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漪
【摘 要】成人高校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銜接主要存在內容重復問題,知識倒掛現象,教材編寫不同步等問題。銜接的原則是知識結構應循序漸進,不能跨度太大;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上要層次清楚,螺旋式上升。銜接對策是正確認識與對待必要重復問題;有效克服簡單重復與無效重復問題;區(qū)分文理科進行不同理論層次的教學。
【關鍵詞】成人高校;中學和中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銜接
研究成人高校與中學和中職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銜接問題,有助于解決無效重復問題,對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具有基礎性實踐意義。
一、成人高校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銜接存在的問題
主要是內容重復問題,知識倒掛現象,教材編寫不同步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特別沒有解決好重復問題,直接抑制了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關于教材內容的重復問題可以分為合理與不合理兩種情況。一是合理重復問題的教學內容,也就是大學和中學都應該反復講授的教學內容,只是程度有深淺,要求有高低,這種重復實際上是知識有淺入深的重復,或者說是要求由低到高的重復,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同時也是把握住了馬克思主義主義基本原理需要深入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于這種重復,關鍵取決于教師在教學中是不是存在同樣內容,講法和要求是否不同,如果出現大學講得內容與中學是一樣程度,甚至還不如中學要求高,那就是無效重復。我們同時要防止的是教材本身也存在高校教材內容還不如中學教材全面、具體的不合理重復問題,這雖然是個別現象,但是的確有這種情況出現。
其實,我們認為才成人高校與中學教材內容不合理重復問題主要表現在我們過于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無論是高校教材,還是中學教材都存在面面俱到的問題。當然中學教材通過知識板快的重新設計,系統(tǒng)性問題有所弱化,突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精華與常識部分。重復問題的根子還是出在大學與中學教材編寫不協調、不同步。對比分析成人高校思想政治課所包括的“原理”“概論”“綱要”和“基礎”四們課程與中學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四個板快。能不能有一個合理分工,做到那些內容是中學必須要講授的,如哲學知識作為方法論,是中學必須要講授的,而且可以適當難一點,對開啟中學生思維是有好處的。哪些知識由于中學生的閱歷淺不容易接受的,就要大膽減少比重,只是涉及一點基本常識就可以了,比如政治理論中的國家、階級、政黨知識,經濟理論中專業(yè)性比較強的知識,以及專門的法律知識等,都可以考慮放在大學作系統(tǒng)教授,中學應該只作常識性的介紹。如果說通過改革,還有重復問題的話,肯定就意味著中學思想政治理論的內容還要作一定程度的壓縮,盡量減少與高校教材的重復。
二、成人高校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銜接的原則
1、知識結構應循序漸進,不能跨度太大。中學的思想政治課不要注重對理論體系、知識體系的過分追求,防止知識內容的過深和過寬,要克服對一些抽象概念、觀點的機械理解和記憶,多講做人道德知識和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使學生多感知一些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后面的現實問題,多從生活、時間的微觀處著手來構建中學思想政治課內容。而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是以系統(tǒng)的、科學的理論學習探討為目標,引導受教育者在廣泛獵取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思維方式、處理問題觀點和方法,倡導學生追求真理、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2、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上要層次清楚,螺旋式上升。人的思想品德形成是一個長期、反復、逐步提高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內容設計上要遵循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的原則,分層次、呈螺旋式上升,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系,既不能忽視低層次內容和一定的思想基礎,超越必經的教育階段,把未來的問題提前解決而拔苗助長,也不能落后于教育階段,把應解決的問題遺留到后面。也就是說內容的組織安排要適合受教育者思想發(fā)展的層次,符合其年齡和心理的特征,保證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三、解決成人高校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重復問題的對策
1、正確認識與對待必要重復問題。成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內容由于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和統(tǒng)一性,決定了兩者之間必定存在一定的教學內容的重復。這種“重復”是屬于不同層次的重復問題。中學是“基礎”層次,高校是“提高”層次。從學生的認識和學習規(guī)律來看,這種由常識到體系的上升過程是客觀的;從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的要求來看,不同層次的學習群體都要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因而這種“重復”也是必須的。
2、有效克服簡單重復與無效重復問題。那種不顧學生在中學已經學過基礎知識的客觀實際,講的內容和中學差別不大的講法,肯定是不會受到學生認可的,應該避免這種“炒剩飯”的重復做法。從教材編寫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來看,既然是同一性質的學科,高校思想政治課教材肯定會和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從基本概念到一些論述方面存在重復的現狀,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師在講課時就不是一個簡單的重復問題了,而應該在“提高”上下功夫。從各種調查資料來看,大學生不愛學政治課的一個理由就是和中學學的差不多。例如“調查顯示,59%的學生認為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雖有重復內容,但這些內容比高中老師講的深。但是,有22%的學生認為重復內容非常多,跟高中老師講的一樣。”我們認為,用自學或復習討論的方法處理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重復問題的教學方法是比較合適的。中學政治課的內容應力求簡明扼要、生動有趣;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的內容和講授應定位于系統(tǒng)的理論或原理層面,引導大學生去思索“為什么”、“怎樣做”的問題,力爭使理論或原理系統(tǒng)化和專題化,以期使大學生在全面完整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區(qū)分文理科進行不同理論層次的教學。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文科學生政治課教學與中學的內容重復問題比較突出,而理科學生則相對較少。文科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政治經濟學常識、人生觀、價值觀等的教學。加上應試教育的高要求,有的省份文科政治教學已經超出教學大綱的常識要求,學生的學習和考試題目難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大學的課程考試要求。而且大學教師一般有較長時問沒有接觸中學教學內容,不了解現在的中學政治教學情況。雖然知道大概的科目,但對具體的知識點、以及知識掌握的程度不清楚,只按照大學的教學大綱和教材來組織教學,而大學文理科的教學大綱、教學方法、考試要求等沒有區(qū)別開來,影響了文科專業(yè)的教學安排和實施。而絕大多數理工科的學生在中學階段沒有系統(tǒng)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有的雖然接觸過但只限于了解幾個概念。為了照顧不同專業(yè)學生理論基礎的實際情況和專業(yè)要求,我們學校分文、理專業(yè)排課,區(qū)分專業(yè)的不同要求與基礎,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具體做法我們是這樣操作的,對照中學的教材,把中學已經講授過的內容標示出來,對已經學過的內容,少講、不講或讓學生參與課堂講學;要求學生在回顧所學原理的基礎上,深化理論要求,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由于文科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部分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哲學,因此對文科生就避免上述內容的簡單重復。而對部分政治理論知識薄弱的理科學生就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