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便秘的原因及護理方法。方法 對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60 例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便秘患者進行原因分析及護理方法觀察。結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便秘的原因有手術因素、臥床因素、心理因素、飲食因素、年齡因素及環(huán)境的改變,做好術后護理并加強排便訓練指導,給予腹部按摩,飲食指導。結論 根據(jù)便秘的因素針對性護理能盡快解除便秘,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 便秘 護理
便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癥狀,以排便次數(shù)減少,大便排出困難,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大便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難感或排便不盡感,或下墜感等為主要表現(xiàn)。腰椎間盤突出術后患者由于臥床、手術、疼痛及環(huán)境改變等原因,便秘發(fā)生率可高達75% [1]。便秘在臨床上多為長期持續(xù)存在,病因多樣,癥狀擾人,患者常感到焦慮不安,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因此,便秘的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之一,本文就腰椎間盤突出術后便秘的相關因素及護理要點如下。
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35~72歲,患者經(jīng)充分術前準備,如完善各項檢查,均在全麻下行椎管減壓植骨融合內(nèi)固定術,術后發(fā)生便秘45例,便秘出現(xiàn)于術后3~6d,發(fā)生率75%。
1 便秘的原因
1.1臥床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由于創(chuàng)傷和上下軀干需保持同一軸線上,臥床時間長、活動受限,使胃腸蠕動減慢,食物在腸道中停留時間延長,從而引起便秘。
1.2手術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多采用全麻,使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前纖維受阻滯,胃腸蠕動消失,肛門內(nèi)外括約肌、肛提肌等松弛,術后鎮(zhèn)痛泵中芬太尼等阿片類藥物,可刺激胃腸道的收縮,增加胃腸張力,增強腸腔內(nèi)壓,使胃腸推進性蠕動減弱,胃內(nèi)容物不易通過大腸而導致便秘。
1.3 心理因素 由于發(fā)病突然和對預后的擔心,患者通常會感到緊張、恐懼、焦慮等,從而抑制了胃腸運動,導致抑制便意的情況。
1.4 年齡因素: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中,中老年患者占了很大一部分。老年患者飲食過于精細少渣,高纖維素食物少,腸道內(nèi)水分缺乏,菌群失調(diào),排便肌群收縮力下降,排便動力減弱,腸內(nèi)容物在腸內(nèi)的停留時間長,使水分吸收過多等,引起便秘。
1.5 飲食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前或術后患者,因疼痛,禁食或進食量不足而導致的內(nèi)容物缺乏,而術后進食時間過度推遲,老年患者食欲減退,只進少量流食或半流食,飲水量減少,這些都可以導致便秘。
1.6 環(huán)境因素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術后需長期臥床,面對生活的改變,不適應床上排便而容易造成便秘。體位的改變,使患者不習慣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的便意 。運動量減少是便秘比較常見的問題,甚至比藥物等其他因素所導致的因素更容易便秘,但是并不意味著患者術后要加大活動,特別是腰椎間盤突出術后可能需要臥床休息,移動,特別是彎腰等活動都會導致手術恢復效果不佳,甚至會引起患者的疼痛感,所以術后不宜過大幅度的活動。
2護理
2.1 心理護理 對新入院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使患者盡快地熟悉環(huán)境,緩解其緊張情緒。耐心向患者講解便秘發(fā)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及其重要性。術前指導患者訓練床上排便,做好家屬及陪護人員的思想工作,并協(xié)助做好生活護理。心理護理方面的應用,一般在講解了便秘的原因和緩解方法,患者自己和家人都會比較接受,特別是很多患者在術前都存在一定便秘現(xiàn)象,對便秘習以為常,但是如果超過1w還未排便,患者及家屬會有所擔心,并且患者自身的身體不適感也會更強烈,從而產(chǎn)生心理的恐懼,導致食量下降,身體營養(yǎng)成分減少,這樣非常不利于身體的恢復,特別是術后的恢復,更加需要身體營養(yǎng)的供給,長期便秘不僅導致營養(yǎng)不能很好的攝入,更是容易導致體內(nèi)毒素的堆積。對身體較弱這,這種毒素還會引起一系列腸道疾病,例如腸炎等。
