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要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這一過程,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為這一過程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
【關鍵詞】數學教學 新理念 備課 課堂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數學教育的價值觀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數學教育已從以前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變?yōu)槭紫汝P注人的發(fā)展?!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前言部分中提出:“其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辈⒚鞔_了數學總體目標是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從前言與這一總體目標中,我們可以深刻地了解、體會到:數學教學已不再是以“傳授數學知識”為目的了,而是更加關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方式的多樣化。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尋求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及良好的情感和態(tài)度的形成等等。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體驗探索知識、解決問題的感受。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
為了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適應今天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通過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更新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把新的理念帶進課堂,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過程。
一、如何在備課中體現新的理念
1、選擇現實的、有意義的素材
由于教材編寫具有時代性,限于當時的社會背景,根據那個年代學生的條件及當時社會對各方面人才需要的要求不同,教材編寫的內容及要求只符合一定時期的使用。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再好的教材經過若干年也會滯后的。因此,我們手中的教材有些編排順序、準備題、例題、呈現方式及例題的情境已不能適應我們今天的學生學習了。這就要求我們備課時,在基本不改變教材的編排意圖的同時,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征,選擇學生身邊熟悉的、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或內容為學習素材。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與現實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會樂于參與,他們才會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2、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
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呈現教學內容,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要靠教師善于運用。”這句話揭示了教材不是圣書,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學內容。為了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備課時我們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fā),重新組合教學內容,安排最佳的呈現形式。因為,教材的編寫往往是根據知識的結構展示其發(fā)生、形成、發(fā)展的順序。而我們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不一定適應教材中的呈現順序及呈現方式。我在教學“分數的意義”這節(jié)課時,根據學生原有知識、生活經驗和本節(jié)課要討論的問題,改變了教材內容中的呈現方式。把用一個實物、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表示的單位“1”與用多個物體為整體表示的單位“1”的內容相對比,同時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材料根據自己的能力在小組的協(xié)助下主動參與解決問題。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經歷主動探究“分數的意義”的過程,建立分數的概念。并理解單位“1”的含義,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經歷和感受合作、交流、成功、愉悅的情感體驗。
二、如何在課堂中體現新理念
1、創(chuàng)設沒有精神壓抑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要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這一過程,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為這一過程創(chuàng)設一個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
(1)轉變教師的角色
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學生學習探索過程。實現由傳道、授業(yè)、解惑向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轉變。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心理輕松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產生愉悅的求知欲望,無所顧忌地充分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例如,在學生討論、爭議不休時,我們可以說:“能讓老師發(fā)表一下意見嗎?”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商量”的口氣,以“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討論。既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沒有精神壓抑的、以人為本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同時經歷豐富的情感體驗。
(2)教師要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誠于衷而行于外,應滿腔熱情、精神飽滿地出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態(tài)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恰當地組織教學。教師要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通過對一個個問題導語,一個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話語,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學生對數學課產生興趣。
2、創(chuàng)設開放式的教學過程
由于開放式教學過程能給每個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和成功機會,讓每個學生在主動探索中得到發(fā)展。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開放式的教學過程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過程中,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機會,教師要盡量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教學過程,給學生主動探索的機會和更多有思維空間。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開放性的練習,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要,啟迪學生思維。
【參考文獻】
[1]湯繼鵬.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J]. 考試周刊. 2010(11)
[2]丁鑫斌. 初探數學教學中的啟發(fā)式教學[J].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 2010(02)
[3]馬秀杰.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進行數學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