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呀”不一定總是“啊”的語音變體,還可以是具有獨特語義和語用功能的語氣助詞。不論在句末還是在句中話題后,“啊”表示感嘆,而“呀”更多是警示對方:句中信息會使人驚訝。
關(guān)鍵詞:啊 呀 話題 語用 驚訝
語氣詞一直是對外漢語教學(xué)(李順群,1999)和國內(nèi)語文教學(xué)的難點(陳永林,1999;張桂權(quán),2002)。一般認為,“呀”是“啊”在某些韻尾后的語音變體。但通過研究書面語料發(fā)現(xiàn),“啊”和“呀”在語義和語用功能方面有同有異,“呀”具有自己的語義特點,并非總是“啊”的變體。
一、“啊”和“呀”在句末
翟燕(2010)根據(jù)明代《聊齋俚曲》指出,語氣助詞“呀”約出現(xiàn)在元代,是語氣助詞“也”音變后的產(chǎn)物,在明清廣泛應(yīng)用,表示疑問、祈使、感嘆、句中停頓等,在語音上還未完全納入語氣助詞“啊”的音變軌道。后來,隨著語音的發(fā)展,“啊”和“呀”的語音環(huán)境才開始區(qū)分。到今天,一般將“呀”看做“啊”的語音變體,語義并沒什么區(qū)別。如呂叔湘(1986:42)將“呀”作為“啊”在元音“a、e、i、o、ü”之后的變體列在“啊”條下。近年來,對語氣詞討論比較全面的徐晶凝(2008)也沒有專門討論過“呀”??傊?,學(xué)者一般不將“呀”看做獨立的語氣詞。
另外還有老師指出小學(xué)課本中存在沒有按照音變改寫語氣詞的現(xiàn)象(陳永林,1999)。如:
(1)a.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 (第七冊《倔強的小紅軍》)
b.去年我還沒有生下來哪! (第三冊《狼和小羊》)
c.同志們! 為了黨的事業(yè),為了最后的勝利, 沖呀?。ǖ诎藘浴讹w奪滬定橋》)
d.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寫的它們呀?。?第九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陳永林(1999)認為,按照發(fā)音規(guī)則,上面例(1)a的“啊”在“弟”后,根據(jù)音變規(guī)則應(yīng)該改寫為“呀”。例(1)b的“啊”在“來”后,也應(yīng)該改寫為“呀”。例(1)c的“呀”在“沖”后,應(yīng)該改為“啊”。例(1)d的“呀”在前鼻音“n”后,應(yīng)該改寫為“哪”。
如果“呀”沒有自己的語義,只是“啊”的變體,那么從語言規(guī)范化的角度講,是應(yīng)該按照語音規(guī)則改寫的。在例(1)a和例(1)b中,如果不考慮語境,“啊”和“呀”都可以,例(1)c也可以換成“啊”,例(1)d也可以換成“哪”。但是,如果“呀”的語義跟“啊”不同,用于不同的語境,那么就不能隨便替換了。
其實,已有學(xué)者指出,“啊”和“呀”在句尾時的意思不一樣。李順群(1999)提到,“在言語交際中選用‘啊’或‘呀’完全依從交際時的語境、想表達的感情以及交際人的語言習(xí)慣而定”,“呀”的前邊有停頓,“它的語氣作用要比‘啊’來得強些”。語氣詞“呀”多用在指責(zé)、不滿的反詰疑問句中, 使不滿、指責(zé)的語氣加強。他舉的例(2)很有說服力。
(2)a.飯做好了,快來吃啊(ra)!
b.飯做好了,快來吃呀(ya)!
c.誰是太太呀!
d.你膽子怎么那么大呀?
e.誰象你似的呀?
f.我說你怎么總是給人家出難題呀?
