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提高兒童靜脈輸液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10361例接受靜脈輸液兒童隨機分為觀察組(5331例)和治療組(5030例),其中觀察組給予系統的靜脈穿刺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穿刺操作行靜脈輸液,穿刺時僅要求患兒家屬給予適當配合并幫助患兒肢體固定即可。結果觀察組靜脈輸液成功率為92.6%,對照組為72.8%,組間比較具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在熟練掌握靜脈輸液穿刺技巧的同時,盡可能取得患兒信任并給予其必要的正面情緒體驗可顯著減輕疼痛的強度感受,獲取患兒最大的護理依從性,進而提高靜脈一次穿刺成功率。
【關鍵詞】兒童靜脈輸液;靜脈穿刺;護理干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54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747-02對絕大多數兒童疾病而言,采用靜脈輸液的方式給藥進行治療通常會更快速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然而由于兒童尚處于心智均未能充分發(fā)育成熟的階段,故在輸液的時候多有出現好動和哭鬧的情況,各種不配合又均可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兒童靜脈輸液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大為下降,這不僅會增加兒童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的痛苦,同時也會對醫(yī)療資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護理工作量也會位置增加[1]。針對以上特殊情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來提高兒童靜脈輸液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向來都是兒科護理人員需要深入探討的課題,這不僅關系到護理工作本身,更是兒童疾病臨床治療效率的可靠保障。我院從2011年1月至今,一直致力于兒童靜脈輸液護理方法的改進,促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顯著提高,效果令人滿意,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收治的10361例接受靜脈輸液兒童作為本次研究之對象,其中包括男4869例,女5492例,年齡3-6歲,平均(4.14±0.28)歲,所有患兒總靜脈輸液例次為35997例次。將10361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為5331例和5030例,成組原則需確保組間患兒在性別、年齡以及行為特征類型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兒在行靜脈輸液前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隨后統計患兒的配合程度及重復穿刺發(fā)生的次數,并以此作為成功輸液的評價依據。其靜脈輸液的配合程度(順從性)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評定發(fā)進行評估為,可分為積極配合、配合與不配合三種情況。積極配合:患兒主動配合靜脈穿刺;配合:患兒象征性地哭鬧,但不亂動;不配合:患兒哭鬧并掙扎。
1.2.1觀察組靜脈穿刺護理方法
1.2.1.1取得患兒信任這是在行穿刺前必須采取的護理方法,交流過程中,盡量采用患兒昵稱,并用溫柔和藹的口頭及肢體語言給予其適當的安撫和逗引,以此消除對護理人員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1.2.1.2取得家長信任[2]家長通常都是患兒最為信任的對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爭取到家長的信任和配合對于患兒的輸液過程尤為重要。此項工作應從患兒及其家長的接待做起,需用最大的熱情為他們介紹醫(yī)院的治療環(huán)境,同時耐心講解輸液的過程和目的,如無特殊情況切勿用夸大的口氣或不當的詞匯來描述穿刺可能導致的疼痛,有了來自家長的鼓勵,便更有利于增強患兒接受治療并用于面對困難的信心。
1.2.1.3樹立勇敢榜樣每一位患兒所具備的心理素質和勇敢程度均有所差異,如果患兒的性格特征相對好勝,則多給予其表揚和獎勵,以此可進一步增強其面對疼痛的勇氣,如果患兒的性格特征更趨向于膽怯害怕,應盡量將其安排在與前種患兒相同的病房,并和藹耐心地為其講述別的小朋友如何勇敢,用榜樣的力量幫其化解心理恐懼。
1.2.1.4改善輸液環(huán)境站在兒童的立場,對我門診兒科輸液室進行必要的環(huán)境改善,多設置兒童普遍感興趣的元素,比如病房墻壁的卡通插畫,利用病房電視播放動畫片及兒歌等,以此增加患兒輸液前的愉悅度,并較好轉移其注意力。
1.2.1.5規(guī)范穿刺技術穿刺操作盡量安排經驗豐富的護士執(zhí)行,靜脈穿刺針需選擇小號,穿刺動作確保準確輕柔快速。其中對于2歲以下的患兒,由于頭皮脂肪少,靜脈清晰表淺,比較適合采用頭皮靜脈穿刺,穿刺前先行將穿刺部位頭發(fā)剃除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對2歲以上患兒,由于頭發(fā)脂肪層變厚且頭發(fā)濃密,多以手或足背部靜脈穿刺為宜。
1.2.2對照組靜脈穿刺方法對照組患兒均采用常規(guī)穿刺操作行靜脈輸液,穿刺時僅要求患兒家屬給予適當配合并幫助患兒肢體固定即可。
1.3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包處理,采用χ2檢驗,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通過接受以上護理干預,其輸液成功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靜脈輸液是兒科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是護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技術操作。不良靜脈穿刺不僅會給護理工作本身造成較大的困難,而且也會在一定程度影響到護患關系,更嚴重者還會對兒童心靈形成創(chuàng)傷感。因此靜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之于多數兒科治療病例而言,具不可忽視的重要臨床意義。
有研究顯示:95%的患者害怕靜脈穿刺,害怕疼痛,特別是低年齡段兒童更是害怕疼痛。兒童對不良刺激通常不具有較高的適應性和耐受能力,以至于在行靜脈輸液穿刺時可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和哭鬧,導致穿刺失敗甚至造成血管或組織損傷。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自我意識也會逐漸有不同程度的增強,可具備一定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且自我評價也是此年齡階段的重要心理發(fā)展趨勢,以至于他們的行為或是情緒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誘導而發(fā)生我們想要的良好轉移,因此多數患兒即使心理狀態(tài)略有差異,但在給予他們積極且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的基礎上更重視誘導性教育的開展,其實應該不難獲得其更主動的配合治療。同時,相關研究已證實,疼痛感受程度與情緒體驗關系密切,痛閾可隨情緒的積極程度增加而升高[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通過實施以上綜合護理干預,其輸液成功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最大程度爭取到患兒家長信任和支持的基礎上,護理人員更熟練掌握靜脈輸液穿刺技巧的同時,盡可能取得患兒信任并給予其必要的正面情緒體驗可顯著減輕疼痛的強度感受,獲取患兒最大的護理依從性,進而提高靜脈一次穿刺成功率,本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參考文獻
[1]王玲.淺談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的護理體會[J].醫(yī)學信息,2011,1(1):169-170.
[2]麥紹,劉瑞英,唐吉榮.心理護理對小兒靜脈輸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3):469-470.
[3]周燕君.小兒靜脈輸液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2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