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頑固性鼻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方式。方法對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治療的38例頑固性鼻出血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全面觀察病情,從心理、飲食、癥狀等方面著手,有效控制病情的發(fā)展,防治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結果經(jīng)過有效、細致的護理,38例頑固性鼻血患者全部痊愈出院,并未出現(xiàn)任何并發(fā)癥,臨床效果好。結論通過對鼻出血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可以達到有效控制病情,防治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目的。
【關鍵詞】頑固性鼻出血;臨床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50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583-02鼻出血是臨床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為單側,少數(shù)情況下可出現(xiàn)雙側鼻出血。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為涕中帶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復鼻出血可導致貧血。治療時普遍使用鼻孔填塞就能止血,不必采取其他措施。但是頑固性鼻出血出血劇烈,失血較快,另外大多數(shù)患者恐慌失措,極易出現(xiàn)休克,是鼻出血比較嚴重的癥狀。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共治療38例頑固性鼻出血患者,通過提供優(yōu)質的臨床護理,其效果十分明顯。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選取于白城市醫(yī)院近期治療的38例頑固性鼻出血患者,其中男性為20例,女性為18例;患者的年齡段為44-80歲(平均62歲);患者住院時間達到6-22d(平均10d);本文研究的患者都符合《頑固性鼻出血診斷標準》。38例患者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及優(yōu)質護理8d后未再復發(fā),痊愈出院。2護理
2.1心理護理本文研究患者的年齡偏高,住院前頑固性鼻出血癥狀時常復發(fā),身體素質較弱,并對鼻腔填塞時產(chǎn)生的疼痛感到驚慌,恐懼,時常復發(fā)令其失去信心。驚慌失措、煩躁、焦急等情緒波動較大時,興奮大腦皮層,抑制平衡失調以至不能正常行使調節(jié)和控制皮層下中樞活動的功能,交感神經(jīng)活動增強,舒縮血管中樞傳出以縮血管的沖動占優(yōu)勢,從而使小動脈收縮,周圍血管阻力上升,血壓升高[1]。另外患者家屬間患者時常出血、患者精神不振及虛脫,也恐慌和緊張,這也影響了止血的進行。所以,醫(yī)護人員要積極開導病人及家屬,加強溝通,將疾病產(chǎn)生、發(fā)展的整個過程詳細介紹;仔細講解每個治療和護理理論及作用;多溝通、耐心講解、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關愛病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盡心解決病人擺脫困擾,構建和諧的醫(yī)患關系,加強患者對醫(yī)護的信任,從而以最好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各項治療和護理。
2.2病情觀察仔細觀察患者出血的數(shù)量級出血的頻率,實施有效的處理措施,減緩出血的速度及頻率,全面掌握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病情變化,尤其是對生命體征的觀察,準確找出出血部位。積極開展各項常規(guī)檢查,例如如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檢查、血型鑒定及交叉配血等項目[2]。
2.3飲食護理采用微波治療對患者的飲食影響較小,然而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采用這種治療方法止血,所以護理人員掌握其他治療方式的護理方法。例如采用止血氣囊止血的治療方式,囑咐患者盡量不食用對咽部刺激作用較大的食物,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減少辛辣食物。禁止辛辣食物與酒類,最好食用流質性食物。
2.4癥狀護理
2.4.1避免紗條脫出囑咐患者盡量克制打破噴嚏、咳嗽,避免砂條拖出。難以忍受時可用舌尖頂住上愕,嚴重時可按照醫(yī)囑服用鎮(zhèn)咳藥。前鼻孔填塞砂條需要保持2-3d,后鼻孔填塞紗條可保持4-6d,如果過程中砂條部分脫出可采用剪刀將其剪掉,然而禁止患者把脫出的砂條重新塞入鼻腔內,防治感染。
2.4.2眼睛的護理護理人員提供一些吸水性較好的紙巾將眼睛內的內水拭去,只要鼻腔內的填充物逐漸減少,其癥狀也會逐漸減輕。
2.4.3確保呼吸道濕潤由于傷口位于鼻腔內,患者呼吸不順暢,只能用口腔呼吸氧氣,因此需要護理人員隨時觀察患者是否缺氧,對缺氧者可以酌情提供吸氧,確保呼吸道濕潤。3討論
在對頑固性鼻出血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必須對患者出血原因和臨床表現(xiàn)進行護理評估,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個體化護理措施。
