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建樹小說在修辭上很有特色,運用的辭格十分豐富,主要有“比喻、夸張、降格、疊字、借代、仿擬、引用”等。本文主要從辭格運用的角度探析李建樹小說語言的特點。
關(guān)鍵詞:李建樹小說 辭格 兒童
李建樹在上世紀(jì)90年代著作頗豐,尤其在兒童文學(xué)界占據(jù)了一席之地。他以獨特的長者視角書寫兒童的發(fā)展與成長,充滿了對兒童的期望、愛和理解。李建樹的作品多取材于少年兒童校園內(nèi)外的生活與遭遇,既有青春的困惑與委屈,也有成長的喜悅與收獲。因此,小說的語言風(fēng)格往往是詼諧中帶著風(fēng)趣,幽默中帶著長者的溫厚,易使少年讀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這些與作者對語詞的選擇與加工即修辭技巧的運用有很大關(guān)系。
一、辭格的選擇
李建樹作品所用到的辭格十分豐富,主要有比喻、夸張、降格、疊字、借代、仿擬、引用等等。這些修辭格的運用,使得小說語言親切質(zhì)樸,風(fēng)趣輕快,更具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
(一)比喻
比喻,也作“譬喻”“打比方”。李建樹作品中的比喻辭格用得很多,在喻體的選擇上,多選用平常生活中的事物。小說中最常見的喻體是兒童熟悉的富有生活氣息的平常之物,如“電車、黑披風(fēng)、酒瓶底和麻稈”等。通過比喻的運用,化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例如:
(1)笑聲中,原先心中的壁壘都土崩瓦解了,達達從未感到這么舒心過。(《李建樹兒童文學(xué)作品選》)
(2)女生很奇怪的,在小學(xué)時看起來一個個都像是黃毛丫頭,說話聲音尖尖的,人也像是沒長開,僵果一樣。(《校園明星孫天達》)
(3)如果說黃和熵是肢體發(fā)達頭腦簡單,那么這位洪天齊可是恰恰相反,人瘦得像根麻稈,可小腦瓜里有的是主意。(《校園明星孫天達》)
以上三例分別用“壁壘、僵果和麻稈”作為喻體來形容“隔閡、女生和洪天齊”,富有生活氣息,以平常熟悉事物將本體形象化。例(1)將趙金珍與繼母關(guān)系的緊張比作達達心中的壁壘,生動地描繪孫天達為緩解兩人間的隔閡所作的努力和成功后的歡喜。例(2)將“女生”比作“僵果”,體現(xiàn)了主人公對女生的戲謔之感,也表現(xiàn)出孫天達對林愛娜的復(fù)雜心情。同樣,以“麻稈”來形容洪天齊,將其“身體瘦弱,腦袋機靈”的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二)夸張
夸張,也叫“夸飾”,即運用形象化的語言把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夸大或縮小,以取得強烈的表達效果。通過夸張的運用,大大增強了語言的趣味,形象也更為生動。例如:
(4)氣得頭發(fā)都豎起來了,她一弓腰,然后抬起右肩使勁將飯桌一扛,一時間猶如地動山搖,所有的碗筷瓢盆全從傾斜的桌面上乒零乓啷地往下滾。(《李建樹兒童文學(xué)作品選》)
(5)但蔡老師那雙做盆景的大手比鐵鉗子還硬,誰也別想在他的手底上鞋底抹油——溜號。(《李建樹兒童文學(xué)作品選》)
例(4)對憤怒情緒作夸張描寫,情感更為充沛,形象更為生動。例(5)以孩子的視角來寫蔡老師強有力的手,夸張式手法增添了作品的幽默感。
(三)降格
降格,就是“大詞小用”。李建樹的作品常常故意將范圍大、程度深的詞語用在與所述事物內(nèi)涵有極大差異的事物上,從而造成語義關(guān)系搭配的“陌生化”,形成滑稽失衡之趣。例如:
(6)且說孫天達的姐姐上學(xué)以后,漸漸懂事了,知道了自己身世后,大哭了一場,并有一段時間決心永遠不理她那個“十惡不赦”的爸爸。(《校園明星孫天達》)
(7)那位與歌星林憶蓮?fù)呐畬⑸踔吝B“不采納孫天達意見的人肯定是‘賣班賊’”這樣嚇人的帽子都甩了出來。(《校園明星孫天達》)
例(6)“十惡不赦”用作定語,滑稽詼諧,寫出趙金珍因母親的難產(chǎn)離世,對父親的不理解和“恨意”,也為下文拿戶口本改姓作了鋪墊。父女間的情感經(jīng)過這個“大詞小用”的語義關(guān)系搭配,立即蒙上了孩童般的天真氣息,趙金珍對母親的思念與感情借助這些“陌生化”的成語躍然紙上。例(7)“賣班賊”寫出了孩子們的主人翁精神和對集體的歸屬感、榮譽感,充滿了童趣。同時也是由“賣國賊”的仿擬而來,有著雙重修辭效果。