李順群(1999)注意到,同樣是祈使句,例(2)b用“呀”就比例(2)a用“啊”的語氣強。在例(2)b~f中,各句按照語音規(guī)則也應(yīng)該用“呀”,但李順群認為“呀”的指責(zé)語氣比“啊”更強,故沒有改成“啊”。
為了調(diào)查“啊”和“呀”是否具有不同語義,我們分析了實際書面語料中使用句末語氣詞“啊”和“呀”的情況。主要語料是王朔《無人喝彩》等小說共30多萬字和霍達《穆斯林的葬禮》共50多萬字,統(tǒng)計了陳述句和感嘆句后加“啊”和“呀”的例子,排除了疑問句和祈使句,以及“是啊”之類的簡單回答?!鞍 焙汀把健钡慕Y(jié)果分別如表1和表2所示。
比較表1和表2,可以發(fā)現(xiàn)兩位作家的風(fēng)格不同,對詞語的喜好也不同。但是,如果同一作家在同樣的韻尾后用不同的語氣詞,如果不是隨意而為的話,可能就不是語音的問題,而是語義和語用功能的問題了。我們看到,王朔在前鼻音韻尾“n”后用“啊”和“呀”分別為4例和9例,分別列在下面例(3)和例(4)中做一比較。
(3)a.“噢,你說的是人啊,我還當(dāng)你跟我探討騾馬經(jīng)呢。打了半天比方,我都想到邪處去了?!?/p>
b.“打仗總不是好事,不管什么原因。戰(zhàn)端一啟,萬死千傷,外國人也是人啊……”
c. 今天,你們坐在這里享受著祖國的雨露滋潤,幸福地過。可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小朋友過不上節(jié),挨打受餓,流血流淚,你們?nèi)沃囟肋h??!
d.“你怎么可以這樣對待我?怎么可以這樣對待你的父親?這是生你、養(yǎng)你的父親??!”馬林生嚷。
(4)a.“有。”“那就是粗紡車間的。好像還是個頭兒,車間主任什么的?!薄按旨徿囬g沒這人呀,我在那車間呆過?!?/p>
b.夏順開盯著慧芳研究著她:“你是不是覺得和我談這事有點不好意思?”慧芳一扭臉不理他?!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都這么大人了?;鄯?,不是我批評你,你這人虛榮心太強,在班上你就盛氣凌人,只許你幫助別人,不許別人幫助你……”“又來了又來了?!被鄯寄佂岬卣f,“你不分析我就沒事干了?”“我有責(zé)任呀!”夏順開誠懇地攤開雙手,“咱們是老同學(xué),我不管誰管?”
c.“我真沒有,我就……”馬林生作了個飛吻的小手勢,“這算什么呀?……我要真干了什么我也不冤呀?!?/p>
d.“肯定你前邊鼓勵人家了?!毕慕?jīng)平也笑,“沒點暗示女的也不敢上來就啃呀?!?/p>
e.“那怎么成?不成的,你還太小,一個人住你就是能照顧自己我也不放心呀。賊聽說了還不全來?”
f.馬林生瞅著他笑,“完了吧,知道這差使不好干? 咱任人惟賢呀。”
g.“真的?”姚京露出甜蜜的微笑,“我覺得與其高攀不如低就來得可靠。譬如我們那位,他能找上我夠不易夠有福氣啦,他只能感到滿足,在他眼里就是天仙呀,我不是,要是我現(xiàn)在離開他,他一天也活不下去,非得想瘋了?!?/p>
h.“可不,咱們上學(xué)那時候多純呀,就知道聽黨的話,做毛主席的好孩子?,F(xiàn)在這些孩子可好,沒他們不知道的。大姐,你說這和街上那些黃色書刊泛濫有關(guān)系吧?”
i.圈養(yǎng)飼養(yǎng)員多麻煩呀,每天得給它們喂食、清掃;早上開籠,晚上收圈,清點只數(shù);夜里睡覺都不踏實,生怕黃鼠狼溜門撬鎖叼走一只。放牧就不同了,滿山遍野跑去吧,哪兒草美哪兒水甜就上哪兒足吃足喝吧,任你膘肥體壯,我想吃哪頭了就上山抓回來宰了——多省事!
