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抽動穢語綜合征伴強迫癥是國內外臨床醫(yī)學治療的難題,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對患者及家人生活的負性影響較大,筆者通過MECT治療了一例難治性抽動穢語綜合征伴強迫癥的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隨診三個月未復發(fā)。
【關鍵詞】抽動穢語綜合征;MECT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462-01
Gilles de la Tourette's syndrome(GTS)MECT成年抽動穢語綜合征伴強迫癥是一種難以處理的神經心理疾病。[1]患者頻繁的肢體抽動和發(fā)聲不僅影響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突發(fā)的抽動或叫喊還嚴重影響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質量,在藥物治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情況下,MECT成了非外科手術治療的最后選擇。[1]筆者在2013年4月藥物聯合MECT治療了一例難治性抽動穢語綜合征伴強迫癥患者,經治療后好轉出院,隨診三月癥狀未復發(fā),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19歲,從9歲開始出現不自主的頭頸部抽動、聳肩,家長、老師批評的時候癥狀明顯,睡覺時癥狀消失。三年前患者頭部不自主抽動加重,并不能控制地喉部發(fā)出尖叫聲,咬自己的嘴唇,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沖家人發(fā)火。在當地精神病院等多家醫(yī)院診治,堅持服用:氟哌啶醇(4mg一日三次)、舒必利(0.1一日三次)、奧氮平(10mg每晚一次)、舍曲林(100mg一日兩次)等效果不佳,入院后因患者不能控制的喉部發(fā)聲,只能住單人房間,各項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頭顱CT、心電圖、全胸片未見明顯異常,無MECT治療的禁忌征。口服藥物做了適當的調整,舒必利減量至0.1一日兩次,加用妥吡酯(25mg一日三次)給予MECT治療,隔天一次,在進行第三次治療后患者頭部不自主抽動基本好轉,在做第六次治療后患者喉部發(fā)聲好轉,不能控制的咬嘴唇仍沒有好轉,經過和家人溝通,決定繼續(xù)再做MECT治療,第8次治療后,患者咬嘴唇的行為基本控制,術前、術后兩周、術后三個月分別應用YGTSS量表(耶魯大體抽動量表)、Yale-Brown量表(耶魯布朗強迫量表),對抽動嚴重程度、強迫癥狀進行評估,療效顯著,隨診三個月,患者抽動、強迫癥狀未有復發(fā),效果較好。2討論
GTS伴強迫癥被認為是基因表型的表現,[2]有相當多的患者反映抽動癥狀本身對生活質量影響不及強迫癥,患者經常強制自己控制肢體抽動或發(fā)聲,但在強制過程中又承受巨大的難以控制的抽動或發(fā)聲沖動,久而久之,形成嚴重的強迫癥,表現為咬嘴唇、手指戳墻壁、玻璃和他人以及反復關門窗等,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反過來影響情緒,加重抽動癥狀,形成惡性循環(huán)[3]。因本病的病因在本質上仍不清楚,藥物治療通常無法令人滿意,且支持證據有限,目前最重要的發(fā)現指示在基底節(jié)中微清蛋白陽性的中間神經元減少,這與功能影像研究相結合為基底節(jié)—丘腦—皮質環(huán)路的疾病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證據[4],這一環(huán)路也很好地解釋了強迫癥與其他并發(fā)癥相互關聯,目前可采用的方法有深部腦刺激(DBS)、外科立體定向手術[5]、MECT,無疑MECT是風險最小、花費較小的有效方法。參考文獻
[1]Liborio Rampello,Tic disorders from pathophysiology to treatment[J].J Neurol,2006,253:1-15.
[2]劉愛軍,李安民,難治性抽動穢語綜合征伴強迫癥的立體定向手術治療[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17(2):69-70.
[3]鄭毅,抽動障礙新觀念及診療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2):111-112.
[4]Jeremy Stern,抽動穢語綜合征的進展[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0,5(5):383-386.
[5]王正偉 孫月娟,難治性抽動穢語綜合癥的立體定向手術治療[J].立體定向和功能神經外科雜志,2007,20(4):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