(四)疊字
疊字,又稱“疊音”。疊字辭格的運用使李建樹的小說語言產(chǎn)生了韻律之美,又增強了文字形象的藝術(shù)感染力,達到一種極強的審美功效。例如:
(8)他去牽它,它會主動走上來,用頭顱蹭蹭他的身體,用舌頭舔舔它的手掌。(《藍軍越過防線》)
(9)郵遞員每天上午九點來,所以第二節(jié)課一下,鄭之圣總是急吼吼地往收發(fā)室跑。(《藍軍越過防線》)
(10)沒關(guān)系,你大膽上,我記性臭,但膽子大,可以給你助助威。(《校園明星孫天達》)
例(8)中“蹭蹭”“舔舔”音節(jié)更為整齊勻稱,在表現(xiàn)牛對小主人依戀之情方面也更為細致貼切。如果只是單音節(jié)“蹭”“舔”,則無法傳達文字形象的藝術(shù)感染力。例(9)中將“吼”疊用收到的效果是多元的,顯得夸張又滑稽。在表現(xiàn)鄭之圣急切心情的同時,讀者仿佛也聽到著急奔跑后的喘氣聲之大,顯得形象生動。例(10)“助助威”是黃和熵的話語,相較“助威”,語氣變得更為舒緩,既起到強調(diào)作用,也更為親切自然。
(五)借代
借代即“換名”,借代辭格的運用,使小說作品在刻畫人物時形象更加突出,特點更為鮮明。因而讀來特別親切,最易贏得讀者們的共鳴。例如:
(11)爸爸媽媽離婚后,媽媽為了出國,所以想嫁給一個外國人,所以就拼死也不肯帶一個“拖油瓶”。(《藍軍越過防線》)
(12)一聽到“催命鬼”的喊聲,孫天達哪怕是剛端起飯碗,也會一扔筷子背上書包,噠噠噠地往樓下跑。(《校園明星孫天達》)
(13)喏,你說神經(jīng)不?樓下四只眼姑娘穿了件什么兔羊毛衫驢羊毛衫的衣裳,她也想要。三十來塊呢!(《李建樹兒童文學(xué)作品選》)
例(11)的“拖油瓶”代指再嫁婦女帶到夫家的兒女,表現(xiàn)出“媽媽”嫌棄、厭惡的情感色彩。例(12)“催命鬼”指李小亮,與文中小亮有口吃毛病,說話簡潔,及經(jīng)常找孫天達等行為特點相呼應(yīng)。例(13)“四只眼”指有視力缺陷的人,因戴上眼鏡所以戲稱之,也隱含鄙夷的情感色彩。
(六)仿擬
仿擬,也叫“點化”,是模仿前人現(xiàn)成的語句形式,臨時造出相似的語句。運用“仿擬”辭格可以使小說具有推陳出新、幽默風(fēng)趣和新鮮活潑的特點。例如:
(14) 敗下去又不甘心,于是就在人前人后一遍遍地唱:世人都曉人間好,晚娘面孔忘不了。世人都曉人間好,晚娘面孔忘不了。(《校園明星孫天達》)
(1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分數(shù)之間也。(《藍軍越過防線》)
例(14)仿擬了《紅樓夢》中的《好了歌》,反映出男生們因為矛盾不愉快,借歌謠來羞辱對方的行為,也使得洪天齊“小搗蛋”形象更深入人心。例(15)仿擬了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憋@示了這些少年隨著學(xué)識的增長,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也使小說讀起來風(fēng)趣幽默,新鮮有味。
(七)引用
引用一些名言經(jīng)典、詩文佳句或俗語,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從而更好地表達和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李建樹小說中也通過引用這一辭格來表情達意,增添了作品的表達效果,而且使作品顯得形象生動、風(fēng)趣幽默。例如:
(16)她一天到晚最擔(dān)心的事就是害怕她爸真會給她姐弟倆找一個晚娘來,誰知天要下雨娘要嫁,不該來的偏要來。(《校園明星孫天達》)
(17)要我說呀,咱們得來個蝎子的尾巴——毒(獨)一份,就穿著李寧運動服上臺,像參加運動會開幕式似的,多精神?。ā缎@明星孫天達》)
(18)放學(xué)后你跟著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來個跟蹤追擊,誰也別想逃出我的手心。(《李建樹兒童文學(xué)作品選》)
引用辭格的運用,使得平常的描述變得形象生動,妙趣橫生,起到了言簡意賅、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李建樹小說語言的特點與修辭
