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高考社會化考試是對當前傳統(tǒng)英語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必將牽涉到教育、就業(yè)、法律等方方面面,一切尚未完善之前就貿然實施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兩年的英語考試不會有太多的變化,英語考試是逐步過渡到社會化考試的,但是教育部門必須在幾年內制定好各項方針的具體實施細則,而英語教師也必須重新審視并嘗試改革自己的教學,學生也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英語應用能力來迎接即將來臨的英語改革。高考英語社會化的實現(xiàn)并不是說說這么容易,它必然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沒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沒有相關的法律出臺,整個考試過程的公平和公正就難以得到保證。
一、制度保障
高考英語社會化考試的實現(xiàn)需要一個強大的制度保障,來說明新的社會化考試的的設計細節(jié),說明與此相配套的制度以及詳細規(guī)定和細則。比如,考試的時間和地點、考試的監(jiān)管、如何實現(xiàn)不同時間考試的成績等值等問題,都需要用一套系統(tǒng)的規(guī)章制度來保證。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兼職研究員、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張敏強表示,教育部三四年前就已經開始籌備外語一年多考,投入了大量資金建立題庫,“外語一年多考的系統(tǒng)已基本建立。所以在整體上來說,高考英語的改革是在慢慢推進、慢慢籌備的,現(xiàn)在還沒有確定的改革方案的推出說明社會化所需要的相關制度、相關問題還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二、人力資源保障
高考英語的社會化必然不能一蹴而就,弄清楚“考什么,如何考,什么時候考”,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考試體系也需要有強大的人力資源作為保障。從試題的研發(fā)、考試的組織再到成績的評定,都需要建立新的行政部門,招收新的人力資源作為保障。同時教師在面對改革的情況下也必定需要經過培訓,課程也需要改革,培訓和課程改革也必然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教育部門的人力資源部門就會需要擴充和調整。
實現(xiàn)高考英語的社會化考試其實是一項龐大的工程,目前來說要實現(xiàn)高考英語社會化考試還是比較困難的。省政協(xié)委員、廣東外語藝術職業(yè)學院院長曾用強就認為英語社會化考試的條件尚未成熟,要想實現(xiàn)社會化考試,必須首先要出臺中國教育考試標準和中國考試法,并成立考監(jiān)局。
三、英語社會化考試下的英語教育
(一)英語社會考試下的學生
高考英語社會化考試的全面實施將要在2017年開始,也就是2014屆的學生就有可能是高考英語考試改革的第一批“種子”。他們可以實現(xiàn)一年多考,然后取最優(yōu)成績作為高考英語成績。
第一,學生要培養(yǎng)正確對待英語的觀念和態(tài)度。不要為了學英語而學英語,現(xiàn)在英語不再會一考定終生了。如何正確認知英語,是能否掌握好英語的關鍵。
第二,學生應該根據考試的細則認真學習英語,準備好相關知識,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再參加考試,不必急于求成。
第三,學生應該根據近幾年英語考試的變化,要更加注重口語、聽力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要為了考試而考試,而應該重視自身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在面臨改革時才能變得從容淡定。
第四,學生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如果理想職業(yè)與英語學習有很大的關系,更加要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而非考試的成績,如果理想職業(yè)與英語能力沒有很大的關系,也要有基礎的英語能力。但是,必須明確的是英語的社會化考試并非放下英語,而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學習英語,根據自己對未來的規(guī)劃確定英語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二)英語社會化考試下的教師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2014年高考英語政策鐵定不會變;省人大代表的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表示廣東改革與中央方向、原則一致。在這樣的背景下,英語教師或許要考試準備好應對改革的一些措施。
第一,教師應向學生傳遞新的正確的關于英語的觀念和態(tài)度。引導學生從單純的學習語言的角度出發(fā),去學習英語。老師在這個過程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傳授知識,幫助學習,帶領前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要淡化成績,采用評級制度,代替評分制度,減輕學生對分數(shù)的重視程度,也是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第二,教師可以在不影響其他學科備戰(zhàn)的前提下,分批次分層次指導學生進行英語社會化考試,這對對學生,對老師,對學校,甚至教育部,將是一種好的方法。
改革以后,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會直接去參加每一次英語考試。教師可以在考試前進行一次模擬測試對他們進行摸底,讓學生根據測試的成績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選擇要不要去參加社會化的英語考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當?shù)氖侵灰粋€指導與建議的角色,他們會給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和對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自己的建議。
第三,學校和教師要給學生做一個關于英語一年多考具體實施細則的講座,調整好學生們的心態(tài),避免他們爭先恐后地報考而忽略了自身的英語實際水平??梢灾朴喴粋€參加考試的細則讓學生在參與考試的時候作為準則,讓他們明確考試的重點以及相關規(guī)定,正確看待英語高考的改革。
第四,教師在改革下要調整英語學科教學重點,在重視基礎能力培養(yǎng)的情況下更加重視口語、閱讀和聽力等能力的考察,增加課堂聽力的比重,增加趣味性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與信心。同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選擇的余地,除了基本的英語課堂,也要嘗試開發(fā)深度學習、能力提高的課作為選修課供學生選擇。
第五,老師也要正確定位自身的教學工作,改變平日教學方式及教學難度,盡可能地去幫助不同層次的每一個學生。一個人未來所要掌握的英語能力,應該依據自身的語言天賦、生活經歷、學習環(huán)境等條件自主選擇。
第六,學校應該加強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也許改革會給老師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這時就需要對教師隨考而變,從自身出發(fā),調整心態(tài)、調整課程去適應新的變化。必須肯定的是,教師應該要有職業(yè)信心,英語教師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應對變化。教師一定要有不斷學習的觀念,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類型的教學任務,立于不敗之地,達到學生、學校、自身三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