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素蓉 藤青芳 張曉丹
[摘要] 目的 探討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的效果,以供參考。方法 選擇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院宮外孕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A組接受開腹手術治療,B組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的差異性。 結果 與A組比較發(fā)現(xiàn),B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少,住院時間較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手術時間發(fā)現(xiàn),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療效滿意,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宮外孕;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4.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93-03
宮外孕又稱異位妊娠,是婦產(chǎn)科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患者的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的部位著床和發(fā)育,多發(fā)生于輸卵管部位,隨著妊娠物的生長,可發(fā)生破裂出血,導致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等嚴重不良后果[1]。臨床以手術治療為主,我院對比了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的效果,旨在供今后的臨床工作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院宮外孕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均有腹痛、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等臨床表現(xiàn),并有明確的停經(jīng)史,經(jīng)B超、實驗室血清β-HCG檢查確診。研究對象剔除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凝血機能異常、腹腔鏡手術禁忌癥等患者。本次臨床試驗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9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A組患者47例,年齡23~35歲,平均(28.4±4.6)歲;體重52~66kg,平均(60.2±3.7)kg;停經(jīng)時間40~65d,平均停經(jīng)時間(48.8±5.1)d;宮外孕發(fā)生部位包括輸卵管壺腹部33例、輸卵管傘部8例、輸卵管峽部6例;其中初次妊娠15例、二次妊娠22例、三次妊娠10例。其中盆腔積血量大于2000mL 5例,小于2000mL者42例。
B組患者47例,年齡22~36歲,平均(28.8±4.6)歲;體重54~65kg,平均(60.3±3.7)kg;停經(jīng)時間42~68d,平均停經(jīng)時間(49.2±5.0)d;宮外孕發(fā)生部位包括輸卵管壺腹部34例、輸卵管傘部8例、輸卵管峽部5例;其中初次妊娠6例、二次妊娠21例、三次妊娠10例。其中盆腔積血量大于2000mL 3例,小于2000mL 44例。
對比兩組患者年齡、體重、停經(jīng)時間、宮外孕發(fā)生部位、既往妊娠史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A組患者接受開腹手術治療,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根據(jù)宮外孕發(fā)生部位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盡量保留子宮、卵巢的解剖學完整。輸卵管切除術者盡量靠近輸卵管切斷、縫扎系膜,殘端包埋;輸卵管病灶清除術者采用切開輸卵管取胚術或輸卵管傘端擠出術,術畢采用溫生理鹽水溶液沖洗盆腔[2]。
B組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采用氣管內(nèi)插管全身麻醉,于臍下穿刺10mm套管氣腹針,注入CO2氣體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探查盆腹腔。于下腹兩側分別作5mm穿刺孔作為手術操作孔。根據(jù)鏡下觀察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輸卵管切除術者沿輸卵管系膜進行電凝切除;行輸卵管病灶清除術者在病灶所在輸卵管處電凝后縱行電鉤切開,鉗取輸卵管內(nèi)妊娠物,電凝止血,必要時腹腔鏡下縫合止血,術畢采用溫生理鹽水溶液沖洗盆腔[3]。
所有患者術前30min均常規(guī)進行廣譜抗生素頭孢唑林鈉2.0g靜滴一劑預防感染。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的差異性。
1.3 數(shù)據(jù)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宮外孕是指孕卵著床發(fā)育于子宮腔以外或是宮腔非正常部位的一種妊娠,其中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占宮外孕的95%~98%[2]。此種妊娠作為婦產(chǎn)科較為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因此積極治療宮外孕對降低婦女死亡率至關重要。同時,相關臨床研究還證實:宮外孕發(fā)生在婦科急腹癥中居于首位,與婦科盆腔感染、粘連等因素有關。目前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人性化”治療理念的樹立,外科手術治療已經(jīng)從以前單純的手術治療轉變?yōu)闇p少創(chuàng)傷、降低影響、強調(diào)美觀以及保留子宮生理功能等。此背景下,由于患者大多具有生育要求,因此臨床對于宮外孕的治療趨于選擇損傷小、恢復快、不損傷輸卵管的方法,但當藥物保守治療無效時仍以手術治療為主。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創(chuàng)傷大、出血量多、住院時間長,術后易發(fā)生組織粘連,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腹腔鏡在宮外孕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腹部幾乎不遺留瘢痕,不影響美觀,患者更易于接受。腹腔鏡下手術視野清晰、絨毛組織、凝血塊易于清除,腹腔鏡下縫合處可以放大,分漿膜層、基層縫合,對于恢復輸卵管解剖結構和功能效果更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輸卵管的意外損傷,防止輸卵管周圍組織粘連,最大限度地保證輸卵管通暢,更適合于術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4]。
腹腔鏡手術對操作者的技術和經(jīng)驗要求較高,在腹腔鏡手術前應嚴格掌握適應證,伴有心肺功能不全、盆腹腔廣泛粘連、盆腔炎、過度肥胖等患者不宜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術中如發(fā)現(xiàn)難以控制的大出血、盆腔粘連嚴重者應及時轉為開腹手術治療,以防發(fā)生嚴重不良后果[5-6]。宮外孕大出血休克患者曾經(jīng)是腹腔鏡手術禁忌,目前隨著手術者操作熟練,已經(jīng)不再是禁忌[7-8],本次B組3例宮外孕患者,盆腔積血量在2000~3000mL,均順利行腹腔鏡手術。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經(jīng)手術治療后均順利去除妊娠物,其中腹腔鏡手術者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開腹手術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開腹手術者,提示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更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
本研究結果表明: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療效滿意,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金穎.腹腔鏡和開腹手術在治療宮外孕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3):1720-1721.
[2] 陶宏珍.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宮外孕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4):652-653.
[3] 麻曉示.腹腔鏡治療300例宮外孕臨床治療結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7):39-40.
[4] 陰敏.腹腔鏡治療宮外孕321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33):17-18.
[5] 尤燕.宮外孕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26):44-45.
[6] 姜慧萍,陸美英,沈霞萍,等.宮外孕腹腔鏡手術患者不留置導尿的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3):2156-2157.
[7] 丁榮英,姜慧萍,陸美英,等.早期下床活動和膝胸臥位對宮外孕腹腔鏡術后非切口疼痛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2,11(5):458-459.
[8] 趙曉利,楊樹君.“先期化療”在宮外孕腹腔鏡手術前的應用價值[J].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13,14(1):58-59.
(收稿日期:20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