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以社區(qū)為平臺開展老年高血壓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選擇6個社區(qū)6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高血壓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綜合干預,在干預前后進行高血壓自我管理行為調查,監(jiān)測血壓、血糖、血脂情況,對效果進行臨床評價。結果干預后患者的血壓下降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收縮壓下降更為明顯。干預后患者生活模式發(fā)生了較大改變,飲食模式改變多于運動模式的改變。干預前后患者體重和腰圍方面無明顯變化,血糖和血脂情況較干預前差。結論以社區(qū)為平臺開展老年高血壓自我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壓,改善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提高高血壓自我管理培訓班結束后干預作用的長效性和可持續(xù)性,是以后在高血壓自我管理中需要值得注意的方面。
【關鍵詞】社區(qū);老年高血壓;自我管理方法;效果評價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64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506-01我國是世界上高血壓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高血壓病已嚴重影響居民健康及生活質量。提高居民高血壓病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降低患病率、致殘率、死亡率,是慢病管理的主要目標。在自我效能理論指導下的慢病自我管理,已被證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且成本核算低、效益高[1]。2012年,我中心開展老年高血壓的自我管理工作,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2012年5月在常熟市城區(qū)抽取6個社區(qū)居委會中65周歲以上、經二級以上醫(yī)院確證的高血壓患者,有基本語言和溝通能力,并愿意全程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共102名。其中,男性43例,占42%,女性59例,占58%。年齡最小65周歲,最大80周歲,平均(67.71±6.17)歲。高血壓病病史平均(12.80±9.97)年。
1.2方法
1.2.1干預方法本研究對干預前后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以及自我管理行為變化進行對照研究。以6個社區(qū)居委會為平臺,每個社區(qū)選擇15-20名老年高血壓病人成立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挑選小組內退休老師、社區(qū)干部等文化水平較高、責任性強、表達能力好的患者擔任組長及副組長。社區(qū)醫(yī)生以復旦大學出版社的《高血壓自我管理指南》及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的《2009年基層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為教材對組長進行系統(tǒng)培訓,然后各小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開展自我管理小組活動。每周進行健康教育活動一次,每次2小時,連續(xù)6周。每次活動采用集中學習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式,講解高血壓的相關基礎知識和高血壓自我管理基本技能,激勵學員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做出抉擇并行動,改變其錯誤的想法和行為。讓每個學員主動積極參與,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和觀點,加強學員之間的互動、溝通與交流,就高血壓防治的各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然后由社區(qū)醫(yī)生進行講評并提供建議。各小組內成員結對,對每次活動后布置的任務進行相互監(jiān)督,共同促進提高。在整個干預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與家屬的聯(lián)系,得到家屬強有力的支持,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6次課程結束后,社區(qū)醫(yī)生每2周開展1次家庭隨訪或電話隨訪,詢問小組成員近期狀況和自我感覺,聽取學員的反饋信息并解答相關問題。
1.2.2效果評估本研究采用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預防醫(yī)學教研室提供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測量表》問卷調查、身體指標測量和實驗室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分別在干預前和干預后6個月后對全體參與的患者進行評估。
1.3統(tǒng)計方法所有資料輸入電腦,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2結果
2.1血壓處于正常人數(shù)102位高血壓患者干預前血壓處在正常范圍的有74人,異常有28人;干預后復查血壓,血壓處在正常范圍的有90人,異常有12人,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96,P<0.01)。
2.2自我管理前后血壓數(shù)值的變化通過干預,收縮壓較干預前有明顯的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5,P<0.05),舒張壓干預后也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08,P>0.05),見表1。
2.4干預前后患者體重、腰圍、空腹血糖、血脂變化情況干預前后患者在體重和腰圍方面均無明顯變化。102名患者中有77名在干預前和干預后進行了血糖和血脂的檢查,結果顯示干預后血糖和膽固醇的指標要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討論
高血壓的管理強調非藥物措施,也就是行為生活方式的調整、血壓的自我監(jiān)測及堅持治療,只靠醫(yī)生,沒有病人與家人的參與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2]。以社區(qū)為平臺開展高血壓自我管理,主要通過以社區(qū)為單位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依靠病人自己、家屬及病友間的相互監(jiān)督,調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終達到有效控制血壓的目的。我們發(fā)現(xiàn),參與自我管理的患者血壓下降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并且以收縮壓下降更為明顯。本研究中,患者體重、腰圍等沒有變化,血糖和血脂情況較干預前差,考慮可能為最后一次體檢距高血壓自我管理培訓班結束后6個月,干預未持之以恒,飲食控制不良、運動的方式和強度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等因素所致。所以,提高高血壓自我管理培訓班結束后干預作用的長效性和可持續(xù)性,是以后在高血壓自我管理中需要值得注意的方面。參考文獻
[1]傅東波,丁永明,等.高血壓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效果評價[J].復旦學報,2005,32(3):284-288.
[2]傅東波,楊柯君,王敬麗,等.社區(qū)高血壓自我管理模式及血壓控制效果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4,20(10):8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