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正在改變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同時也正在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更要求將新課程的教學思想與現代信息技術相互結合,用全新的教育思維方式,整合更具有自主性的教學方式,從而應對多變的時代。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做出了如下闡述:教師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得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學習的內容與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語文 新課程改革 學習效率
在社會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平時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影響越來越大,它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的同時也對我國的教育方式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影響。特別是在新課程實施之后,就明確要求了應該要把教育教學思想和現代信息技術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利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具有自主性和個性創(chuàng)造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新課程改革的實際要求。在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中,就要求了教師應該要努力建設起開放同時也充滿活力的語文課程,拓展語文的學習和應用范圍,重視跨學科的學習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讓學生能夠在不同方法和內容的滲透、整合以及交叉中去開拓自身的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學科整合的必要性
首先,新課程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非常有用的方式,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各種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課件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件中的教學資源以及補充材料都非常多,這樣課堂的容量就得到了有效擴展,學生也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如果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不可能把這么多的知識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抄寫到黑板上,而如果利用信息技術則能很好的實現,這樣學生的視野就能得到很好的拓展,課堂教學效率也能有效提高。
其次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教師所講述的課堂內容,利用各種圖片、視頻以及聲音等能夠讓學生夠好的接受原本比較枯燥乏味的知識,這樣他們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最后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各個學科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很好的感受到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聯系,這樣學生就能夠去更好的理解各個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這也就和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是一致的,也正是這些原因導致了信息技術和高中語文學科的整合成為了一種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合理采用信息技術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方式。
二、利用信息技術促進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自主學習
通過相關的心理學研究可以發(fā)現,如果一個人在比較輕松和愉快的情景中,就能夠讓智慧得到比較充分的展示,同時也能充分展示和有效發(fā)揮出他的個性心理特征。信息技術和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能夠讓學生的發(fā)展思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讓學生在比較輕松和愉快的學生氛圍中去感受到語文的情感和意境。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個比較輕松和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全神貫注中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讓自己的靈感得到激發(fā),這樣學生就能夠達到一個最佳的創(chuàng)新狀態(tài),自身的創(chuàng)新精神就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出來。
(二)利用信息技術營造師生、生生交流平臺,實現合作學習
在高中語文的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比較重視,而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通過局域網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和小組的協同作業(yè),同時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各種交流平臺,比如說班級的QQ群、微信、微博以及班級論壇等,這樣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就能夠更好的交流和溝通,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相互探討,最終來實現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利用網絡豐富資源,實現探究學習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了教師應該要在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判斷和分析能力的時候還需要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進行重點的關注,讓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意識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強,對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和研究,讓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能夠變成一個積極主動對未知領域進行探索的過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網絡中資源非常豐富,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來選擇合適的網絡資源,讓學生實現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
(四)利用信息技術營造民主化的教學氛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信息技術發(fā)展的過程中,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信息技術知識都是屬于一種新知識,他們都是從頭開始學習,所以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過程中學生的水平并不比教師的水平低,有些時候還可能比教師懂得多些。這樣他們就有自身的一些優(yōu)勢,平時在教師面前比較膽怯的心理就可能會得到一定的改變,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如果教師的方式比較合理就可以轉變學生的被動學習方式為主動學習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平等和民主,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民主的探究性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是的角色就轉變成為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以及引導者,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結束語
在利用信息技術對高中語文新課程進行改革中不僅僅是上述講到的這幾個方面,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要通過實踐去不斷的總結,讓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對高中語文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應該要去有效的解決,為高中語文的新課程改革更好的服務,讓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能夠得到真正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麗云.信息技術與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整合淺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5:66-67.
[2]鄭紅艷.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新課程整合的幾點感悟[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2:109+111.
[3]宋丹.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新課程整合初探[J].中小學電教,2007,04:53-54.
[4]趙學功.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新課程整合之我見[J].華章,2014,12:301.
[5]隋玉潔,張寶國.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合[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