初步對比例(3)和例(4),可以看出“啊”和“呀”都有強調(diào)的語氣,但是“啊”的感情色彩濃一些,“呀”的感情色彩淡一些。而且,例(4)各句將“呀”換成“啊”或者“哪”,從語法看是可以的。那么,“啊”和“呀”究竟有沒有區(qū)別呢?“呀”究竟有什么特殊的語義呢?我們需要分析一下例(3)和例(4)各句。例(3)a,“你說的是人啊”,表示大吃一驚,完全可以換成“呀”或者“哪”,但是“啊”的感情強烈一些。例(3)b,“外國人也是人啊,”涉及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也是感嘆。例(3)c,“你們?nèi)沃囟肋h??!”更是語重心長,飽含著老一輩對少年兒童的深切關(guān)懷和無限期望。例(3)d,“這是生你、養(yǎng)你的父親??!”說話者更是感慨萬分,似乎在說: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用“呀”的例(4)則沒有那么強的感情色彩了。但是,僅僅說沒有那么強的感情色彩,好像還不足以概括兩者的差異。例(4)a,“粗紡車間沒這人呀”,否定了對方“粗紡車間有這人”的想法?!按旨徿囬g沒這人啊”也是否定對方的想法,但是兩者不一樣。用“呀”的時候,說話者在提示聽話者,他知道這句話的信息會使聽話者感到驚奇。因為有了“呀”的提示(或者叫警示),語氣就顯得更有禮貌。再看例(4)b,夏順開總是談?wù)摶鄯?,引起后者不滿。夏說“我有責(zé)任呀”,承認這句話也許不符合慧芳的想法。例(4)c,“我也不冤呀”也是表明,這句話會讓對方感到驚奇。同樣,例(4)d,“沒點暗示女的也不敢上來就啃呀”,也是表明對方聽到“沒有暗示女的也不敢上來就啃”會感到驚奇??傊?,“呀”的作用似乎是給對方一個提示或者警示,該句話的信息有可能讓對方感到驚訝,以便讓對方有所準備。
我們再看霍達在前鼻音韻母后使用“啊”和“呀”的情況?!鞍 ?7例,列出前4例。如例(5);“呀”4例,如例(6)。
(5)a.“那遠出傳教,不知所終的賽德魯定,近千年來被人忘卻了,”老者說到這里,發(fā)出一聲感嘆,“豈不知,他也有后人啊,我就是他的第二十五代嫡親長孫——吐羅耶定!”
b.“我不是篩海,和您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穆民??!”
c.韓太太連忙扶起她:“您別這么見外,海嫂!看起來,這孩子是跟您有緣啊!我這兒正好也得有個人兒幫忙,您就住下吧,我跟我們先生說說,跟柜上的伙計一樣,按月給您工錢,頭三年里頭就……”
d.十幾年來,韓子奇別的本事不說,光這個“忍”字,就練得可以,“韓信能忍胯下辱”,“小不忍則亂大謀”,這是自古來兵家經(jīng)驗之談啊,不然,韓子奇豈能有今日?奇珍齋又豈能有今日?
(6)a.“我?我叫易卜拉欣呀!”他一邊幫著壁兒端菜、拿筷子,一邊笑著說,“我剛來的時候,你不是就知道了嗎?”
b.蒲綬昌見梁亦清不言語,就說:“梁老板,這活兒,我可是特為您接的!不得金箍棒,為何下龍宮呢?亨特先生說了,中國的鄭和航海,比西班牙的哥倫布提早將近百年,這是一奇;中國的繪畫,不取光影而以線描勾勒,丹青絕妙,異于西畫,這是二奇;中國的玉雕刀法精妙,神韻獨特,這是三奇。他要把這三奇集革于一,作為珍寶收藏。梁老板,難得有這樣的異域知音呀!您就是一輩子只做這一件幾,也不枉在人間走一遭了!”
