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護理措施,對老年癡呆患者智能精神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 選擇作者所在醫(yī)院的38例老年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從1~38號對患者進行排序,并根據序號的單雙,將他們隨機、等份的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保證兩組患者在各項臨床數據上的可比性。對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性的老年癡呆護理干預措施,對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實施恢復性的護理干預,主要的內容包括記憶恢復護理以及語言恢復護理。最后根據相關的評價標準,對兩組患者的智能精神狀態(tài)進行比較。結果 經分組的臨床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智能精神狀態(tài)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在老年癡呆常規(guī)性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患者實施恢復性護理干預,可以取得更為良好的護理效果,具有在臨床上推廣與實踐的價值。
關鍵詞:老年癡呆;護理干預;恢復性護理
在眾多的老年疾病當中,老年癡呆是非常常見的,臨床上的發(fā)病率較高。從相關的數據統(tǒng)計來看,我國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患者,約占到了老年群體人數總數的4%~5%。因此,加大對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干預研究,意義重大。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作者所在醫(yī)院從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所收治的38例老年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根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中的相關標準確診?;颊咧杏心行?4例,女性14例,年齡64歲~82歲,平均74歲,病程從數月到十數年不等。其中,屬于重度癡呆的患者有6例,中度癡呆患者22例,輕度癡呆10例。對所有患者從1號到38號對患者進行排序,并根據序號的單雙,將他們隨機、等份的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并保證兩組患者在各項臨床數據上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主要進行一些常規(guī)性的護理干預,護理干預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基礎生活護理:老年癡呆患者與其他疾病患者有著較大的不同,其自主生活方面會出現(xiàn)較大的障礙,所以對他們進行生活護理是必須的。生活護理的內容,應當包括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護理工作當中還要對患者進行督促與誘導,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自我護理當中來;②使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對于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患者而言,他們對于睡眠的需求會高過正常的老年人,所以要對患者的睡眠實施護理干預,使他們能夠保持充足的睡眠。要為患者制定科學的作息時間表,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休息環(huán)境,另外還可以播放一些有助于患者進入睡眠的音樂等等;③心理狀態(tài)護理: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患者,大多數都會在心理上出現(xiàn)一些障礙,如果不對患者加以護理,最終可能會導致其心理情緒失控。所以,要根據患者的個人喜好,組織一些活動,使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得到穩(wěn)定的控制。
1.2.2觀察組 在予以其常規(guī)性護理措施干預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恢復性護理干預,主要的內容包括以下兩點:①記憶恢復護理:該項護理內容主要分3個階段進行,一階段是由護理工作人員隨機的給出3位數字,在患者記住后,將數字收起來讓患者將數字內容復述出來,如果患者能夠復述正確,便再加一位數,直到患者多次嘗試也不能復述正確為止。二階段是讓患者觀察一些物品,過一段時間后,鼓勵患者將所看到的物品全部回憶并挑選出來。三階段是給予患者引導與鼓勵,使他們去回憶自己身邊的親人與朋友,也可以為他們播放電視,使他們將電視內容復述出來;②語言恢復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語言恢復護理的早期階段,主要采用一些含義與發(fā)音都較為簡單的詞匯、短語,并配以圖片對他們進行訓練,在此過程當中,要注意對患者進行引導與鼓勵,使他們盡可能的多做嘗試、多做鍛煉。如果患者屬于命名性失語,護理工作人員則應當多對訓練內容進行重復,從而使他們對名稱的記憶能夠逐漸強化。如果患者屬于運動性失語,護理工作人員則應當常常對他們進行口型示范,鼓勵患者根據護理人員的口型動作進行積極的配合與鍛煉[1]。
1.3護理干預效果觀察指標 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對兩組患者病情緩解情況進行評價。此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包括了5個指標,分別為記憶力最高10分,定向力最高4分,注意力最高4分,回憶力最高4分,語言能力最高8分,量表總分為30分,根據患者的分數狀況可反映其病情的恢復情況,得分越高,認知功能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據對比均采用SPSS 17.0,用t進行檢驗,如果P值小于0.05說明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反之說明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施護理干預之前,觀察組患者于對照組患者的智能精神狀態(tài)對比差異并不明顯,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在實施了分組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智能精神狀態(tài)卻出現(xiàn)了非常明顯的差距,觀察組患者的智能精神狀態(tà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這說明觀察組的護理方法,能夠對患者起到更好的干預效果,有利于患者智能精神狀態(tài)恢復[2]。
3 討論
老年癡呆癥屬于一種原發(fā)性、退行性發(fā)展的腦變性疾病,該病的病因在當前并不明確。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xiàn)有生活自理與活動能力下降、記憶力下降以及認知能力下降等。對于該病,目前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措施,但通過本文的護理實踐研究證明,通過常規(guī)性護理加恢復性護理,能夠對患者的智能精神狀態(tài)起到很好的干預效果,所以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與實踐。
參考文獻:
[1]梅艷,王虹.老年癡呆患者的觀察與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2,9B:154.
[2]李秀芹,郭玉玲,王飛思,等.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9:131-132.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