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玲,程紅璞
(唐山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高可塑性骨質瓷拉坯泥料的制備和應用研究
徐玉玲,程紅璞
(唐山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在我國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古老的制作陶瓷技藝中,運用轆轤拉坯成型依然是藝術陶瓷重要的成型方式之一。骨質瓷是目前世界公認的高檔瓷種之一,具有潔白、溫潤、透明度好、釉面光亮度高等特點,但是塑性較差、不適合手工拉坯成型工藝。因此,通過對泥料進行可塑性調節(jié)和制備,以期達到手工拉坯成型在高檔藝術陶瓷中的廣泛應用。
骨質瓷泥料;拉坯;制備;應用
中國是陶瓷的國度,悠久的陶瓷文化伴隨著陶瓷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發(fā)展而不斷煥發(fā)著新的活力。在我國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古老的制作陶瓷技藝中,運用轆轤拉坯成型依然是重要的一種成型方式。目前,陶瓷材料的研究為陶瓷藝術拓展了多元的途徑,但藝術的獨特性要求,傳統(tǒng)手工制作的屬性依然是決定高端藝術陶瓷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收藏者依然鐘情于為手工拉坯成型圓器制作,陶瓷的價值保值增值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生活陶藝以及藝術瓷的造型中,拉坯制陶方法適用于圓形器皿,如盤、碗、壺、罐、瓶等中心軸對稱產品的成型,尤其是傳統(tǒng)仿古器型和收藏級陶瓷藝術作品非手拉坯不能得其神韻。
骨質瓷是目前世界公認的高檔瓷種之一,骨質瓷具有潔白、溫潤、透明度好、釉面光亮度高等特點,代表著當代陶瓷生產的最高技術水平。將現代的陶瓷生產技術與陶瓷成型技法有機結合是本項目的突出特點。用此方法生產的藝術瓷產品,既能充分體現現代陶瓷工藝的技術水平,又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廣大收藏愛好者對藝術瓷仿古、手工化制作的情結。本工藝克服傳統(tǒng)古陶瓷原料篩選和某些工藝方面落后的缺點,又發(fā)揚光大了其成型手法靈活,器型靈動,手隨心動富于變化的特點,可充分彰顯藝術家激情澎湃的創(chuàng)作激情和個性。同時將這種現代技術的結晶注入藝術品手工化的痕跡,通過拉坯技師和陶藝家的才能展示,賦予作品獨特藝術魅力。
通過骨質瓷泥料與手拉坯技藝的有機結合,使骨質瓷為材料的藝術陶瓷不僅具有一般的觀賞價值,而且賦予了它更鮮活的藝術生命和收藏價值。用這種工藝生產出的藝術瓷,個性鮮明,風格獨特,充分體現中國陶瓷從古至今一脈相承的發(fā)展路線和藝術家個人的精湛技藝,使之成為體現中華古老文明的一個現代載體,因此,必然會獲得廣大收藏愛好者的青睞,成為陶瓷藝術品市場的一朵奇葩。
為提高骨質瓷的白度和透明度,泥料中添加大量骨碳等瘠性原料,造成骨質瓷塑性較差、燒成范圍窄,易變形的特點。因此,在生產中常采用高溫素燒、低溫釉燒的工藝方法,而且在日用瓷高溫素燒時基本上用仿形匣缽來做支撐。骨質瓷藝術品由于形狀各異并且形態(tài)復雜,無法用仿形匣缽進行素燒。因此,必須對骨瓷原料配方進行調整,研制出一種燒成范圍比較寬,抗變形能力強的泥料配方。
1.1 調整配方的思路
(1)對骨質瓷生產線上的大件成型的機制泥料進行調節(jié),添加優(yōu)質粘土和回頭泥,增加捏練次數、以增強其強塑性。
(2)通過減少泥料的球磨時間,降低泥料細度,以期減少在制作中的坯體開裂。
(3)延長泥料陳放時間(一周或數月),在陰冷潮濕的環(huán)境中陳腐利用細菌作用增加泥料可塑性。
將每種配方都制成長100 mm,寬10 mm,厚5 mm的試條,先將泥條彎曲一定的角度,看泥料子在自然干燥的情況下的收縮和變化程度,判斷泥條的抗變形能力。再將泥條與平面成70°角進行素燒,將每種試驗泥料都燒結至吸水率為同一數值,比較其彎曲程度,彎曲最小的就是抗變形能力最強的。
1.2 成型問題的解決
拉坯成型要求泥料塑性高,延展性好,含水率低,手感軟硬適中,觸手滑膩有一定粘性。骨質瓷泥料配方中含有很高比例的骨碳,這是一種瘠性原料,高比例的骨碳致使骨泥的塑性很差,粘度低,延展性差。這一問題的存在從根本上制約了骨質瓷泥料采用拉坯法成型的思路。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用了兩種方法,一是采用了高質粘土;二是使用特殊添加劑。分別進行了如下實驗:
(1)選用蘇州土、龍巖土、云南土等幾種粘土,參照可塑性指標優(yōu)選合適的粘土,數據見表1。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蘇州土和云南土的塑性相對比較高。我們用這兩種粘土依照配方制成泥漿,經壓濾、真空攪練后進行拉坯成型試驗,發(fā)現泥料成型性能不佳,僅能拉制150 mm以下的小件器形,大件在拉制過程中出現癱軟、開裂等狀況,制品成坯率較低。
為了能夠用拉坯的方法順利完成大件產品,僅靠選用添加塑性高的粘土是不夠的,我們進而考慮引入高效添加劑來大幅度提高泥料的可塑性。
(2)添加陶瓷增塑劑。增塑劑是一種略有焦糖味、黃褐色粉末狀、無毒、全溶于水、多功能、高分子粉末化學物,有較強的吸附、交換、鉻合、螯合能力。能改善陶瓷原料的工藝性能,具有增強、增塑、稀釋、吸附、粘結、潤滑等多種作用,能減少成品的破損,減少陶瓷產品的開裂、變形等缺陷,提高了陶器瓷器的產品質量。增塑劑能夠使泥漿中不同大小的顆粒均勻分散,拉坯成型時,大小顆粒的均配排列,使得坯體上能夠形成無數的毛細管,保持水份擴散蒸發(fā)的通道。成型的坯體由于含水量低并且有良好的毛細管擴散通道,干燥速度加快,能夠在很短時間內獲得較大的強度,不會發(fā)生癱軟的現象,大大提高成坯率,由于坯體強度高,也減少了修坯體的破損率。在確定原料基礎上基礎配方的情況下,在10-20%范圍內試驗添加劑的加入量,并得出較好的成型效果。