c.“你洗了,他也不知你的情!我哥呀,蔫得跟個啞巴似的,見了誰都不帶答理的。那回你在我們家吃飯,從頭到尾都沒跟你說句話,我都覺得挺不好意思的,你是我請來的客人呀,不允許別人不尊重!”
d.奧立佛正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看見她這個樣子,不知如何是好,“梁小姐,你不要想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了,這兒不是北平,是倫敦呀,日本的飛機飛不到這兒,德國的飛機也飛不到這兒,我們不是生活得很好嗎?”
比較例(5)和例(6),可以看出例(5)帶“啊”的句子感情比較強烈,與例(3)帶“啊”的句子非常相似。例(6)用“呀”的句子則缺乏感情,與例(4)帶“呀”的句子也非常相似。另外,例(5)各句均只有感嘆,而無驚訝的意思。例(6)各句雖然缺乏感情,但是偏向表示會使對方驚訝的意思。具體說,例(6)a中的“我叫易卜拉欣呀”,表明這個信息對聽話者可能是新鮮甚至奇怪的。例(6)b“難得有這樣的異域知音呀”雖然有些感嘆的意思,但更多是提示對方:可能沒有想到在這里會遇到知己。例(6)c,“你是我請來的客人呀”除了強調(diào)事實以外,也提醒對方,他“是說話者請來的客人”。例(6)d,“是倫敦呀”也是指對方可能忘了他們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倫敦。
所以,兩位作家似乎賦予“啊”和“呀”不太一樣的語義。也許“呀”正從“啊”的語音使用環(huán)境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不同的語氣詞。
二、“啊”和“呀”在句中話題后
我們再看一下“啊”和“呀”用于句中話題后的情況。已有學(xué)者注意到,“呀”用在句中時,有時也不是“啊”的變體。方梅(1994)認為,句中的“呀”有時是“非主位語氣詞”,用在并列項目后,使句子“語氣輕松”,如例(7)。
(7)a.吃、喝、嫖、賭、抽,你都占全了!
b.*吃呀、喝呀、嫖呀、賭呀、抽呀,你都占全了!
c.吃呀、住呀,這些事你就別操心了,我全包了。
方梅(1994)指出,例(7)a~c不加“呀”也表并列,所以“呀”不是并列標記。例(7)a,批評對方,態(tài)度強硬,所以不應(yīng)該加“呀”。如果加“呀”就不合適了,如例(7)b。例(7)c,加了“呀”,顯得“語氣輕松”。
李順群(1999)也認識到“呀”用在句中時具有獨特的語義。如用在人稱代詞后時,主要語氣作用是停頓, 給人一種輕松隨意的感覺,如例(8)a~b,同時把語氣重音放在前面的人稱代詞上, 語氣助詞后面的內(nèi)容省略。這種用法常常帶有“嬌嗔、輕微的不滿或責(zé)備等消極意義”,如例(8)c。
(8)a.我呀,是人。
b.我呀,先把口語的基礎(chǔ)打好。
c.李華: 嗬,約翰,你真是個模范丈夫啊!
海蒂: 他呀……
我們應(yīng)該通過實際語言資料,深入探討“啊”和“呀”用在句中話題后的情況,看兩者在語境中有什么差異。我們先看王朔在句中話題后使用“啊”和“呀”的例子。王朔語料的“啊”只有3例,都在前鼻音韻尾后,見例(9),“呀”沒有在前鼻音后的例子,只有其他韻尾的共3例,見例(10)。
(9)a.“疲軟啊,疲軟!何時才能重新堅挺?”鐵軍浩嘆。
b.馬林生在枕頭上嗚嗚咽咽哭起來,順耳流下來的眼淚洇濕了一片,“我也真是不敢再抱幻想了,什么心機也費了……命運啊,你怎么這么殘酷!”
