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纈沙坦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門診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內(nèi)科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0例.隨機分為纈沙坦聯(lián)合美托洛爾組(治療組)60例,纈沙坦組(對照組)60例。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后血壓水平。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療效比較有差異有顯著性(P<0.01),兩組治療后血壓水平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jié)論纈沙坦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高血壓安全有效,耐受性好,降壓平穩(wěn)且不良反應(yīng)少。
【關(guān)鍵詞】高血壓;纈沙坦;美托洛爾;臨床療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652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831-02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高血壓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其發(fā)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的,因此人們追求的目標是持續(xù)平穩(wěn)降壓,減少高血壓所致的靶器官損害及心腦血管危險。我院采取纈沙坦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高血壓60例,療效較好,降壓平穩(wěn)且不良反應(yīng)少,現(xiàn)總結(jié)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門診高血壓患者120例,全部符合WHO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并除外心臟傳導阻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與周圍血管病等患者。隨機分為纈沙坦聯(lián)合美托洛爾組(治療組),纈沙坦組(對照組)。治療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35-78歲,平均58.5歲;對照組60例,男38例,女32例,年齡32-75歲,平均57.5歲。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差異均無顯著性。
1.2治療方法
1.2.1治療組采用纈沙坦(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商品名:代文)80mgpo,qd,加服美托洛爾25mgpo,bid。
1.2.2對照組只采用纈沙坦80mgpo,qd。治療期間部分血糖、血脂高患者應(yīng)用降糖、降脂藥物,心肌缺血者應(yīng)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藥物。所選患者入選時和治療過程中均按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方法測量血壓,每次時間為上午9:00-11:30,測坐位血壓3次。治療4周后觀察療效。
1.3療效評定標準四周后按衛(wèi)生部高血壓療效評定標準判斷降壓效果[1]:顯效:舒張壓下降≥10mmHg至正常,或>20mmHg;有效:舒張壓下降<10mmHg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1.4不良反應(yīng)治療的同時記錄患者有無頭痛、頭暈、竇性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yīng)。2結(jié)果
2.1兩組療效從表1中看出,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
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組別1例數(shù)1顯效1有效1無效1總有效率(%)治療組160146(76.7)112(20)12(3.3)196.7對照組160135(63.3)116(26.7)19(15)185注:兩組比較P<0.01。
2.2兩組治療后血壓水平從表2中看出,兩組治療后血壓水平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表2兩組治療后血壓水平比較[mmHg]
組別1例數(shù)1收縮壓(mmHg)1舒張壓(mmHg)治療組1601129.8±13.4176.1±7.9對照組1601132.8±15.1179.5±9.1注:兩組比較P<0.05。
2.3不良反應(yīng)治療組:頭痛2例(3.3%),頭暈3例(5%),竇性心動過緩1例(1.7%);對照組:頭痛3例(5%),頭暈3例(5%)。兩組副作用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除治療組1例竇性心動過緩減量后無明顯不適,兩組頭痛、頭暈3例不能忍受而停藥外,余均能耐受無需停藥。3討論
高血壓患者伴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以及人口的老齡化而明顯增多。其病理變化是,長期高血壓引起的全身小動脈病變,主要是壁腔比值增加和官腔內(nèi)徑縮小,導致主要靶器官如心、腦、腎組織缺血;長期高血壓及伴隨的危險因素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fā)展,該病變主要累及體循環(huán)大中動脈。血壓升高是血流動力學上的表現(xiàn),夜晚血壓較低,清晨起床活動后血壓迅速升高,從而導致靶器官缺血受損,嚴重的會誘發(fā)缺血性腦卒中[1],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與β受體阻滯劑等是臨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
3.1纈沙坦是一種非肽類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nˉgiotensin-Ⅱantagonist),它能阻斷血管緊張素Ⅱ(AngⅡ)介導的生理效應(yīng),能阻斷相關(guān)的血管緊張素Ⅰ受體(AT1),能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擴張;從而提高腎血流灌注量,增加水、鈉的排泄,減少血容量,致使血壓下降。由于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Ⅱ(AngⅡ)的形式來實現(xiàn)的,因此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ngⅡ-AT1RA)應(yīng)當有與ACEI相似的療效。從理論上說,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ngⅡ-AT1RA)與ACEI相比,優(yōu)點是:①不會有咳嗽的副作用;②能夠降低血兒茶酚胺水平;③可以避免因長期應(yīng)用ACEI所導致的高腎素血癥或血管緊張素增高[3]。
3.2美托洛爾是臨床常用的β受體阻滯劑,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第一線降壓藥物。美托洛爾的作用機制是通過阻滯β一腎上腺素受體、抑制或降低心肌對兒茶酚胺及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反應(yīng),從而減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縮力,減少心輸出量,迫使血壓降低,其療效在臨床已經(jīng)得到了充分肯定。
3.3本組研究應(yīng)用纈沙坦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高血壓,兩種藥物降壓機制不同,同時應(yīng)用能有效平穩(wěn)降低血壓減少靶器官的損傷,從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腎臟疾病的發(fā)生。兩藥聯(lián)合應(yīng)用安全有效,耐受性好,降壓平穩(wěn)且不良反應(yīng)少。參考文獻
[1]中華心血管雜志編委會心血管藥物組.心血管藥物組臨床檢驗評價方法的建議[M].中華心血管雜志,1998,26:1
[2]陸福南.10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24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探討[J].華廈醫(yī)學,2005,18(2):176-177
[3]李小鷹,黃宛.最新心血管用藥[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