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慧
摘要:2006年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實施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根據學生英語水平把學生分為A、B、C三個等級,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隨著學生生源質量的下降、預科生的增多和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大學英語C級教學中的問題日益突出。大學英語C級教學改革迫在眉睫?;趯Υ髮W英語C級學情的分析,提出教學理念、校本教材、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方式四方面的改革,以期探索出大學英語C級教學改革的方向,從而使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實現質的飛躍。
關鍵詞:大學英語;分級教學; C級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24-0061-02
2006年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依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實施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根據學生英語水平把學生分為A、B、C三個等級。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此次改革改變了傳統(tǒng)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隨著學生生源質量的下降、預科生的增多和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大學英語C級教學中的問題日益突出,使得大學英語C級教學又一次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大學英語C級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對大學英語C級學情的分析,對英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并配套改革課程考核方式,以期探索出大學英語C級教學改革的方向。
一、大學英語C級改革的背景
1.社會形勢的發(fā)展對英語教學內容提出新的要求
據有關新聞報道,教育部已制定出完成有關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方案,外語考試將不再在統(tǒng)一高考時舉行,實行一年多考。2014年上半年,國家將會發(fā)布總體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領域的改革實施意見。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就此次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進行了解讀。劉利民指出,要探索“外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語考試將增加學生的自主選擇權,由考生自己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這樣使對外語成績的考核更加合理化。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知名教育專家查有粱教授提出“英語其實就是一門工具,現在的高考改革是一個指揮棒,把對待英語的態(tài)度拉回正?!薄2橛辛徽J為,英語作為一門工具,人們只需掌握其基本知識,以后因為學科或工作需要再進一步學習即可。
這一系列變化意味著從“指揮棒”的層面讓英語教學回歸到英語應用能力的考核上,因為考試已呈現從單純的考查語言知識轉向考查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趨勢。而英語教學也將因此而“洗牌”,業(yè)內人士表示,英語退出統(tǒng)考,原本圍繞“應試”而設計的教材恐會萎縮,今后英語教育會愈來愈朝實用性推行,英語學習會直接與職業(yè)需求掛鉤。這充分說明大學英語教學應由“應試型”轉向“實用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工具,應注重聽說技能的訓練。
2.學生學情的變化促使改變英語教學方法
C級學生普遍詞匯量貧乏,語法知識薄弱,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個性鮮明,有自己的見解。如果教師不能有效組織課堂,增加課程的趣味性與實用性,一味強調詞匯記憶與語法學習,就會出現學生上課時玩手機、睡覺等現象。這就造成了教師講課像演獨角戲,無人回應的尷尬局面,也使得C級教學進展緩慢。長此以往,不僅會降低教師的成就感,而且也會使學生形成非常不好的學習習慣,不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必須改革,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掌握英語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就業(yè)后進行深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改革設想
1.轉變教學理念
我院進行了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雖然解決了有些學生“吃不飽”,有些學生“消化不了”的老問題。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理念。教學目標仍然是要求學生掌握“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使學生能夠通過“山東省高職高專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教學內容是依據其考試標準進行選擇,教學方法以詞匯與語法講解為主,并配套練習聽說技能。忽視了英語的實用性,沒有注重英語技能的培養(yǎng)與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實踐證明,這種教師強加給學生的授課方式并沒有使C級學生考試的過關率增加,反而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更加缺乏自信,并使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
本次改革總體目標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培養(yǎng)英語聽說技能。教師要本著“學一點、練一點、會一點、用一點”的教學理念,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語言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實際運用才能達到掌握運用該語言的目的。在課堂上,教師只需用少量的時間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其余時間要和學生一起進行聽說活動。教師要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有效組織課堂,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情境模擬等形式加強聽說訓練.使學生能聽懂英語,并且敢于開口說英語,從而鍛煉英語聽說技能和實際運用能力。在此過程中,也有利于學生快速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就業(yè)后深入學習專業(yè)英語打下基礎。