c.不能說老師沒做到仁至義盡,這會兒不能談的道理也講了,但年輕人啊就是不知深淺得理不讓人,馬銳這時開始變得無禮,繼續(xù)在座位上大聲說:……
(10)a.“噢,就那順子呀,我記得他。他小時候凈揍我,我練足了塊兒準備收拾他,又找不著他了。姐,他現(xiàn)在還那樣兒?”
b.劉書友回到自己桌前自言自語:“他呀,總想顯得自己重要?!?/p>
c.眼睛閃閃地癡笑?!袄罹拰幠??”肖科平又問,你對他印象怎么樣?你覺得他和小韓能成么?”“他呀?”錢康扶扶眼鏡說,“不知道。兩個人的事兒別人哪說得準?我過去挺有判斷力的,現(xiàn)在都不準了,整個被你搞亂了。有時弄得倍兒露骨,我自已也覺得倍兒慚愧。
上面例(9)a的“疲軟??!”是典型的感嘆。例(9)b的“命運啊”涉及命運的大話題,充滿了激情。例(9)c的“年輕人啊”是憤怒的指責(zé)。相比之下,例(10)用“呀”的各句感情就沒有那么強烈,而更多表明說話者預(yù)料到了對方會感到驚訝。例(10)a的“那小順子呀”,向?qū)Ψ奖砻?,說話者理解對方可能會因下面關(guān)于“小順子”的事情感到驚訝。例(11)b,劉書友說“他呀”,也是讓聽話者明白,下面的話(“總想顯得自己重要”)可能是大家沒有想到的。例(11)c的“他呀?”是自問,“扶扶眼鏡”是停頓,“不知道”是自答,因為預(yù)料到下文“不知道”會讓對方感到驚訝,故用“呀”。
作為對比,我們又調(diào)查了霍達在話題后使用“啊”和“呀”的情況?;暨_在前鼻音韻尾后用“啊”的10例都列在例(11)中,用“呀”的3例都列在例(12)中。
(11)a.玉兒挑了一筷子面,她已經(jīng)很餓了,吃起來卻覺得一點味兒也沒有,就把筷子放下,對姑媽說:“您啊,真是個賢妻良母!我也祝您的孩子長命百歲……”
b.在那里,她的頭發(fā)像淋浴之后那樣清爽柔軟,隨風(fēng)飄拂,她的肌膚像披著月光那樣清涼潤滑,她的那顆心啊,像浸潤著濛濛細雨的花蕾,掛著晶瑩的露珠,自由地呼吸……
c.天近黃昏,雨停了,云彩破處,現(xiàn)出一輪臻于渾圓的朦朧明月。不公平的天啊,它以凄風(fēng)苦雨送走了一世坎坷的梁亦清之后,才肯向人間灑下澄澈的清輝!
d.“心啊,”天星痛苦地抬起頭來,茫然地看著吊在頂棚上的日光燈,發(fā)出悲憤的感嘆,“人的心能有多大的地方?能裝得下多少苦?她太苦了,太苦了……”
e.這顆心啊,它得停下來呼吸,……
f.新月才只有十八歲,人生的道路那么漫長,難道她也不能再“一起漫游”嗎?不!多情的詩人拜倫啊,你的詩已經(jīng)送走了一位老人,不能再送走這位少女!
g.人啊,自個兒的路自個兒走,自個兒的腦袋挑在自個兒的肩膀上,可不能拴在別人身上。別把命交到別人手里,靠不住的人,別指望!
h.中國的女人啊,世世代代靠她們繁衍子孫卻在史書上不占任何位置的母親們,竟然是那么愛這條“根”!