2.2合理使用緩瀉藥物 對于3d未排大便者,服用緩瀉藥物。應用開塞露40~60ml,以刺激腸蠕動、軟化糞便。超過4d未排便者,遵醫(yī)囑給予灌腸。一般情況下,藥物不可過量使用,很多患者因為急于見到成效而要求加大用量,這種情況下,醫(yī)護人員一定要叮囑和監(jiān)督患者不要過量使用,特別是對家人的囑咐。而一般通過中西醫(yī)方式,都會起到一定排便效果,除了用灌腸和藥物處理排便,還可以通過一定腹部的按摩,但是一般需要護理人員具備一定按摩常識,否則很容易導致術后傷口恢復不佳等問題。
2.3 創(chuàng)造良好的排便環(huán)境 患者在床上排便時,應保護其隱私,可讓家屬、探視者和工作人員暫時離開,必要時可用屏風遮擋;打開窗戶和收音機、電視機,利用芳香劑除臭劑,避免患者因擔心排便聲音及氣味影響同室其他患者而抑制排便;給患者提供充足時間,避免在排便時急于完成護理及治療工作而催促患者,導致患者未完全排干凈大便,使大便過長時間貯留于腸內(nèi)而產(chǎn)生便秘。在患者出現(xiàn)便秘時,無論是醫(yī)護人員和家屬都要調(diào)整好情緒,不要顯露過分的擔憂,這樣會導致患者自身情緒的低落和緊張,要給與患者一定希望,和放松情緒,告知便秘問題的普遍性和有效治療方法。減少情緒影響導致便秘的產(chǎn)生。
2.4 健康宣教
2.4.1排便訓練指導 需要向患者告知便秘產(chǎn)生的原因和有效的處理辦法,已經(jīng)便秘對身體的影響,那么患者不斷可以認真的了解你所宣教的知識,更加會引起他對該問題的重視,這有利于健康宣教的效果執(zhí)行。便秘的影響個人食欲,導致腹脹和毒素的積累,年輕人便秘會導致面部痤瘡的生長,臉色的變化等。但是一般老年群體都會存在一定的便秘問題,這是由于新陳代謝變慢所致,但是并不可以因為便秘尋常就可以忽視。每天定時引導患者排便,尤其是早餐后,\"胃結腸反射\"最敏感,最易建立生理條件反射,引發(fā)排便 ,可使患者養(yǎng)成規(guī)律排便的習慣。指導患者進行腹式運動,可伴腹式呼吸進行, 4~6次/min,持續(xù)5~10 min,以增加腹壓,增進腸蠕動,有利于糞便向下移動。排便訓練法對于骨折臥床患者發(fā)生便秘,具有更為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效果[2]。
2.4.2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飲食有節(jié)、定時定量,不能饑飽無常,軟硬冷熱相宜;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食物,另外多添加富含纖維素及維生素的水果、蔬菜、粗糧等;經(jīng)常食用蜂蜜、核桃仁、山楂、香蕉等,以起到自然導瀉的作用。鼓勵患者多飲水,在無疾病禁忌的情況下飲水不少于2000 ml/d, 晨起和晚餐前各飲水300ml溫鹽水以清洗腸胃,促進腸道蠕動。
2.5 按摩
2.5.1穴位指壓按摩法:患者取臥位或坐位,于每日排便前10 min進行, 取穴位天樞穴( 位于臍中旁開2寸)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按壓,由輕而重, 逐漸加重,3~5min后可有酸脹酸痛感和腸蠕動, 每次按壓可持續(xù)數(shù)秒至1min。支溝穴( 位于腕背橫紋上3寸, 尺橈骨之間) 手法同上, 3~5min后見效, 如一次按壓效果不佳時, 可反復交替按壓, 直至排便[3]。
2.5.2 腹部按摩 每天早晨起床前、夜晚臨睡前或排便前20 min自行按摩臍周。方法:患者取平臥位,雙膝屈曲, 腹部放松,雙手掌相疊,掌心向下,以大魚際肌和掌根著力,于下腹,繞臍周呈順時針方向按摩, 使腹部下陷1 cm,力度以自己能承受為準,1 次/d, 10~15min/次[4]。腹部按摩要講究手法,避免對患者腰部的牽動,否則會導致患者腰部恢復不佳或其他問題的出現(xiàn)。
3結論
近年來對腰椎間盤突出術后臥床患者便秘的研究有了許多新的進展。脊椎科護士應轉(zhuǎn)變觀念,對長期臥床患者進行預防便秘教育。對發(fā)生便秘的患者,能夠做到及早發(fā)現(xiàn)和分析發(fā)生原因,盡量少用藥物治療,采用按摩、濕熱敷等方法,減少藥物對腸道的影響,既能有效解決便秘癥狀,又能增加患者舒適感,有利于患者的徹底康復。
一般骨科患者由于長期的臥床休息,活動量少,飲食不合理等導致便秘的事情十分普遍,糞便在腸道類的移動變緩,滯留的時間過長,水分吸收過多會導致便秘。針對這些原因,一般都是通過首先舒緩患者的情緒,緩解自身的心理障礙
參考文獻:
[1] 石敏.骨科患者發(fā)生便秘的原因調(diào)查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5):21.
[2] 張 丹,李一凡.排便訓練法預防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的應用效果[J].黑龍江醫(yī)學,2010,34(12):945-946.
[3]封志英. 介紹一種指壓按摩解除臥床患者便秘的方法[J]. 中華護理雜志,2004 ,39 (7) :4911.
[4] 陳美琴,肖維艷. 食療加臍部按摩治療習慣性便秘[J]. 護理學報, 2006 ,13:233..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