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慧
摘 要 “教書育人”是指教師關(guān)心愛護學生,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xiàn)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要寓德育于英語教學中,必須憑借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設計,靈活地找到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內(nèi)容的最佳方法,使英語教學既向?qū)W生傳授了教材知識,又成功地滲透了德育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 德育教育 英語課堂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0023-03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教學,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因此必須將德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把德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教育環(huán)節(jié)。
一、德育,生成在“興奮”時
課堂四十分鐘對學生來講是個相對漫長的時段,加上語言學習的特殊性,所以教師不可能要求學生在這個時間段里始終自己保持興奮的狀態(tài),更不可能要求學生每一分鐘都在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因此,教師必須把握時機,挖掘?qū)W生的興奮點,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感受到德育教育。
七年級上unit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按照我的課程設計,首先由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到whats your favorite food/person/ subject?雖然學生都有話可講,但是我總覺得課堂有些沉悶,枯燥。有點像憑空在做秀,學生和我都沒有能興奮起來。大概是上課后的10分鐘。有兩個學生汗涔涔地跑來,他們遲到了。
一見到他們倆氣喘吁吁的樣子,我就知道這倆家伙肯定是打球去了,心中一股怒火沖了上來,教室里一片寂靜,門口的兩個學生也正緊張地等待著我將要給他們的“tea”。 我正想發(fā)怒訓斥??墒俏肄D(zhuǎn)念一想,何不充分利用眼前最生動的情景來進行我們這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呢?于是我就笑著把他們請進了教室,指著他們身后掩藏起來的籃球問:“Whats that?”他們當時一愣,不過似乎有所準備地回答:“Its a basketball .”我接著問:“Do you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這倆孩子見我沒有指責他們的意思,就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略帶忐忑不安的神情回答:“Yes, I do. ”我接著又問:“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well? ”這回孩子見我不僅沒有批評他們,而且我也比較感興趣,他們就放開膽子,大聲回答:“ Yes, I can.”我給了他一個很大的肯定:“You are cool! But we cant play basketball in English class. So please dont be late for class next time, OK? By the way, who is your favorite basketball player? Why?”
很顯然,孩子上課遲到是不對的,應該批評。但是換種方式說話給孩子足夠的“面子”更能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同時孩子在受了鼓舞之后很得意,滔滔不絕地跟我聊了起來。教室里的學生看見我的情緒不僅沒有受到他們的影響,反而變得更活躍,大受感染。一個個都興奮起來,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從favorite player 到favorite teacher ,從favorite sport到 favorite subject 。而且把原因講得很生動,充分落實了本節(jié)課的另外一個重點知識---fun interesting boring difficult relaxing exciting 等形容詞的運用。
學生之間相互交談,相互討論,相互切磋,他們完全在放松狀態(tài)下自主探究,并且進行歸納。最后在鈴聲響起的時候,剛才上課遲到的學生高高把手舉起,說了一句:“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My favorite teacher is Miss Yu.” 很多學生也跟著高聲喊到:“Me, too.”當時的我不僅僅是深深地感動,更有深深地感觸。
說實在的,我根本沒想到這節(jié)課會有這么大的收獲,如果按照我的教學設計,學生能從各個角度發(fā)表自己對不同事物的喜好就已經(jīng)很好了。但從學生的反饋的“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My favorite teacher is Miss Yu.”看來,這節(jié)課不僅僅從語言知識的角度去看是成功的,從情感技能的角度去看,也是有效的。這一切都源于倆遲到的學生。學生上課的遲到使我不得不改變教學方向,讓學生去探究,我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每一個活動,主動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guān)系,獲得共同的輕松愉悅的心理體驗,達到心理狀態(tài)和教學的高度協(xié)調(diào),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德育,生成在“錯誤”里
在人們的印象里校園是個溫馨、寧靜的地方。課堂教學也應該是在平和、其樂融融的狀態(tài)下進行。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勇氣也越來越大。而且能夠積極的參與課堂,使得課堂充滿活力。這本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可是這種活躍氣氛的出現(xiàn)也為課堂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如個別學生太過自由致使班級紀律混亂、部分學生不聽課,大聲講閑話等突發(fā)事件。因很多學生已不再對教師抱有敬畏之心,所以通常的組織教學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真正實施素質(zhì)教育,教師不得不直面這種變化,探索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
在七年級的一節(jié)英語課,主要講的內(nèi)容是句型“Is this your pencil?”這節(jié)課上得相當流暢,學生也相當熟練地掌握了這一句型和一些單詞,到了鞏固階段,我在課堂里出示了幾幅圖片,讓學生結(jié)合圖片與同桌對話。突然,有一位學生紅著臉在咕嚕著啥,于是我問道:Whats wrong? 他生氣地說:“不知是誰把紙飛機飛到我的額頭上?”當時,我很生氣,最近學生喜歡做紙飛機,竟然在課堂上也飛起來了,況且我還是本班的班主任呢?這時如不嚴厲地整頓一下,更待何時?但有句時時提醒自己的話又在腦中響起來了——“氣頭上沒好方法”,我笑著說,“Wow!Its a nice plane .Whose is it ?” 沒有人回答。這時,我聽到有個學生在低聲地說:“老師這是笑里藏刀哪!”對啊,我更應該用真誠去打動他們,讓他們有一種心理安全感,于是我若無其事地問:endprint
師:“Tom, is it your plane?”