i.惟獨不預(yù)備酒,待會兒的喜宴上沒有酒,穆斯林的規(guī)矩不能破,等客人走了,……那碗啊筷子啊還都得使堿水透透地煮呢。
j.他非常自豪地笑了,“你瞧,這上面的山啊,水啊,樹啊,房子啊,云彩啊,都是有本事的人刻出來的!上面還有四個月亮呢,四個月亮都不一樣……”
(12)a.韓太太疲憊地長出一口氣,數(shù)落著老侯和伙計們:“你們呀,怎么學(xué)的買賣?還不如我一個婦道人家呢!其實這點兒眼眉前兒的本事不算什么,買賣常是在飯桌牌桌上做成的!”
b.“那是我把你們兩顆心連在一起了?我真高興!淑彥,我們以后永遠生活在一起,多好啊?告訴你,我哥這個人呀,天下少找。他要跟你好,就把心掏給你!”
c.何況這船上的桅桿呀,繩子呀,帆呀,旗呀,也不能都讓它們在天上懸著,沒個倚托,就是都做了出來,人家拿走,也容易碰碎……
上面例(11)a~h,用“啊”的8個句子,均帶有強烈的感情。例(11)i~j兩句,既表示話題,又表示并列,感情就不太強烈。而例(12)各例,則缺乏感情色彩,更多是強調(diào)“知道對方會感到奇怪”的意思。具體說,例(12)a的“你們呀”是提示對方,下面的話“怎么學(xué)的買賣”會讓他吃驚。例(12)b,“我哥這個人呀”,也是告訴對方一些會讓他感到奇怪的信息“天下難找”。例(12)c則是并列的例子,奇怪的意味并不明顯。
三、結(jié)語
我們討論了“啊”和“呀”用于句末和句中話題后的情況,初步結(jié)論是兩者有相似之處,如都表示強調(diào)、停頓、話題等。但是兩者也有不同之處,比如“啊”更多是表感嘆,而“呀”更多是表示知道對方會感到驚訝。所以,“啊”和“呀”可以算不同的語氣詞。
從信息功能考慮,兩者都有強調(diào)的作用。但是“啊”重在強調(diào)感情,“呀”則更注重強調(diào)對方會驚訝。人們在交際中,一定會強調(diào)某些信息,特別是對方不知道的新信息?!鞍 痹诰淠┑淖饔镁褪菍⒕渥永锏男滦畔⑼癸@出來,在話題后就是將后邊評述的信息凸顯出來。而“呀”不論在句末還是話題后,其強調(diào)作用要比“啊”弱一些。
從人際功能考慮,“啊”直抒胸臆,期望用強烈的感情打動對方。而“呀”則具有警示功能,預(yù)先提示對方:句子的信息會讓對方驚訝。用“呀”的效果就是讓聽話者對句子的信息有所準備,這樣的話語緩沖(hedge),減少了新信息對聽話者的沖擊,因而保證了雙方地順利交流,使人際關(guān)系得以維持和發(fā)展下去。所以“呀”的實際效果,就是顯得更有禮貌。
從語篇銜接考慮,兩者都將本句信息與語境聯(lián)系在一起?!鞍 笔峭ㄟ^突出某些信息達到與上下文的銜接?!把健眲t是通過警示,將使對方驚奇的信息與上文聯(lián)系到一起的。
參考文獻:
[1]陳永林.這些“啊”字還是改的好[J].小學(xué)教學(xué)參考,1999,
(1):13.
[2]方梅.北京話句中語氣詞的功能研究[J].中國語文,1994,
(2):129~137.
[3]李順群.對外漢語口語教學(xué)中的語氣助詞[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xué)
院學(xué)報,1999,(6):46~52.
[4]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6.
[5]徐晶凝.現(xiàn)代漢語話語情態(tài)研究[M].北京:昆侖出版社,2008.
[6]翟燕.《聊齋俚曲》中語氣助詞“啊”“呀”的使用機器關(guān)系
考察[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4):41~44.
[7]張桂權(quán).語氣詞“啊”的音變機器用字規(guī)范問題[J].桂林師范高
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2,(1):34~37.
(胡明亮 廣東湛江 湛江師范學(xué)院外國語學(xué)院 52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