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咳嗽至我院呼吸科就診,入院后經肺部CT、痰查脫落細胞以及纖支鏡檢查確診為肺癌的患者有顯著的增加。其中約80%的患者在確診后已屬中晚期,喪失了手術治療的機會,這些患者中又有相當一部分老年患者因為機體基礎較差或伴有其他臟器器質性病變,而無法接受放療和化療。這類患者常以咳嗽、咳痰、喘氣、胸脅脹滿、氣短、乏力、夜間汗出明顯、納呆、便干等臨床癥狀來就診,通過中醫(yī)臨床的辨證論治,患者多屬肺脾兩虛,治療上常以患補肺健脾益氣為治療原則,予以中藥方劑,收到較好的效果。今淺談拙見如下。
1 肺脾氣虛是肺癌的病機關鍵
肺為氣血之源,五臟之華蓋,虛如蜂窩,下無透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司氣化清濁之運化與肅降,為人身血氣調和之樞紐,地位非常重要。
肺癌的發(fā)生究其病機首先為正氣內虛,則邪毒襲肺,痰濕內聚,外界致癌邪毒侵犯至肺,形成肺氣膹郁,肺氣宣降失司,雍郁不宣,脈絡運行受阻,由氣滯而致血瘀,日久化熱,逐漸形成包塊;加之脾肺功能失調,濕貯肺絡,痰濕郁結,痰凝毒聚,可形成包塊;同時各種原因引起臟腑陰陽失調,陰陽虧損,正氣內虛,如脾虛不運、腎氣不足、肺氣虛損等臟腑病變,均可導致肺氣不足。由于常年接觸有害氣體和吸煙,傷及津液,陰液內耗,致氣機不舒,血氣不暢,肺陰不足,氣陰兩虛,運行失調,外邪乘虛而入,留滯客邪而不去,血行阻滯日久而成腫物。其病證為本虛標實。
肺主氣,司呼吸,既主呼吸之氣亦主一身之氣。脾主運化,司津液之輸布運化,更為氣血生化之源。肺屬金,脾屬土,兩者在生理上是\"母子\"相生關系。在病理上,肺脾功能失常,肺失宣發(fā)肅降,脾失健運,既影響氣機,又影響津液的輸布運化?!镀⑽刚摗分衆(zhòng)"肺金受邪,由脾胃虛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肺脾氣虛,陰陽失和,受于風寒或風熱之邪,初未能成積聚,正虛祛邪不力,日久留滯成痰,痰氣膠結,乃成肺積。痰瘀化熱,灼傷血脈,則咳唾痰血。痰凝著于皮下,則見缺盆結核,流著于骨,則成骨痹,流于腦,則頭痛目瞑。肺癌的臟腑病機與肺、脾二臟密切相關,痰結貫穿于肺癌由原發(fā)到轉移的整個病程。
2 補肺健脾益氣法是肺癌的主要治療原則
《素問·玉機真藏論篇》指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詳細記載了晚期肺癌惡液質的癥狀。《內經》中提到:\"虛則補之\",\"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肺、脾功能失調以及痰結貫穿于肺癌整個病程。首先通過健脾益氣,使生痰無源,痰飲得除,減輕對氣道的刺激,改善肺通氣的功能,減輕咳嗽、咳痰。其次,補益肺氣,能健一身之氣;健脾能補后天之源,使氣血生化有源。因為如果后天生化之源不能正常運化,任何補養(yǎng)的辦法都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脾胃二者沒有衰敗,則抗病祛邪就有了本身的基礎。肺癌晚期患者,正氣虛弱,由此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患者的整體狀況。所以補肺健脾益氣法即培土生金法在肺癌的治療上常用。
對于不同的腫瘤患者,因人、因地、因時制宜,還應分別輔以不同的治療大法。如清熱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軟堅散結法等。近來研究表明,益氣養(yǎng)陰、解毒通絡中藥復方可促進樹突狀細胞抗原遞呈功能,顯示出良好的抗轉移作用。而活血化瘀中藥能抑制腫瘤灶周圍新生血管形成。
3 補肺健脾益氣法中常用的中藥
補肺健脾益氣中,黃芪常用,且用量大,常30g,甚至60~90g。該藥入肺脾兩經,既可內補臟腑之氣,又能益衛(wèi)固表。在肺癌的治療中,黃芪宜生用,生用力專,取其益氣托毒之功。黨參、茯苓、白術善補脾胃,營運中州,為后天資生之要藥?,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益氣類藥物如黃芪,能明顯增強和調節(jié)免疫功能,對T細胞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可減低抑制性T細胞,增強輔助性T細胞的活性,并促進NK細胞的活性。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的孫燕等研究表明,黃芪水提劑在體外具有明顯促進正常人和癌癥患者淋巴細胞的增殖作用,對局部移植抗宿主反應(GVH)有明顯的增強作用,可使患者低下的T細胞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茯苓除了能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外,尚具有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免疫球蛋白形成等免疫增強作用。茯苓多糖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可以明顯增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T 淋巴細胞功能,并可激活補體C3 和B 因子,有強烈的抗腫瘤作用[1]。日本學者橫田正實[2]報道茯苓水提液(主要成分為多糖)能增強絲裂霉素(MMC)的抗腫瘤作用。炒白術具有反突變作用并兼有抑制某些腫瘤細胞轉移的作用。
由于痰結貫穿于肺癌整個病程,健脾化水,祛痰利濕,調節(jié)全身水液代謝亦應貫穿于治療中,并能盡可能減輕水患給患者造成的痛苦。故治療中常用瓜蔞、薏苡仁、陳皮、生半夏等清肺化痰散結。
4 病例
患者王某,男,75歲。因咳嗽、氣短、消瘦3個月攝胸片發(fā)現(xiàn)左側肺部陰影,肺部CT提示左肺中央型肺癌、肺不張、阻塞性肺炎,經醫(yī)院痰檢找到了惡性細胞,患者拒絕手術、放化療治療。予以患者以補肺健脾益氣為主法的中藥方劑黨參、黃芪、炒白術、茯苓、陳皮、生半夏、瓜蔞皮、薏苡仁、澤瀉、桃仁、紅花、當歸等病隨證加減3個月后復查肺部CT,左肺肺不張吸收部分,腫瘤縮小,無轉移。1年來患者堅持用藥,并隨證加減,復查肺部CT提示腫塊縮小,無肺外轉移。
參考文獻:
[1]張文女,等.茯苓多糖的抗腫瘤作用[J].中草藥,1999,30(7):3-4.
[2]橫田正實.茯苓多糖的抗腫瘤作用[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92,14(5):40.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