生:“No, its not mine.”
師:“Bob ,is this plane yours?”
生:“No, it isnt. Maybe its his.”
師:“Whose ? Peters?”
師:“Peter , is that plane yours?”
生:“No .”
我問了幾位學生后,讓學生用類似這樣的話問學生,于是學生拿著紙飛紙問了幾回,但還找不到失主,其實有些學生都知道了,但他們小小年紀竟學會了保護,慢慢地,有幾位學生帶著一種竊喜地眼光往第三組第四排的那學生瞅去,而那男生卻低著頭看書,像是在思索著什么,我開始有點意識到這一切了,但我還是不急于去戳穿它。我又拿著這紙飛機,說著:The plane is so nice and well done. Maybe the owner is looking for it .What should we do ?這時,就有很多學生發(fā)言:“Maybe he doesnt want it .It can be yours” “Maybe ,he wants it ,but ……”畢竟是初一學生,單詞量不夠,還不能完全用英語來表達,這時有一位學生舉手站起來說“Found and Lost ” “Great!”我回答道:“Lets make a “Found and Lost” board .Can you help me ?我順水推舟地讓學生幫我設計“Found and Lost ”,這時學生都紛紛提議幫我出點子,接下來小組合作寫“Found and Lost ”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有的組寫道:Whose is this nice plane? Here is a nice paper plane .It is green and yellow . Please come to John to get it .Or it will be Johns 說也奇怪,第三組第四排那位男生慢慢地站起來,滿懷歉意地說:“Its mine. Im very sorry to do that .”這時,我的心完全釋然了,我把紙飛機還給他說道:“OK ,this is yours . 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your plane and dont play with it in class .Im glad that you can stand up .But I think youd better say it earlier .說著我轉(zhuǎn)向班同學,“Does anyone know its his earlier?”有幾位學生舉起了手來,“Why”我還是和藹地問,“Because 我以為他會被你罵呢?”趁機我向全班同學問道:“Whose idea is wrong?”“Mine.”“Mine.”“Ours.”不同的聲音在教室里此起彼伏地響起來了,鈴聲也響起來了,我“唰”地從電腦打出“Its wrong to do ……”英文歌曲來,在歡快地音樂中緩緩地結(jié)束了這節(jié)課。
課堂上一旦遇到這類事件,如果不假思索地大發(fā)雷霆,那勢必抑制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使學生變得呆板而木訥,但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能捕捉這一突發(fā)事件,并能充分地利用它,在輕松的英語課堂中,使犯錯誤的同學主動承認了錯誤,也讓其他同學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嚴重性,同時也不影響我們的正常英語教育安排。
三、德育,生成在“隨機”中
設計英語課程的人際情景以發(fā)揮育人功能。英語課程德育具有隨機性,即英語課程育人受具體教育情境變化和學生個別差異制約,使得英語教師對育人時機難以進行預先設計。英語教師必須因地制宜地進行情境教育。人際情景是在學習過程中設計以呼喚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為目的,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據(jù)的認知和情意相統(tǒng)一的一種學習方式。
新目標英語Go for It七年級上第四單元Where is my backpack?是以things around the house為話題來完成確定物品所在地的語言功能項目,也就是where疑問句,以及yes/no問句及簡單回答,在句型操練的同時掌握on,in,under等介詞和大量其它的名詞。Section A的第一課時是由識別詞匯、聽辨詞匯、句型操練構(gòu)成的。課文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語法和句型的學習都和現(xiàn)實生活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所以學以致用是該單元的目的。本課的情感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保持房間整潔的良好習慣。為此,我設計了一個任務,通過對一個空臥室的布置,達到準確運用介詞的目的,同時也滲透本課的情感目標:每個孩子都要養(yǎng)成保持房間整潔的習慣。以下是教學片段:
師:(在新課呈現(xiàn)和句型操練等環(huán)節(jié)之后,我展現(xiàn)了一張空臥室的圖片和一些家具以及物品)Now, I want to find a student to design a nice bedroom.
