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急性胰腺炎;臨床觀察;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668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845-01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常見疾病,是由于胰酶消化胰腺本身組織所引起的化學性炎癥,系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本病多發(fā)生于膽道疾患,女性多于男性,臨床分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其癥狀輕重不一。通常因酗酒、飽餐、情緒波動常為誘發(fā)因素。臨床多有腹痛、便秘、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導致休克及腹膜炎等。
急性胰腺炎最初是采用手術療法,而其死亡率高達50%以上,其傳統(tǒng)的內科保守療法為禁食、胃腸減壓、鎮(zhèn)痛劑、抗菌素、胰腺分泌抑制劑等措施。我科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式,治愈5例,現總結如下:1方法
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中,中醫(yī)用生大黃粉15克,玄明粉20克,開水沖100毫升分二次服,連服三天。部分病例加枳殼10克,川樸10克,陳皮8克,雙花30克,煎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服后如有嘔吐者,停藥半小時后再服,服后4-6小時,如無排便,再用一劑,口服一半,保留灌腸一半,連用2天,均能達到腹痛、嘔吐等癥狀緩解。注:中藥灌腸不需要清潔灌腸,可以直接用溫熱藥液灌腸。用中藥灌腸治療本病,一則可以促進其排便,二則是讓中藥在肛門直腸段吸收,發(fā)揮清熱瀉火的作用。急性胰腺炎中醫(yī)屬“脾”病范圍,中醫(yī)學忌食葷腥油膩不易消化食物。借鑒中醫(yī)學,采用大黃,玄明粉等攻下治療,經我院臨床實踐,無一例失敗,在基層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2護理要點
2.1執(zhí)行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一般護理常規(guī)
2.1.1絕對臥床休息,宜取側臥位。
2.1.2輕病人給予藕粉、米湯類少量飲食,禁蛋白,脂肪和酸性食物;重病人視病情禁食1-3日。
2.1.3注意腹痛的性質、程度和放射的部位發(fā)熱持續(xù)的時間以及有無皮膚蒼白、冷汗、脈細、尿少、血壓下降等休克或腹膜炎表現及時通知醫(yī)生。
2.1.4病人腹痛劇烈,按醫(yī)囑用嗎啡或杜冷丁時,應注意觀察止痛效果及其副作用。
2.1.5抗休克治療中,應注意擴容劑及升壓藥物的效果,并定時測量脈搏,血壓及中心靜脈壓,準確記錄每小時尿量。
2.1.6行胃腸減壓術時,應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準確記錄引流量。
2.1.7對脫水病人需行靜脈補液時,應根據脫水的程度、年齡大小和心臟功能調節(jié)滴速。
2.1.8保持口腔清潔,認真做好口腔護理,做好皮膚護理,預防發(fā)生褥瘡。
2.1.9排便觀察,有否排便,按中醫(yī)理論瀉脾當以攻下,如服藥后4小時無排便,為脾實未解癥,必要時重復給藥,如有排便要觀察大便的性狀與排出量,一般在服用中藥幾小時后可排大量(500-1000克)惡臭稀便,說明病情逐漸緩解,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2.1.10對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必須準確記錄出入量,如嘔吐腹瀉、尿量、輸液、飲食等。根據病情變化及出入量的情況,隨時提供給醫(yī)生做治療計劃的調整。
2.2精神護理約有10%左右的病人其發(fā)病與精神因素有關,在精神因素中以郁怒和憂思最為常見,精神因素引起胰腺炎的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胰腺液的分泌異常,以及影響膽總管口括約肌的舒縮功能有關,避免精神刺激,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爭取病員積極配合治療。3中藥是非手術療法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證按時給藥,發(fā)揮藥效是護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急性期頓服藥容易引起嘔吐,故可少量多次分服,溫度過涼也可引起胃部不適或嘔吐,如加溫45度-50度為宜,可減輕嘔吐。中藥少量多次分服,是科學合理服藥的方法。4出院指導
出院時,做好衛(wèi)生宣教,積極預防與治療膽道疾病,如膽道蛔蟲病,膽石癥及膽道感染,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忌食生冷油膩,防止過度的精神緊張,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斷增強體質。急性胰腺炎中藥治療原理是大黃有攻積導滯,瀉火涼血,行淤通經的作用,中藥可能有解除十二指腸乳頭胰腺局部水腫,清潔腸道,減少其毒素再吸收,有抗菌,消炎,避免繼發(fā)感染,改善循環(huán)的作用。
總之,急性胰腺炎中醫(yī)屬“脾”病范圍,中醫(yī)學忌食葷腥油膩不易消化食物。借鑒中醫(yī)學,采用大黃,玄明粉等攻下治療,經我院臨床實踐,無一例失敗,在基層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供同道們參考。做好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觀察與護理,是減少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