2.開發(fā)校本教材
現有教材都以篇章學習為主,注重詞匯與語法的學習。雖然內容選材精良,但是形式比較傳統(tǒng)單一,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教師通過多年的教學,對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開發(fā)校本教材。在教材開發(fā)上,要注重所編教材的趣味性與實用性,將不再拘泥于篇章的教學形式,而是采用多樣的形式進行英語教學,如英語故事、英文歌曲、原聲電影片段、英語詩歌、英語笑話、英語習語、西方文化(西方節(jié)日、旅游景點介紹)等。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要想消除C級學生對英語的厭學情緒,教師就要改變“領讀單詞+翻譯課文+講解知識點”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正如俗語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學習效率才能提高。作為一線老師,不僅要發(fā)現學生的興趣點,選擇能夠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教學內容,還要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游戲。每個人都會對游戲感興趣。在課堂上可以將單詞、詞組與句式做成卡片。首先,教同學們進行朗讀、釋義;其次,引導同學分組進行練習; 最后,采用闖關模式、計時測試等全新背誦機制,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英語知識。學生的表現將記入形成性考核成績。
(2)配音。選擇內容積極向上、發(fā)音清晰、蘊含西方文化的經典原版英文電影,讓學生選取三至五分鐘的片段進行配音。以“Miracle on the 34th Street”為例,學期初,教師將帶有中英文字母的電影介紹給學生,并給出中英文對照的電影對白,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電影,并分組選取三至五分鐘電影片段進行配音并在課堂上演示出來。配音活動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敏感性,使其快速了解語用環(huán)境,另一方面也能鍛煉學生英語聽說技巧、培養(yǎng)其聽說能力。
(3)角色扮演。要掌握語言的運用,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語用環(huán)境。在教授學生記憶英語知識的同時,應該強調英語知識的運用。例如,在教授學生英語習語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將語言的實際運用表現出來?!癵ive me five”,“go Dutch”,“a piece of cake”,“It is not my cup of tea.”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在授課時,可以利用PPT將習語展現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分組并選擇其中一個或多個習語。學生經過小組討論,編成短情景劇,并分角色進行演示。角色扮演可以使學生體會語言運用環(huán)境,從而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
這些教學方法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英語基礎為依托,采用可以激勵學生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完成任務式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傊處熆梢酝ㄟ^開展適合學生個性并能活躍教學氣氛的課堂活動,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英語轉為主動用英語來思考并積極完成課堂任務,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了向往和自信,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并養(yǎng)成正確的英語學習習慣。
4.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自2006年實施分級教學來,筆者也多次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在2008年,筆者增加了過程性考核,將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作業(yè)等記入考核,占總成績20%。在2010年,筆者在過程性考核中又添加了口語考試,將期末考試的比例壓縮到40%。這種考核制度的變化雖然改變了C級學生考試過關率不高的情況,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應試的本質,沒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也沒有把聽說技能放在主要的位置上。這次改革筆者將減少期末考試的比重,直至完全取消,將過程性考核作為考查學生的主要手段。過程性考核可分為三個部分:課堂表現、課堂作業(yè)和口語考試。課堂表現為出勤率、不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積極參加教學活動等。課堂作業(yè)為PPT制作、情境的編寫與演示等??谡Z考試為角色扮演,由學生選擇主題編寫對話并進行演示。教師要為學生建立學習檔案,記錄學生的點滴進步,保留好學生的紙質或其他形式的作業(yè),讓學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就。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學生重拾信心,促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英語教學向職場應用能力及綜合素質提高的轉變。
當然,這些構想可能會在實施中顯現出這樣或那樣的局限和不足,還需要到實踐教學中不斷檢驗和改進。比如,教學設施配備不齊全、班級人數太多等因素可能會不利于一些教學活動的實施。本次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教學管理部門給予大量支持,也希望一線教師能仔細地思考這些構想,在教學中大膽地進行嘗試并加以總結和完善,以便使大學英語從瓶頸中走出來,使我院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康艷.關于高校英語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6).
[2]王欣.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師生角色的雙層面轉變[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9).
[3]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
[4]郭薇薇.論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J].校園英語(教研版),2009,(5).
(責任編輯: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