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格教育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已經(jīng)受到高度的重視,普遍認為人格教育不再是班主任和德育老師的專利了,而應該是所有科任老師的共同職責。體育課同樣是一種良好的載體,它與其它學科相比較,感知更具體,體驗更直接、更親切、更有人情味,有更多的機會釋放、展示學生的個性等。
【關鍵詞】體育教學 人格教育 學生
“學會做事先學做人,成才先成人”。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都應該滲透人格教育內(nèi)容,體育課也不例外,它與其它學科相比較,感知更具體,體驗更直接、更親切、更有人情味,有更多的機會釋放、展示學生的個性等。
一、體育教師要構建一個適宜在體育教學中操作的人格教育框架
在體育教學中究竟可以融入那些人格教育的內(nèi)容,具體內(nèi)容怎樣“嫁接”于不同的體育項目。一方面需要結合學校實施人格教育的的專題計劃,應有相對的系統(tǒng)性、穩(wěn)定性和計劃性;另一方面需根據(jù)體育教學本身的“承載力”,由于不同體育項目適宜“載”的內(nèi)容不同,如耐久跑承載意志力、自信心的培養(yǎng)較好,它能夠讓學生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體育游戲講求公平、公正、協(xié)調(diào)一致、靈活創(chuàng)新,承載團結協(xié)作、開拓創(chuàng)新和誠實美德的培養(yǎng)較好;集體舞、校園舞的互動性,輕松愉快、節(jié)奏鮮明使練習氛圍輕松活潑,舞伴輪流換位增加了學生溝通的機會,使學生能盡情的釋放自己的青春熱情,坦誠交往、真誠欣賞別人,載大方優(yōu)雅氣質的培養(yǎng)、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的培養(yǎng)較好。所以各年級人格教育的目標應兼顧學校專題計劃中該年級的內(nèi)容和相應的體育項目。構建起相對穩(wěn)定的框架,對平常的教學活動起到指導作用,能夠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實施,減少了在體育教育活動中實施人格教育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二、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人格教育
1、激發(fā)學習的動機、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
首先,通過各種方法使大家明確體育課是讓學生掌握運動知識、技能,培養(yǎng)體育實踐能力,是增進學生身體健康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的必備條件,是在校期間能夠精力旺盛學習文化課的良好保證。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為國家、社會多作貢獻。教育心理學認為:人的各種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引起來的,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nèi)在原因。激發(fā)學習動機,學生就會對體育課產(chǎn)生興趣,在課堂中就會表現(xiàn)出積極的心態(tài)。
教師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組織教學的藝術性,善于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榜樣,一個美好的體驗,一個成功的感覺,一個自信的信念,一個公平、公正的機會,一個中肯、善意的批評和勸告,一個誠心誠意的欣賞,一個真心真意的祝福,一次次無私的幫助等。充分利用好各種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玩得開心、學得用心,達到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huán)。
2、教師要善于主導和引導
2.1教師垂范性的主導
常言說:“身教勝于言教,正人先正已”、“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有高尚的人格,做到為人師表,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如:要求學生勤奮好學,教師就必須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要求學生與同學友好相處,教師就必須敬業(yè)樂群,不搬弄是非,不勾心斗角;要求學生誠實守信,教師就必須言而有信,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等。做到與學生一起成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2.2教師要善于正面引導
抓住課堂上或學校內(nèi)發(fā)生的事為素材,正確地、及時地進行引導,使學生對自己身邊的事有正確而具體的感知,從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正直與邪惡到等的能力,知道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做什么,而不應做什么。要用實際行動來逐漸強化思思意識,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參加再到形成自動化的行為習慣,自覺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遵守課堂常規(guī),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陽光的、愛憎分明的,敢與不良行為作斗爭的良好個性。
對課堂中涌現(xiàn)的好人好事及時表揚和鼓勵,這樣能使當事人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體驗,愿意重復其行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好習慣,而對其它學生起到楷模和鞭策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自我總結和反省,自覺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如對那些不務實、游離于課堂教學之外的學生,教師要經(jīng)常提醒他們;對那些拉幫結派、凌駕于別人之上、欺壓他人或故意擾亂課堂教學秩序者要敢于批評指正,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正氣。讓學生明白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必須遵守相應的規(guī)則和履行相應的義務。如人人都有言論自由,但作為學生你在課堂上不能隨意說話,因為這會影響老師上課和同學聽講,又如上體育課學生有使用學校體育器材的權利,領取器材、合理使用器材、愛護器材就是應盡的義務,人為損壞必須賠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早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能夠遵守社會規(guī)則的社會人。
3、教會學生總結的方法
《論語》中說:“一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說經(jīng)常反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使自己更快地進步。要求學生從遵守課堂常規(guī)、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班級學風、課堂好人好事等方面做好周總結、月總結和學期總結,這樣的總結可以結合日記和周記來完成。體育老師應該鼓勵和表揚學生點滴進步,一點點的小進步,累積起來就會是大進步,使其逐漸內(nèi)化并形成的良好習慣。
三、在體育教學中實施人格教育應注意的事項
1.制定人格教育的目標不能牽強附會,講空洞的大道理,只能從屬于體育教學活動,千萬不可主次不分,或者是主次顛倒,為實施人格教育而教學。只有把體育教學搞得有聲有色,才能根據(jù)不同的情景,融入相應的人格教育的內(nèi)容。如果上不好課,連基本的教學任務都完不成,談何人格教育。
2.實施人格教育的目標寧小勿大,一個人的人格的形成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的影響,不要指望體育教學或學校教育能解決所有問題。體育教學有它的優(yōu)勢,也有它的局限性,關鍵是如何去把握可行性,盡量挖掘體育教學中非技術技能的因素且運用好。
3.在體育教學中實施人格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是一個逐漸轉變的歷程,萬萬不可超之過急,希望在較短時期內(nèi)取得顯著成效,而且對學生不良行為反反復復的現(xiàn)象,體育教師要有寬大的胸懷和足夠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