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丹丹
一、考點透析
科普文是介紹、普及科學知識的說明性文體,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說明文,一種是科學小品。高考的選文大多采用的是后者。
科學小品用小品文的筆調(diào),即借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nèi)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茖W小品既具有科學性,又兼有文學性,因此對這類文本語言技巧方面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一大熱點。
為了更好地掌握答題技巧,我們可以通過下文的比較,體會科學說明文和科學小品文在語言表現(xiàn)上的差異:
選段一:“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每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它的分子式是H2O。純凈的水在正常狀態(tài)下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它遍布于世界各地?!?/p>
選段二:“我的名字叫水,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朋友。在地球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有我的足跡?!?/p>
選段一是科學說明文,語言準確嚴謹,平實簡練。選段二是科學小品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語言既準確嚴謹,又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二、試題回顧
例1:2008 廣東高考《絕妙的錯誤》
【試題呈現(xiàn)】
科普文的語言除準確嚴謹外,還具有不同于一般說明文的語言特色。請在文中加點詞語中任選兩個,結(jié)合文章簡要分析這些不同的語言特色。
【文段節(jié)選】
“今天貫穿地球上所有細胞的DNA,只不過是那第一個DNA擴展和慘淡經(jīng)營的結(jié)果?!?/p>
“即使有分子生物學家從一開始乘衛(wèi)星飛來,帶著實驗室等等一切,從另外某個太陽系來到這里,也是白搭。”
“假以時日,我們終于會想出怎樣做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出完美無瑕的一模一樣的復本,可我們怎么想也不會想到,那玩意兒還必須能出差錯。”
“在進化路上的某處,核苷酸旁移,讓進了新成員。”
【試題解析】
科普文的語言除了準確嚴謹外,還應該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加點的四處詞語中,“慘淡經(jīng)營”“讓進”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賦予事物人的情感或動作,使內(nèi)容更加形象生動?!鞍状睢薄巴嬉鈨骸边\用了口語,使文章更加的通俗生動。此類題目涉及到具體詞語,答題時應該結(jié)合具體手法把詞語的內(nèi)涵和情感色彩交代出來。
【答案示例】
慘淡經(jīng)營:運用擬人手法,把第一個DNA作為有主觀意識且能主動創(chuàng)造的人來寫,生動形象地說明了DNA生長和繁衍的歷程。
白搭:運用口語,賦予文章俏皮意味,通俗而明確地表達了DNA的內(nèi)在機制是人類所無法設計的。
玩意兒:運用口語,賦予DNA小巧可愛的意味,通俗有趣,使讀者對其“出差錯”的功能深為嘆服。
讓進:運用擬人手法,表述核苷酸的“旁移”和新元素的“加入”,形象、簡明地說明了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復雜而深奧的突變。
例2:2013佛山一?!赌隳苈牭轿覇帷?/p>
【試題呈現(xiàn)】
科普文的語言除準確嚴謹外,還具有不同于一般說明文的語言特色,請對文中加點的兩處詞語簡要賞析。
【文段節(jié)選】
“當只有幾只樹蛙和聲時,他們的顫音短促,當合唱團的隊伍壯大后,雌性樹蛙發(fā)出的顫音拉長?!?/p>
“群體越大黑頂山雀的鳴叫聲的元素越多樣,尤其是在競選群體中的領(lǐng)導職務時?!?/p>
【試題解析】通過閱讀,我們會發(fā)現(xiàn),加點的兩處詞語都運用了修辭手法,從而使科普文本更加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此類題目涉及到具體詞語,答題時應該結(jié)合具體手法把詞語的內(nèi)涵和情感色彩交代出來。
【答案示例】
“合唱團”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聚集在一起鳴叫的大群雄性樹蛙。
“競選”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黑頂山雀的鳴叫在爭奪等級地位時所發(fā)生的變化。
例3:2012年高考山東卷《古怪的重水》
【試題呈現(xiàn)】
第③④段的語言有哪些特點?請作簡要分析。
【文段節(jié)選】
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那樣無色透明的液體。然而,它似水不是水,跟普通水有著許多不同的“脾氣”。重水確實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這名字,便是打這兒來的。誰都知道,在標準條件下,普通的水在0℃結(jié)冰,在100℃沸騰。然而,重水卻在3.8℃結(jié)冰,在101.42℃沸騰。普通水的密度在4℃時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時最大。很多物質(zhì)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鹽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減少15%,氯化鋇的溶解度則減少20%。許多化學反應在重水中進行,比在普通水中慢。嚴格地說,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有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組成的——只不過這氫原子不是普通的氫原子而是重氫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的水很多,然而重水卻很少,在50噸水里大約只含有7.5公斤重水。重水總是混雜在普通水中,均勻地混合在一起。怎樣才能把重水分離出來呢?人們發(fā)現(xiàn),當用電流電解水的時候,普通的水大量被電解成氧氣和氫氣,而在剩下的液體中,重水的含量越來越多。于是,人們便請電流幫忙,來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電解,然后把剩下的液體進行蒸餾,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點的不同把它們分開,制得很純凈的重水。從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據(jù)統(tǒng)計,提煉一公斤重水比熔煉1噸鋁所需要的電能還多3倍。
