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資料
患者男,45歲,電焊工。主因\"被電擊傷14 h,雙下肢無力1 h\"入院?;颊呷朐呵?4 h在工作中不慎觸碰破損的電焊鉗,被電擊傷雙手,當時出現頭暈、心悸,并自感四肢無力,無四肢抽搐及肢體活動障礙,在當地未做任何處理?;颊呋厮奚嵝菹⒑螅^暈、心悸、雙上肢無力癥狀較前好轉,但雙下肢無力癥狀未見緩解。入院前1 h自感雙下肢無力加重,由工友陪同,來我院急診科就診。入院查體:意識清,精神不振,無二便失禁。血壓130/90 mmHg,周身皮膚粘膜未見出血點,頭顱無畸形,五官端正,雙側瞳孔正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口唇無紫紺,咽部無充血,頸軟無抵抗,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齊,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雜音,腹軟,無壓痛,肝脾肋下未觸及,腹水征陰性,腸鳴音正常存在,脊柱無畸形,椎旁無壓痛,雙下肢無水腫,肌力Ⅱ+級,雙上肢肌力、肌張力正常,四肢末梢感覺正常,血運好,雙側肱二、三頭肌腱反射正常存在,雙側跟、膝腱反射存在減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心肌酶回報(入院輔助檢查):谷草轉氨酶69 U/L,肌酸激酶378-56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530 U/L;神經肌電圖:未見異常;腰椎MRI:脊髓圓錐及椎管內其他結構未見異常。心電圖未見異常。入院后及時給予營養(yǎng)神經、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微循環(huán)、中醫(yī)康復及對癥治療。入院第4 d雙下肢肌力為Ⅲ+級。入院第21 d雙下肢肌力恢復為-ⅴ級,當天痊愈出院。
2討論
電擊傷是指電流通過人體所引起的皮膚及其他組織器官的損傷及功能障礙。其發(fā)病機理主要是被電擊傷后出現組織損傷、電生理紊亂以及溶血。低壓電擊傷的患者,多因電生理紊亂、溶血出現頭暈、失眠、耳聾、高鉀血癥、肌肉強烈收縮等癥狀;高壓電擊傷患者多因電流的熱效應而致組織、器官迅速壞死、炭化,通路上軟組織灼傷較嚴重,而造成脊髓損傷并不多見。
脊髓損傷是電擊傷可能引發(fā)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占電擊傷的2%~6%,且感覺神經纖維及運動神經纖維損傷程度不一致,機制尚不清楚,認為的幾種可能是:①神經元的直接損傷②相應脊髓血管發(fā)生血栓而致③感覺神經纖維及運動神經纖維粗細不同。在病理切片上可見神經束退行性變、前角細胞破壞及膠質細胞增多等改變。因電流的直接作用患者可立即或者延遲出現脊髓損傷的癥狀,據此脊髓損傷可分為2類:①是即時性脊髓損傷,患者常在電擊傷發(fā)生后幾個小時內出現虛弱與感覺異常,下肢乏力的癥狀較常見,這些患者預后可以部分或者完全恢復。本例患者的主要癥狀是頭暈與雙下肢無力,及時給予營養(yǎng)治療后病情好轉并完全恢復。②是延遲性脊髓損傷,患者常在幾天、幾周甚至幾年之后才出現上行性麻痹、橫貫性脊髓炎等癥狀,癥狀出現越晚,患者預后越差。
由于電燒傷的延遲、夾心及跳躍的特點,局部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微小,影像學檢查難以發(fā)現,故脊髓損傷的診斷多依靠臨床,診斷是否及時、治療是否得當多影響患者的預后。對于有電擊傷病史患者來說,臨床醫(yī)生不但要重視患者的心臟電生理紊亂,更要重視對電擊傷脊髓的損傷積極治療從而改善預后。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