改講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
一、轉變思想,接受新挑戰(zhàn)
眾所周知,在語言的四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中寫的能力培養(yǎng)難度最大。與許多老師們一樣,起先我們都覺得只要認認真真地為學生批改好每篇作文,糾出錯處,花時間逐個訂正錯誤就是提升了他們的寫作能力。但是多年的實踐發(fā)現(xiàn),教師為學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學生當時是改正了,但真正到使用、輸出的時候錯誤還是層出不窮,各式各樣。往往是“高付出,成效低”。 由此可見,英語教師苦行僧式的埋頭圈圈點點的作文批閱方式正在經(jīng)受著挑戰(zhàn)。教師無論是使用何種方法,都或多或少忽略了反饋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
近兩年,在專家、名師的專業(yè)引領下,多次實地聽課、現(xiàn)場評課、反思教研之后,使我們漸漸地思考,自己的做法是否還能改進呢?于是我們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開始探索有效的英語作文批改講評的模式。有效的課堂一定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作文批改講評的過程也不例外,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指導的雙邊活動的過程。
二、嘗試改變,探索新模式
(一)嘗試各種分組
在探索學生互批的過程中,嘗試了多種分組。
首先,讓學生互批作文,覺得稍有效果。有的小組較成功,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批改效果;但有的小組出現(xiàn)了一位同學批兩份作文的現(xiàn)象,因為另一位后進生不能完成批改任務。
其次,嘗試了同質分組,采用小組互批,教師指導批改最弱的一組。雖然效果比起前一種好些,但是將學生按照成績分組,有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不是很恰當。
最后,試著將學生隨機分組,每一組有意識地編入一位較好的同學做組長,一般一組四人。目前為止,覺得這種分組最有效,同學們在組長的帶領下,逐個批改每位同學的作文,大家互相取長補短,有了很大收獲。
這種分組第一次嘗試的時候花費了大半節(jié)課,覺得課堂很亂,但是通過不斷實踐、不斷改進,漸漸地得心應手了,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到批改中,并且小組批改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基本在10至15分鐘就能完成了。
(二)批改講評課實踐
案例——寫人
根據(jù)所給出的有關于的信息,介紹一位名人——海倫凱勒。想要通過這個題目訓練學生如何運用六要素描述一個人物。要求:運用描述人物的六要素,使短文內(nèi)容完整連貫;詞數(shù)60左右。
學生完成作文后,按照上述的分組,在組長的帶領下,用“三遍閱讀法”將組內(nèi)同伴的作文一一批改,用“英語作文評價表”給分?!叭殚喿x法”即將同伴的作文閱讀三遍,閱讀第一遍后,按照要求批改內(nèi)容;閱讀第二遍后,批改語言知識;閱讀第三遍后,給出組織結構分。
通過這堂課前部分的寫作指導,學生知道了要圍繞“六要素”去描寫一個名人,明確了寫作的內(nèi)容;同時還引導學生對于愛好、興趣的多種表達以及用學過的結構簡將單句合并成復合句,使得語言表達既準確又富于變化。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積極巡視各小組,作記錄,發(fā)現(xiàn)學生共性的問題(主要圍繞布置學生的三方面)將其羅列在黑板上,學生集體訂正;隨后引導學生在結構上改寫句子、豐富句子;教師指導和幫助學生把正確的句子寫出,并組織學生比較哪種表達方式更準確、貼切;教師可介紹句子的另幾種表達。最后,選派學生代表交流評改結果。
三、努力反思 打造新課堂
(一)一課時變?yōu)閹讉€課時
幾次課堂實踐之后,基本形成了寫作課的模式:指導寫作、學生當堂寫作、學生互相批改、交流批改四個環(huán)節(jié),但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一堂課中融入指導、寫作、批改、交流四個環(huán)節(jié),容量實在太大了。而且學生對于當堂的指導還來不及消化鞏固,就馬上要輸出寫作了;有時學生對于某個知識點需要教師輔助講解需要時間,因此一堂課顯得很倉促。困惑之時,圍繞學期的寫作計劃,將每一個寫作主題設計了相應的微短練習,在平時的課中利用一部分時間,進行訓練指導,四到五個課時后,再進行專題的寫作與評改,這樣的教學更從容,更適應我們的學生。
(二)教師批改要及時跟進
學生互批并不意味著老師對他們的作文聽之任之,當堂互批結束后,學生按照組內(nèi)同學們提的建議進行修改重寫,然后交給老師,老師針對學生重寫的作文再一次批閱講評。
總之,在作文講評中,教師要指導到位,注重寫作思維、寫作方法、修改技巧的指導;在啟發(fā)思維,激發(fā)興趣上下功夫;要讓學生成為講評作文的主體,讓每一位學生在參與講評中發(fā)現(xiàn)自我、提升自我、激勵自我、超越自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積累知識和經(jīng)驗,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這樣,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將會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