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剛
自2007年廣東高考卷設置選考題以來,共有7個實用類文本,其中2篇傳記文,2篇科普文,3篇新聞。基于文體選擇大致均衡的特點,2014年的備考,應該高度關(guān)注傳記閱讀。
一、傳記閱讀的兩個主要考點:人物事跡和人物形象
傳記作為一種紀實文體,主要功能就是記錄傳主的生平事跡,表現(xiàn)傳主的精神風貌。閱讀傳記,就是要了解人物的所作所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為高考試題的實用類文本,無論是否直接考查人物事跡或人物形象,二者都是理解文本、順利答題的基礎和重點。
【例1】(2013年全國新課標Ⅰ卷)
第2小題:陳納德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材料中有哪些體現(xiàn)?請簡要分析。
第3小題:陳納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懷念的一個重要原因。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
第4小題:為什么陳納德說自己是“半個中國人”?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實用類文本《“飛虎將軍”陳納德》講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美國“飛虎隊”隊長陳納德的故事。共有4道題目,第1小題是選擇題,包含5個選項,每個選項都和陳納德的事跡有關(guān)。第2小題考查梳理人物事跡的能力,要求以“出色的軍事家”為標準,從全文篩選相關(guān)事跡作為答案。第3小題既考人物事跡梳理,也考人物形象分析,要求以“人格魅力”為對象,分條概述相關(guān)事跡,逐一概括性格特點。第4小題考查人物事跡,要求以“陳納德與中國的關(guān)系”為標準,篩選并概括人物事跡。簡而言之,2013年全國新課標Ⅰ卷的傳記閱讀題,全部是概括事跡、分析形象的題目。
二、傳記閱讀的兩種答題方法:直接摘錄和綜合概括
和其他文本一樣,傳記閱讀的簡答題,答案表述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從文中摘錄,二是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綜合概括。梳理人物事跡的題目,如果所寫事件簡單具體,可以直接摘錄;如果比較復雜,原文文字較多,就需要綜合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題目,如果原文已有作者或其他人物的評價,可以直接摘錄;如果沒有,就需要綜合概括。
【例2】(2009年廣東卷)
第19題:文章是從哪幾方面敘寫黃侃的?請各舉一例。(4分)
參考答案是:①“革命之壯行”(志士之狂):怒砸虎頭牌(大鬧學堂;撰寫革命檄文);②“名士之狷”(名士之趣行;率性之真):拒佩?;眨ù┲殴?;耍大牌脾氣;嘲笑白話文;在中央大學的行為舉止);③“學術(shù)嚴謹”:讀書非常認真,絕不輕易寫文章、說發(fā)現(xiàn)(反復閱讀書籍,但卻絕不輕易寫文章)。
上述參考答案,包含人物形象與人物事跡兩方面內(nèi)容。人物形象特點主要摘錄自原文中的三個句子:“就群體而論,文人荒誕怪僻的行為,既能見自由之態(tài)又能顯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國間的讀書人了”,“黃侃不僅有革命之壯行,亦多名士之趣行”,“志士之狂、名士之狷,當然不是黃侃的全貌,他對學術(shù)的謹嚴與虔敬,恐怕才是他性情的根本”。(劃線處即為答案)對人物事跡的概括,或利用原文詞語,略作改造,或另起爐灶,完全用自已的話概述。前者如“怒砸虎頭牌”,是依據(jù)原文“砸爛虎頭牌”改造的,“大鬧學堂”是依據(jù)“闖入學堂”“沖進學堂”改造的。后者如“撰寫革命檄文”“穿著古怪;耍大牌脾氣;嘲笑白話文”,分別概述了第4段和第5段的內(nèi)容,但字面上已經(jīng)脫離了原文。
三、傳記閱讀的兩種重要能力:審題能力和篩選能力
上面所舉的2009年廣東卷第19題,應該說難度不大,答案都在原文中,有的直接摘錄,有的稍作概括即可。其實,這類題目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很多題目,都不是難易問題,而是粗細問題,粗心一點,注意不到,題目就難了;細心一點,注意到了,就容易了。解答傳記閱讀題,最容易被忽視,同時也是導致失分的根本原因的兩個問題,就是審題和篩選。
先說審題。盡管閱讀題的題干力求簡明,但依然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以上題為例,“文章是從哪幾方面敘寫黃侃的?請各舉一例”,就很值得推敲?!澳膸追矫妗焙汀澳膸准隆笔怯胁町惖?,每一方面可以包含多件事情,所以題目要求“各舉一例”,粗心的同學注意不到這種差異,只列舉一件又一件具體事情,最多只能得2分。
準確全面的審題應該包含三個步驟:①分解題目要點;②確定篩選標準;③確定答案句式。
【例3】(2013年全國新課標Ⅱ卷)
第2小題:胸懷強國愿望的盧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中國船王”的?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1. 分解題目要點:①“胸懷強國愿望”:答案要扣住“強國”來寫;②“成為‘中國船王”:要梳理有關(guān)盧作孚“成為‘中國船王”的事,不是其他人,不是其他事;③“如何”:要具體答出他所做的事;④“一步步”:要按時間順序羅列多件事情;⑤“6分”,按照經(jīng)驗,最少要寫出兩件事,也可以寫3件事,最多寫6件事。如何確認沒有遺漏沒有誤加,也可以寫4件或5件事。
2. 確定篩選標準:從盧作孚涉足航運到成為“中國船王”的所有文字。(集中在全文第一段,下段雖然寫到“抗戰(zhàn)運輸”,但與盧作孚成為“中國船王”的過程無關(guān))
