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霞
摘 要: 政治是一門重要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高尚品質(zhì),陶冶道德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然而政治學科理論性強,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師教得辛苦,學生也學得辛苦。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從課堂導入著手。有效的導入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主動配合,有利于師生雙向的教學活動。本文探討了初中政治教學中有效導入的方法。
關鍵詞: 初中政治 課堂教學 導入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當代教學的主要目的已轉變?yōu)榕囵B(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及創(chuàng)新精神。達到這一教學目的的前提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興趣和熱情,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動力與激情,進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初中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與學生的認知能力及現(xiàn)實生活存在較大差價,而且傳統(tǒng)的政治課教學往往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單一枯燥,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采用合理有效的課堂導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欲望,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一、時政熱點導入法
政治課是門時政性很強的課程,在課堂教學中能合理安排適當?shù)臅r政熱點作為課題導入,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了解更多的時政事件及問題,提高學習質(zhì)量。有效運用時政熱點進行教學是思想政治教師必備的課堂教學技能及素質(zhì)。時政熱點導入法就是以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充分挖掘教材理論知識與當前時政熱點問題的契合點,將教學理論知識與時政熱點問題或事件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巧妙地設置成課題導入,引出教學內(nèi)容相關知識。例如在蘇教版思品九年《與誠信同行》的教學中,課題導入可設置為:視頻播放當前網(wǎng)絡上廣為傳頌的誠信事件及人物,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視頻中的感人事件,并逐步將情緒沉浸于誠信的意義及價值的氣氛中,從而順其自然地進入新課題的學習。在導入階段便可引導學生對誠信意義及價值形成深刻理解,并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這樣的導入可有效凈化學生的心靈,使之形成思想共鳴,增強其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主觀能動性。
二、生活實例導入法
初中政治教材多以生活化的語言命名課題,如《笑對生活》、《成長在社會》等。教材做這種設計的目的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入手,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教授,讓學生在生活中理解和領悟理論觀點和人生價值。例如在《笑對生活》教學中,導入可設置為:運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自然災害視頻,在播放過程中講解:火災、地震、車禍、生老病死這些都是我們?nèi)松袩o法預知,也很難避免的災害事故。這些災害事故一旦發(fā)生就會給人造成很多的傷害,導致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挫折。那么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挫折呢?請同學們講述自己的挫折故事。然后讓學生自由舉手進行簡短演講。學生講述的故事必定源于自己的生活或感受,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理解,并很快將學生引入新課題學習。
三、故事導入法
初中學生個性活潑,好奇心強,喜歡聽故事。因此,課題導入可抓住學生這一個性特點,結合教學內(nèi)容,巧妙選擇相應的故事、神話、名人趣事、典故等作為課題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識欲望。例如在講《天生我才必有用》時,導入部分可安排為:首先引用學生熟悉的俗語?!叭速F人自知之明”,然后講故事:在古希臘,有個形如舞臺的偉大神殿屹立于帕爾納索斯山陡峭的斜坡上。這座神殿是古希臘人用于供奉阿波羅神的。在這個神殿中刻著一則箴言“認識你自己”。古希臘這個古老的神諭是當?shù)厝碎L久歷史生活的感受的表達與凝結。古希臘人把它當做人生的最高智慧。實際上,這則神諭說明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和可貴性。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同學們,你們認識、了解自己嗎?你們對自己是否有正確的認識與評價呢?這樣的導入運用神話故事豐富學生的想象,開啟學生的心智,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結合設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懸念導入法
所謂懸念,是指對懸而未決的事情或問題持有關切的心情,使人們?yōu)榱颂剿骶烤苟惹羞M行相應的行為活動。可見,在課堂教學中巧設懸念,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問題才能催人思考和探索,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的能動性,增強其自學能力。懸念導入法是課堂教學中使用最為普遍的導入法,也是具有較好效果的教學導入法。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在新課題講授之前可先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例如在蘇教版《行為與后果》的教學中,兩只青蛙在覓食的過程中不小心掉進一個牛奶罐里。A青蛙想:完蛋了,我要死在這牛奶罐里了,因此,它在靜靜地待在牛奶罐里等死。B青蛙想:我有結實的肌肉和堅強的意志,一定可以跳出牛奶罐,于是它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這兩只青蛙各代表了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呢?大家猜猜看,故事的結局將會是怎樣的呢?B青蛙在不斷的跳躍中使得腳下的牛奶變成奶酪,最終跳出牛奶罐,重獲自由。這樣的導入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深刻理解了行為與后果的關系,并激發(fā)其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總之,有效的課堂導入設計可充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活躍學生的思維,使課堂中學生的情緒及思維處于興奮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獲取知識,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岑春云.淺談政治教學中堅持貼近的原則[J].百色學院學報,2006(S1).
[2]梁益輝.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0(10).
[3]魏臣統(tǒng).政治教學中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6(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