李建樹小說關(guān)注少年兒童的成長,多以孩子式的認知模式來敘述世界,語言風(fēng)格往往是詼諧中帶著風(fēng)趣,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并且作品中人物的語言也體現(xiàn)出鮮明的年齡與時代特征。
(一)文風(fēng)的詼諧風(fēng)趣
作品所用到的辭格形式十分豐富,大量運用比喻、夸張、降格、仿擬、借代等辭格,使得小說語言風(fēng)趣輕快,增加了作品的生動性、形象性,增強了詼諧風(fēng)趣的表達效果。例如:
(19)孫天達他爸爸封建思想極為嚴重,有了女兒還想要兒子,于是就成了“超生游擊隊”的一個成員。(《校園明星孫天達》)
(20)偏偏班長李玲玲有一副天生的尖嗓子,說話像是鐵榔頭敲釘子,一記是一記。(《校園明星孫天達》)
(2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分數(shù)之間也。(《藍軍越過防線》)
“超生游擊隊”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到處躲藏的情境;而把“尖嗓子說話”比喻成“鐵榔頭敲釘子”,生動形象,詼諧風(fēng)趣。多種辭格的兼用,使小說語言變得活潑明快、幽默詼諧。
(二)鮮明的年齡特征
李建樹小說中的孩子天真爛漫,洋溢著青春氣息,人物的語言極富少年式的明快活潑,多表現(xiàn)為以短句為主,長句適度運用。此外,影視、體育、音樂等流行語元素,夾雜著英語術(shù)語共同構(gòu)建起少年兒童的言語世界。例如:
(22)黃毛丫頭趙金珍你聽、聽著。今日由本司令指、指揮渡江作戰(zhàn)(啪?。O天達他不聽你的(啪?。?(《快樂大院的故事》)
(23)一看圍了十多個人,頓時靈感大發(fā),學(xué)著電影上英雄人物的樣子:“連……長,我……沒……完成任務(wù),”右手摸摸口袋,“替、替我交……上最后一次黨……費?!保ā端{軍越過防線》)
(24)算啦,套一句周星馳的話:I服了YOU(我服了你)?。ā墩媲樯倌辍罚?/p>
通過小說中人物的語言可看出少年們的心理特點及對事物的喜好與評判,既愛幻想、表現(xiàn)自我,又充滿著機智與自信,折射出人物的各種性格和內(nèi)心思考。
(三)濃郁的生活氣息
通俗淺近,生活氣息濃厚的語言更貼近現(xiàn)實??谡Z化句子和口語詞的運用,與民俗、生活相結(jié)合,激活了李建樹小說濃郁的生活氣息。例如:
(25)娘進來說:“立夏,快去吃茶葉蛋、腳骨筍,今天是立夏呢!”(《藍軍越過防線》)
(26)大家都曉得的,只要高粱地里赤紅的一片,天氣也一定到達最熱最熱的季節(jié)了,那時候大人小孩抗不住熱,總是禁不住水的誘惑。(《藍軍越過防線》)
民間鄉(xiāng)俗,在立夏早晨吃茶葉蛋,吃整根的小竹筍,能夠讓腿腳強健,故得名“腳骨筍”。
李建樹小說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幅少年兒童校園內(nèi)外的生活畫卷。作品靈活地使用各種各樣的辭格來抒發(fā)情感,增強表達效果;同時,它鮮明特色的語言形式使作品風(fēng)格淳樸真誠卻又不失詼諧風(fēng)趣,表現(xiàn)出鮮明的年齡特征和時代特色。
參考文獻:
[1]陳望道.修辭學(xué)發(fā)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李建樹.李建樹兒童文學(xué)作品選[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
社,1995.
[3]李建樹.藍軍越過防線[M].武漢: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7.
[4]李建樹.校園明星孫天達[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8.
[5]鄭健兒.李建樹兒童文學(xué)創(chuàng)作論[J].浙江萬里學(xué)院學(xué)報,2007,
(7).
(孫茜蕾 上海 同濟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 200092;翟秀峰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xué)人文與傳媒學(xué)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