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重癥監(jiān)護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護理。方法選取我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的患者23例進行分析討論,立即給予急救措施,補充血容量,正確配合醫(yī)生,遵醫(yī)囑正確給藥,采取有效的急救護理措施。結果此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搶救成功率為86.9%,死亡率為13.1%。結論針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做好急救準備設施,及時進行搶救措施,加強急救護理工作質量,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fā)癥及死亡率。
【關鍵詞】重癥監(jiān)護;感染性休克;急救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45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740-01重癥感染性休克臨床中又稱為中毒性休克或敗血癥性休克的臨床癥狀,主要是由細菌、立克次體、病毒、真菌與原蟲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外毒素、內毒素、抗原抗體復合物其代謝產(chǎn)物在機體內引起組織微循環(huán)障礙以及細胞與器官代謝異常和機體臟器功能損害的全身反應性綜合征。重癥感染性休克主要見于急性腹膜炎、重癥膽管炎、壞疽性膽囊炎穿孔、急性胃腸穿孔、急性腸壞死;或者出現(xiàn)重癥胰腺炎、泌尿系感染、大面積燒傷、腹腔膿腫、敗血癥等癥狀,因此稱為中毒性休克或者內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主要是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的感染[1]。發(fā)病病情兇險,死亡率高,救治此類型患者的搶救及護理極為重要,臨床中必須加強急救護理工作的質量。筆者現(xiàn)將23例重癥監(jiān)護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護理匯報如下。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科收治的重癥感染性休克的患者23例進行分析討論,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6例,年齡在23-67歲,平均年齡在45.28±2.01歲。其中重癥胰腺炎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有10例,膽石癥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患者7例,彌漫性腹膜炎引起的感染休克的患者有6例。
1.2方法此組患者及時采取急救治療并實施有效急救護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補充血容量、病情觀察、控制感染、心理護理等措施。
1.3結果此組患者經(jīng)急救治療和急救護理后搶救成功的患者20例,成功率為86.9%;經(jīng)急救治療無效臨床死亡的患者3例,死亡率為13.1%。2急救護理措施
2.1補充血容量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道,均使用留置針,同時急查血標本:血常規(guī)、凝血四項以及血交錯等檢查并通知化驗室緊急備血。將抽血液放置室內,觀察血塊的凝聚以及收縮的時間,快速確定凝血機制是否正常[2]。遵醫(yī)囑迅速的給予搶救藥物治療。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嚴格執(zhí)行失血性休克用藥原則:先鹽后糖,先晶后膠,先快后慢,快速補充血容量及時糾正失血性休克。在最初的15-20分鐘內快速輸入晶體液約1000ml,第一小時至少達到2000ml。迅速輸血,當休克癥狀改善后,及時調整輸液速度,防止發(fā)生肺水腫,最好行中心靜脈壓測定(CPV),當CPV<6cmH2O提示血容量不足,可進行快速大量的補液;CVP>15cmH2O說明心臟負擔都比較加重,將輸液速度減慢速度。
2.2保持呼吸道通暢立即給予氧療,提高機體的缺氧狀態(tài)。休克后60min是“黃金60分鐘”應遵循“先救生命再治療”的原則急救力爭時間,啟動急救搶救程序,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為主要救治先決條件,通氣障礙是創(chuàng)傷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死亡的常見原因。創(chuàng)傷性休克的患者尤其是顱腦損傷的患者常伴有顏面以及口鼻出血,有些患者會出現(xiàn)嘔吐,因此呼吸道常常會發(fā)生分泌物、血塊以及嘔吐物誤吸阻塞呼吸道,呼吸道梗阻完全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是首要護理措施,給予患者氧療,必要時緊急心肺復蘇,若患者出現(xiàn)呼吸窘迫、呼吸困難則立即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呼吸治療。
2.3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面色,意識、出血量、尿量。由1-2名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負責病情觀察及治療用藥,由一名護士進行記錄病情以及搶救用藥,輸血時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密切觀察患者出血情況,準確測量出血量。搶救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出血是否停止,失血性休克癥狀有無改善,當心率<100次/分、收縮壓>100mmHg、尿量>30ml/h,紅細胞壓積>30%時,并且患者的皮膚轉為溫暖紅潤,脈搏有力,靜脈充盈,時說明休克已得到改善。
2.4心理護理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往往有許多心理因素存在,而一旦病情危重加之急救設備以及各項治療會加重患者出現(xiàn)恐懼、害怕的心理反應[4]。因此必須與患者做好良好的溝通工作,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能夠信任醫(yī)療工作者。認真收集患者確切可靠的患者基本信息資料,對患者的心理問題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焦慮恐懼的心理,在搶救過程中忙而不亂,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搶救過程中不要忽略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增加產(chǎn)婦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配合搶救治療。3討論
感染性休克是一種嚴重、動態(tài)的臨床的病理過程,在患者出現(xiàn)休克發(fā)生時,臨床護理工作人員通過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制定相應急救的治療方案,準確實施及時有效的進行急救護理措施是搶救成敗的主要。在急救中達到醫(yī)護人員緊密的配合,搶救爭分奪秒,迅速有效的補液,選擇合適的急救輸液途徑,并實施治療原發(fā)病的應用有效治療,熟練運用各項急救的護理技術并與醫(yī)生做好密切配合,是感染性休克搶救成功的關鍵。參考文獻
[1]李媛媛.感染性休克致心跳呼吸驟停的搶救及護理體會[J].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10,22(71):66-67.
[2]張翠娟,馬素萍.創(chuàng)傷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護理[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8,10(7):389.
[3]胡群花.173例重大車禍傷患者的急救護理分析[J].醫(yī)學信息中旬,2011,7(8):462.
[4]陳素娟.感染性休克的搶救及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23(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