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對比心理護理干預對子官全切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選擇66例子宮全切術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按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手術治療及護理;觀察組行常規(guī)手術治療及護理之外,均給予患者圍手術期施實系統(tǒng)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兩組患者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生活質(zhì)量量表(QOL)對患者術后心理重建做出評估。結果觀察組行心理護理干預后較對照組患者SAS評分明顯降低,QOL評分明顯升高,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行心理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逐漸調(diào)整和清除負面情緒,加快進行正常心理重建,重拾術后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質(zhì)量,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子宮全切術;生活質(zhì)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08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711-02子宮全切術是婦科臨床常見的手術方式之一,常應用于子宮惡性病變、子宮內(nèi)膜病變等藥物保守治療無效的婦科疾病。子宮全切術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生理創(chuàng)傷,而且由此產(chǎn)生的女性生殖器官缺失還給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1]。因此,盡早給子宮全切患者進行心理輔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是患者術后康復的關鍵,我院在圍手術期對子宮全切術患者實施的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住院手術治療的子宮全切術患者66例。均符合我國修訂的婦產(chǎn)科常見疾病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年齡34-60歲,平均年齡(37±13)歲;其中已婚已育29例,已婚未育4例。對照組年齡34-60歲,平均年齡(37±13)歲;其中已婚已育31例,已婚未育2例;兩組患者在既往史、家族病史、藥物過敏史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心理護理干預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手續(xù),護理人員以真誠熱情的態(tài)度想患者介紹醫(yī)院的一般情況、管床醫(yī)生及護士的詳細信息和醫(yī)護人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以減輕患者因為重大疾患產(chǎn)生的焦慮恐懼心理,逐步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術前就手術原理、過程與患者進行詳細的溝通,使患者盡量全面了解自己即將進行的手術有何療效,針對性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對于患者有疑慮的地方,要耐心與患者進行溝通,講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圍手術期注意事項,以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慌和對疾病預后的焦慮等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斗志和決心。另一方面,患者家屬尤其是配偶的負面情緒或者心理負擔往往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心理護理干預應該加強與患者家屬及配偶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其全面認識本病的病理及手術的必要性,參與到減輕患者負面情緒的治療中來。針對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水平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盡量讓患者明白子宮全切除不會導致女性特征消失,也不會影響夫妻之間性生活質(zhì)量,女性特征和性生活欲望控制只和卵巢有關。
1.3判斷標準①SAS評分采用Zung編寫的SAS量表進行判斷,分數(shù)的高低可以反映焦慮程度高低[2]。②QOL評分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QOL量表進行判斷,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越好[3]。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
2.1對照組患者按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手術治療及護理,患者SAS得分為(45.1±10-8)分,QOL得分為(43.34-12.5)分;觀察組行常規(guī)手術治療及護理之外,均給予患者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實施系統(tǒng)的心理護理,患者SAS得分為(32.3士9.5)分,QOL評分為(55.8-+13.2)分。與對照組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SAS評分顯著減少,QOL評分顯著增多,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討論
子宮是女性孕育生命的主要器官,對月經(jīng)來潮也有重要影響,是女性有別于男性的重要標志,子宮全切術會導致女性因為重要母性器官切除而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影響,甚至喪失生活的信心。所有進行子宮全切術患者普遍存在嚴重的緊張、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這種負面情緒多來源自對疾病本身的不了解以及手術本身的恐懼,患者常會擔心因為子宮全部切除而影響生育能力及夫妻性生活的品質(zhì),甚至導致夫妻感情分裂;還有患者也會擔心術后會出現(xiàn)女性特征的消失或者是手術過程質(zhì)量不過關而出現(xiàn)感染等情況??偠灾?,這些負面情緒不僅會直接影響手術的順利開展實施,還會嚴重降低患者術后康復質(zhì)量。在這種情況下,盡早實施心理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心理護理干預不僅可以加強患者對疾病本身的認識,消除恐懼感,也能加強患者對手術施行的必要性認可,有效的減少患者心理負擔,消除不必要的負面情緒以提升手術治療質(zhì)量?;颊咴谶M行心理護理干預后,對疾病本身和手術治療有了深刻認識,不僅不會出現(xiàn)不必要負面情緒和負擔,反而會主動配合手術和藥物治療,大大提升患者臨床療效。心理護理干預還可增進護患關系,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和理解,便于臨床各項治療工作和護理措施更好的實施[4-5]。另一方面,患者對自身疾病有全面認識以后,可以更加自信的參與和配合整個治療過程,可以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行心理護理干預后較對照組患者SAS評分明顯降低,QOL評分明顯升高,心理護理干預在子宮全切術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可以有效改善子宮全切患者心理狀態(tài),加快進行正常心理重建,重拾術后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質(zhì)量,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參考文獻
[1]李偉征,尹素珍,宋秀麗.綜合心理干預對子宮全切患者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2,7(13):56-57.
[2]林偉平.心理干預對子宮全切術病人焦慮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6(2):112-115.
[3]姚瑛.心理護理干預對子宮全切術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8(3):88-90.
[4]申穎慧.子宮全切術212例術前焦慮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2011,9(11):26-28.
[5]李濤,趙文書.子宮切除患者圍手術期的整體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0(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