表1 幾種粘土的化學成份及其塑性指標 (%)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lasticity of some clays (%)
為了得到較好的骨質瓷手工陶瓷造型,除了在泥料制備上進行調整之外,對于陶藝家和拉坯師傅制作場所、拉坯修坯方法、晾曬工藝、燒成工藝等方面也應引起重視。
(1)工作室或工廠條件方面:高品質的骨質瓷藝術品需要在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中進行,場所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不要在日光暴曬和通風過強的地方拉坯和修坯,以防止坯體內干濕過大而產生的開裂。如:景德鎮(zhèn)薄胎瓷和黑陶的制作場所一般是在地下室或者在一定濕度不通風的場所中進行精工制作。
(2)拉坯制作技能制作方面:拉坯陶瓷藝術的價值除了材質本身更重要的是離不開拉坯師傅和藝術家的出神入化的嫻熟技藝。無形的泥料在師傅或藝術家手里通過把正、揉捏、提拉、收放瞬間塑造成儀態(tài)萬方、形制各樣的素坯造型。在手工拉坯制作中,可在水盆中加入少量增速劑,在拉坯時不要加入過多的水和一味坯體薄度,防止制品變形,在景德鎮(zhèn)的傳統(tǒng)拉制品中,手工拉坯坯體厚度也常在3-5 毫米之間。由于骨質瓷坯體干濕收縮較大、坯體的墊板采用木質或者纖維板制作,要及時用線繩切割生坯底部,防止青坯在收縮時開裂。對于大件素坯上部用薄膜要進行包裹保濕,防止上下干濕收縮不一致而開裂。
(3)修坯是骨質瓷成型制作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素坯選用半干時進行修坯,對素坯要輕拿輕放,修坯刀采用鋒利的不銹鋼或錳鋼材質為佳,防止泥料中入刀口鐵屑污染泥料,造成燒成污點。選用性能佳、輪盤平穩(wěn)的修坯機、用車刀要輕和薄,防止機器顫抖和鈍刀來造成坯體開裂。
(4)合理的燒成制度是制品成功的保證:待坯體完全涼干后,選用上下溫差較小的窯爐,設定合理燒成制度,對于大生產或者以注漿模具成型的窯爐燒成制度不適合手拉坯骨質瓷產品的燒成,應單獨設定前慢后快,即在500 ℃以前進行緩慢升溫,適當延長燒成時間,使得坯體水分充分排出,最高1230 ℃燒成后適當保溫,并緩慢降溫至100 ℃再開窯,防止制品遇冷風驚裂。
通過對唐山隆達骨質瓷有限公司為主以及其他公司的骨質瓷泥料進行長達一年的改善和調配實驗,并從工作環(huán)境、拉坯制作技術以及燒成環(huán)節(jié)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加以重視,最終得到高度為40-50 厘米高的骨質瓷手工拉坯系列作品,并通過陶藝家坯體浮雕雕刻和彩繪方式進行裝飾,達到精美的骨質瓷高檔藝術品,既具有手工藝不可復制和裝飾的人文藝術特征,又擴充了唐山高檔骨質瓷藝術的品類。
[1] 張儒嶺, 王志義. 合成骨粉及其制瓷(骨質瓷)技術的研究[J].中國陶瓷工業(yè), 1998, (01).
[2] 劉素文, 張旭東, 劉宏. 骨質瓷泥料增塑劑的研究[J].中國陶瓷, 1997, (02).
[3] 徐景維, 楊東亮, 趙靈芝. 骨質瓷的研究及進展[J].中國陶瓷工業(yè), 1998, (04).
[4] 魏明坤,王蘋.高固相含量陶瓷料漿的制備方法研究[J].陶瓷學報, 2001, (01).
[5] 黃學輝, 薛紅亮, 尚福亮. 瘠性陶瓷原料擠塑成型及其燒結性能研究[J]. 陶瓷學報, 2003, (03).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Plasticity Bone China Clay for Throwing
XU Yuling, CHENG Hongpu
(Tangshan College, Tangshan, 063000,Hebei, China)
Of all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eramic making techniques that have been handed down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throwing on a potter’s wheel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 art ceramic creation. Bone china is a well-accepted type of high-end products for its high whiteness, soft paste body, good transparency and high glossiness. But the low plasticity of its clay makes it unsuitable for throwing. In this study, the bone china clay was modif i ed and the clay with heightened plasticity was achieved for throwing high-end art ceramic products.
body material for bone china; throwing; fabrication; application
TQ174.6+1
A
1006-2874(2014)05-0029-03
10.13958/j.cnki.ztcg.2014.05.007
2014-08-10。
2014-08-12。
徐玉玲,女,碩士,講師。
Received date: 2014-08-10. Revised date: 2014-08-12.
Correspondent author:XU Yuling, female, Master, Lecturer.
E-mail:taoxinzh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