(學生很興奮,都雀躍欲試。)
師:(于是我問一個男生)Do you have a tidy bedroom or an untidy room?
生:(該學生不好意識地回答)I have an untidy bedroom.
師: Its not good. Im sorry you cant design the bedroom.
師:(問了一個女生) What about you?
生:(該女生也難為情地說) I have an untidy bedroom too.
師:(就這樣接連問了好幾個學生,他們的回答都是不整潔, 讓我一下陷入困境,人選挑不出來了,怎么辦呢?我硬著頭皮又問了一個平時很乖的女生)Do you have a tidy bedroom?endprint
生:Yes,I do.
師:(我松了一口氣,接著問) You often tidy your bedroom, right?
生:Yes.
師:(我很高興,趕緊追問) I think you like to tidy your room very much, right?
生:(結(jié)果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No, I dont . My parents ask me to tidy my room, so I do that.
結(jié)果全班都笑了,學生仿佛知道我的意圖,知道我又要對他們進行說教了,可是局面并沒有按我的意圖走下去,讓他們覺得非常的好笑。我一時陷入了尷尬的境界。接著學生們你一句,我一句地叫開了:I dont like to tidy the bedroom. Its boring .My mother tidies my room. …
師:(這時, 我突然有了一個主意) I see. You dont like doing housework. You dont like to tidy your bedroom. But your parents ask you to do that. In fact,I dont like to tidy my bedroom, either. OK, today, lets make the bedroom in a mess, lets make it as untidy as possible, OK?
生:(學生一聽就來勁了,紛紛舉手發(fā)言)The chair is on the desk.
師:really?
生:The books are under the bed.
師:Oh,its a “good” place for the books.
生:The clock is on the floor.
師:You should be careful, dont step on it.
生:The map is behind the sofa.
師:Oh, how can we read it?
生:The umbrella is in the bed.
師:My goodness.
生:The socks are beside the computer.
師:Its awful.
師:(他們的想法稀奇古怪,天馬行空, 把整個房間設計地亂七八糟, 最后他們看著這個房間,都忍不住笑了。我乘機問)Do you want to live in this bedroom?
生:(學生笑著說)No,its not a room for people.
師:If we dont tidy the bedroom, what will happen?
生: Our bedrooms will be in a mess.
師:Yes. So we have to tidy our room, although sometimes we hate it. And we should help our parents to tidy the room, because they are very busy and tired, right?
生:Yes.
最后,我的作業(yè)是這樣布置的:1、Tidy your bedroom when you go back home. 2、Write an article about your tidy bedroom.學生非常高興地完成了當天的作業(yè),尤其是打掃房間,他們做地非常開心,還把自己整潔的房間拍了照片,附在作文下面,非常有成就感,作文也完成得很好。學生都說:我們還從沒做過這樣的英語作業(yè)呢!
總之,在英語課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教學生們英語語言運用技能,也應注重對他們的思想品德的教育,針對不同的課文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不僅教書更要育人。只有把學習英語與提高思想素質(zhì)有機地結(jié)合,學生們才能發(fā)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當然,英語教育的德育功能不僅僅是以上幾個方面,它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它與我們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內(nèi)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只要我們多做有心人,善于發(fā)現(xiàn)與引導,寓德育于英語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認識,就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與質(zhì)量,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根本目的。
(責任編輯 劉凌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