3. 確定答案句式:首先,盧作孚……;其次,盧作孚……;最后,盧作孚……。至此,盧作孚終于成為“中國船王”?;颍旱谝徊?,……;第二步,……;第三步,……;就這樣,盧作孚一步步地成了“中國船王”。
上面的三個步驟,常常被忽略,但忽略任何一個步驟,都可能導致答案錯誤,或答案不全,或表述角度不當。篩選標準和答案句式之所以要在審題時確定下來,是為了防止盲目找答案,胡亂抄原文。
再說篩選。篩選似乎是雕蟲小技,不值一提,其實不然。影響得分的,往往不是屠龍絕技,而正是雕蟲小技。篩選標準明確了,相關(guān)句篩選準確了,答案句式正確了,就有望拿到滿分。
仍以上題為例。依據(jù)上述“篩選標準”,可以篩選出如下相關(guān)句:
①1925年……集資創(chuàng)辦民生實業(yè)公司,積極投入以經(jīng)濟實力奪回內(nèi)河航運權(quán)的愛國斗爭?!ㄏ铝恕胺丈鐣?,便利人群,開發(fā)產(chǎn)業(yè),富強國家”的公司宗旨,展現(xiàn)了他的強國宏愿。endprint
②公司成立之初,盧作孚采取“人棄我取,避實就虛”方針,……開辟新航線,并在管理上大膽改革,使公司站穩(wěn)了腳跟,并將航線從嘉陵江發(fā)展到了長江。
③從 1930年開始,民生公司“化零為整”,逐步壯大實力,……控制了長江上游航運,將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外國輪船公司逐出了長江上游。
④到1945年,民生公司……不僅在長江沿線、中國沿海港口,而且在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機構(gòu),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民營航運企業(yè),盧作孚也被海內(nèi)外譽為“中國船王”。
以上相關(guān)句,可視為答案素材,在此基礎上,再根據(jù)空格長短和事先確定的句式進行簡化,就很容易整理出完全符合要求的答案了。
上例是關(guān)于人物事跡的,下面的例子是有關(guān)人物形象的。
【例4】(2011年廣東卷)
④宗岱喜好辯論。對于他,辯論簡直是練武術(shù),手、腿、頭、眼、身一齊參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辯論,他這種姿勢尤為顯著:跟上他的腳步,和跟上他的談話速度一樣不容易,辯論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聲喊叫,他打手勢,他踢腿。若在室內(nèi),也完全照樣。辯論的緣由呢,為字句,為文體,為象征主義……而最難對付的往往就是為某兩位詩人的功過優(yōu)劣。要是不跟宗岱談話,你就再也猜不著一個話題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簡單的題目,也會把火車燒起來。因此,跟他談話,能叫你真正筋疲力盡。說是談話,時間長了就不是談話了,老是打一場架才算完。
⑤對文學,宗岱最有興趣。他崇拜的是陶淵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亞、拉辛和巴斯加。他們的著作,他讀起來永遠放不下。法雷芮的詩,他極喜歡,但我們?nèi)袈犓首x,卻往往無法注意詩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讀的架勢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著自己正在聽一個宗教狂的狂熱宣傳。
⑥旁人看來,宗岱的翻譯簡直是件苦差,紙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個一個地計較,死盯著不放,不獨一字字地譯,連節(jié)奏和用韻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這樣難為自己幾近傻氣,但他譯的蒙坦的隨筆及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是公認的接近原著,只怕無人能與之媲美的。
第20題:④⑤⑥三段文字寫出了梁宗岱在文學活動中的哪些性格特點?
經(jīng)過分解題目要點、確定篩選標準之后,可以明確要從④⑤⑥三段文字中找到梁宗岱從事“文學活動”的全部相關(guān)句,然后就可以進行篩選了。
先看第4段。這一段寫的都是“辯論”,“辯論”算不算“文學活動”?一般說來,應該不算,但題目已經(jīng)明確要求要從第4段中篩選,而且梁宗岱辯論的也是文學問題,所以可以確認全段都是相關(guān)句。原文太長,要切分層次。第一層從“對于他”,到“也完全照樣”為止,具體寫他辯論的姿勢、動作、語速、聲音等情況。第二層切分到“也會把火車燒起來”,寫“辯論的緣由”,都是因為文學問題。第三層到段尾,寫辯論對手的感受——“筋疲力盡”。全段沒有和梁宗岱的“性格特點”有關(guān)的詞語,必須自行概括。第一層到第三層都可以概括為“富有激情”,“非常認真”,第三層還可以概括為“執(zhí)著”、“爭強好勝”。
再看第5段。全段都寫梁宗岱對文學的態(tài)度,都是相關(guān)句??梢郧蟹譃閮蓚€層次,一是寫梁宗岱酷愛陶淵明等名家作品,二是寫他朗讀的樣子。段中有一個詞和“性格特點”有關(guān),就是“狂熱”,但這個詞不能直接用來形容其“性格”,需要選擇其他詞語來表達類似意思,或者增加詞語確切表述,例如“對文學有狂熱的激情”。
最后看第6段。這一段寫梁宗岱對翻譯的態(tài)度和成就,也屬于“文學活動”,所以全段都是相關(guān)句。段內(nèi)有一個“傻氣”和“性格特點”有關(guān),但這個詞也不能直接寫進答案,可以根據(jù)“紙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個一個地計較,死盯著不放”,概括為“嚴謹”、“執(zhí)著”、“一絲不茍”等。
以上有關(guān)“性格特點”的概括文字,可以稱為答案素材,在此基礎上,再根據(jù)空格長短和事先確定的句式進行簡化,就很容易整理出完全符合要求的答案了。
綜上所述,篩選的要領是:①要全面,不要遺漏;②要分層,不要籠統(tǒng);③要歸類,不要混雜。
(作者單位:東莞市東莞中學)
責任編校 彭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