【試題解析】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的語言既要準確嚴謹、平實簡明,又要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第③段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說明了“重水”名字的來源以及重水和普通水之間的區(qū)別,嚴謹準確;第④段運用了設問、擬人等修辭手法,將“如何提煉重水”這個高深的問題說明得生動形象;兩段都多用短句、口語,語言簡潔,通俗易懂。endprint
【答案示例】
①嚴謹。運用作比較、舉例子、列數(shù)字等說明方法,準確、嚴謹?shù)卣f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能。
②簡明,多采用短句,語言簡潔明了。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卻很少”。
③樸素。語言樸素自然,平實客觀。如“重水這名字,便是打這來的”,讀起來親切自然。
④生動。有些句子運用了修辭,如“跟普通水有著許多不同的‘脾氣”,用了擬人手法,形象生動。
例4:2012高考福建卷《蟋蟀之話》
【試題呈現(xiàn)】
請就這篇文章的語言特色,談談你的看法,并舉例說明。
【文段節(jié)選】
③蟋蟀等秋蟲的鳴聲比之鳥或蟬的鳴聲,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它們的嗚聲由翅的鼓動發(fā)生。把翅用顯微鏡檢查時,可以看見特別的發(fā)音裝置,前翅的里面有著很粗糙的狀部,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質(zhì)部”的部分,兩者磨擦就發(fā)聲音。前翅間還有一處薄膜的部分,叫做“發(fā)音鏡”,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機關(guān)。秋蟲因了這些部分的本質(zhì)和構(gòu)造,與發(fā)音鏡的形狀,各奏出其獨特的音樂。其音樂較諸鳥類與別的蟲類,有著如許的本質(zhì)的差異。
⑤無論鳥類、螽斯或蟋蟀,能鳴只有雄,雌是不能鳴的。這全是性的現(xiàn)象,雄以鳴音誘雌。它們的鳴,和南歐人在戀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戀歌。蟋蟀是有耳朵的,說也奇怪,蟋蟀的耳朵不在頭部,倒在腳上:它們共有三對腳,在最前面的腳的脛節(jié)部,有附著薄膜的細而長的小孔,這就是它們的耳朵。它們用了這“腳耳”來聽對手的情話。石塊或落葉叢中是它們的生活的舞臺,它們在這里戀愛,產(chǎn)卵,以至于死。
⑥蟋蟀的戀愛生活和其他動物及人類原無大異,可是有一極有興趣的現(xiàn)象:它們是極端的女尊男卑的。試把雌雄二蟋蟀放入小瓦器中,彼此先用了觸角探知對方的存在以后,雄的即開始嗚叫。這時的鳴聲與在田野時的放聲高吟不同,是如泣如訴的低音,與其說是在伺候雌的意旨,不如說是一種哀懇的表示。雄的追逐雌的,把尾部向雌的接近,雌的猶淡然不顧。于是雄的又反復其哀訴,雌的如不稱意,猶是淡然。雄的哀訴,直至雌的自愿接受為止。雄蟋蟀在交尾終了后,不久就要遏到悲哀的運命——所存在者只翅或腳的碎片而已。
⑧蟋蟀在昆蟲學上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的一類,由卵孵化出來的若蟲差不多和其父母同形,只不過翅與產(chǎn)卵管等附屬物未完全而已。這情形和那蝶或蠅等須經(jīng)過幼蟲、蛆蛹、成蟲的三度變態(tài)的完全兩樣。(像蝶或蠅等叫做“完全變態(tài)”的昆蟲)自若蟲變?yōu)槌上x,其間須經(jīng)過數(shù)次的脫皮,身體的各部逐漸完成。變?yōu)槌上x以后,經(jīng)過四五日即能鳴叫,其時期因溫度地域種類個體而不同,大概在立秋前后。它們由此再像其先代的樣子,歌唱,戀愛,產(chǎn)卵,度其一生。
【試題解析】
通過文段閱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本文主要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③段將蟋蟀與鳥、蟬的鳴聲特點作比較,說明蟋蟀的鳴聲是器樂,是技巧的,是器械的;⑤段將蟋蟀與其他的動物及人類的戀愛生活進行比較,說明蟋蟀戀愛生活的獨特性;⑧段將蟋蟀與蝶蠅在孵化幼蟲等方面的情形做比較,來說明蟋蟀在昆蟲學上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的一類。說明語言科學、嚴謹、平實、簡明。
另外,本文⑤⑥段也在多處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本更加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答案示例】
示例一:本文語言平實,善于以科學而準確的語言說明蟋蟀的生命特征和生活習性。如第③段“蟋蟀等秋蟲的鳴聲比之鳥或蟬的鳴聲,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平實地說明了蟋蟀發(fā)音的原理和構(gòu)造。再如,第⑥段“蟋蟀的戀愛生活和其他動物及人類原無大異”,平實地說明了蟋蟀的戀愛過程。
示例二:本文語言生動,善于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說明對象的特征。如第⑤段“它們的鳴,和南歐人在戀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戀歌”一句,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地說明了雄蟋蟀發(fā)音器官發(fā)達、發(fā)音富有技巧、所發(fā)的聲音對雌蟋蟀具有誘惑力。再如,第⑥段,“這時的鳴聲……直到雌的自愿接受為止”這幾句,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說明了蟋蟀戀愛過程中“極端的雌尊雄卑”特點。
三、規(guī)律總結(jié)
科學小品文的語言既具有準確嚴謹、平實簡明的特點,又具有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特點,所以在回答語言特色這類題目時,應主要從這兩方面加以考慮。再結(jié)合具體手法、個別詞句加以解答。
(作者單位:惠州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校 彭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