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很多,可由鼻腔局部以及鼻腔周圍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其中,局部原因包括:①鼻部損傷中,車禍、跌傷、拳擊傷及挖鼻等機械性創(chuàng)傷是常見原因,高空飛行、潛水過程造成的氣壓性損傷會使鼻腔鼻竇內黏膜血管擴張破裂出血,頭頸部放療期間及放療后所造成的放療性損傷可致鼻黏膜發(fā)生充血水腫或上皮脫落而出現(xiàn)鼻出血。②鼻中隔偏曲。多發(fā)生在骨嵴或骨棘(矩狀突)附近或鼻中隔偏曲的凸面,該處黏膜較薄,空氣氣流的流向在此處發(fā)生改變,故黏膜變得干燥,以致血管破裂出血。存在鼻中隔穿孔的患者,由于穿孔邊緣的黏膜干燥、糜爛及干癡脫落,可引起反復鼻出血。③鼻部炎癥。急性鼻竇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等鼻部非特異性炎癥易引起鼻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結核、狼瘡、梅毒、麻風和白喉等造成的鼻部特異性感染因有黏膜糜爛、潰瘍、肉芽、鼻中隔穿孔可引起鼻出血。④鼻腔、鼻竇及鼻咽部腫瘤中,鼻中隔血管瘤、鼻咽纖維血管瘤、出血性鼻息肉和鼻腔鼻竇惡性腫瘤最易發(fā)生鼻出血。少量鼻出血或涕中帶血是惡性腫瘤的早期主要癥狀之一。⑤鼻腔異物。以兒童多見,因鼻腔異物長期存留于鼻腔內,可致鼻腔黏膜糜爛出血。動物性鼻腔異物,可引起反復大量鼻出血。全身原因包括:①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維生素C缺乏癥、過敏性紫癜、藥物性血管性紫癜、感染性血管性紫癜、血管性假血友病等血管壁結構和功能缺陷性疾病,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種原因引起的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等血小板數(shù)量或機能障礙性疾病,各型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癥等凝血因子障礙性疾病,抗凝劑使用不當、血循環(huán)中存在抗纖維蛋白原等抗凝物質等造成血液的自身抗凝作用過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造成的纖維蛋白溶解過度或加快,均可致頑固性鼻出血。②上感、流感、出血熱、猩紅熱、瘧疾、麻疹及傷寒等急性發(fā)熱性傳染病,因高熱、血管發(fā)生中毒性損害,鼻黏膜充血、腫脹及干燥,以致毛細血管破裂出血。一般情況下出血量較少,多發(fā)生于發(fā)熱期,且出血部位多位于鼻腔前部。③心血管系統(tǒng)疾?。焊哐獕汉蛣用}硬化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重要原因,血管硬化是其病理基礎。血壓增高,特別是在便秘、用力過猛或情緒激動時,可使鼻血管破裂,造成鼻出血。另外,打噴嚏、用力咳嗽、猛力的經(jīng)鼻呼吸或鼻腔按摩,也是鼻出血反復和難以控制的因素。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頸部或縱隔占位性病變等疾病可致靜脈壓增高,這些患者的鼻腔及鼻咽靜脈常怒張淤血,當患者劇烈咳嗽或其他誘因,血管則可破裂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后鼻孔處的鼻咽靜脈從分布區(qū)。④妊娠、絕經(jīng)前期、絕經(jīng)期均可引起的鼻出血可能與毛細血管脆性增加有關,嚴重肝病患者可因肝臟合成凝血因子障礙引起鼻出血,尿毒癥也可引起鼻出血,鼻出血為風濕熱的早期表現(xiàn)之一。
要注重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由于造成出血的原因不同其表現(xiàn)各異,多數(shù)鼻出血為單側,亦可為雙側;可間歇反復出血,亦可呈持續(xù)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涕中帶血、數(shù)滴或數(shù)毫升,重者可達幾十毫升甚至數(shù)百毫升以上,導致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可引發(fā)貧血。少數(shù)少量出血可自止或自行壓迫后停止。出血部位多數(shù)發(fā)生于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區(qū),有時可見噴射性或搏動性小動脈出血,少年兒童、青年人鼻出血多發(fā)生于此區(qū)。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常與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有關,出血部位多見于鼻腔后部,位于下鼻甲后端附近的吳氏鼻-鼻咽靜脈叢及鼻中隔后部的動脈。此部位出血一般較為兇猛,不易止血,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從口中吐出。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發(fā)生于一側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兩側鼻腔交替或同時出血。
要注意查找出血點。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鼻腔局部和全身檢查。檢查鼻腔時清除鼻腔內凝血塊,應用1%麻黃素及地卡因充分收縮并麻醉鼻黏膜,盡可能找到出血部位,以便準確止血。如有條件,最好是在鼻內鏡下尋找出血點,并實施止血治療。
鼻腔填塞是治療鼻出血的一般方法,填塞凡士林紗條有方便、快捷、實用等優(yōu)點,故前鼻孔、鼻腔填塞及后鼻孔紗球填塞是治療頑固性重癥鼻出血的主要措施[3]。其缺點在于填塞后鼻腔一定程度上呼吸不暢,有時還會導致頭痛、失眠。當前鼻內窺鏡技術廣泛使用于鼻出血檢查、治療和護理,有效提升了治療水平,并且具有操作簡單、臨床效果好、鼻黏膜傷害較小等優(yōu)勢,能夠減輕患者痛苦,避免填塞和其他治療方式造成的并發(fā)癥出現(xiàn)。對于頑固性鼻出血的治療,在積極治療和運用鼻內窺鏡止血治療方式的前提下,給予全方位護理,從而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患者住院治療時間,加快康復速度,提高治療效果,具有十分重大的臨床意義。參考文獻
[1]汪茂林,蔡華成,鮮昆侖.鼻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頑固性鼻出血212例[J].中國內鏡雜志,2008,14(5):523-525.
[2]畢重麗.鼻出血填塞期病人的舒適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30-31.
[3]林玲,洪建和,任慧君.老年頑固性鼻出血53例臨床護理[J].黑龍江醫(yī)學,201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