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臨床應用后摒棄傳統(tǒng)抗生素治療小兒幽門螺桿菌伴消化性潰瘍,通過臨床試驗以奧美拉唑為基礎用藥的兩組不同聯合用藥的效果觀察,確定對小兒幽門螺桿菌伴消化性潰瘍的最顯效的治療方法。方法收集102例幽門螺桿菌合并消化性潰瘍的患兒,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的基礎用藥均為奧美拉唑,試驗組聯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對照組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結果用藥后觀察消化性潰瘍的愈合情況、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情況和幽門螺桿菌的復發(fā),試驗組的治療效果從數據上有優(yōu)勢。結論奧美拉唑聯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對小兒幽門螺桿菌伴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有極大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小兒;幽門螺桿菌;消化性潰瘍;聯合治療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405-01
幽門螺桿菌(Helic obacter pylori)簡稱HP,這種細菌的形態(tài)是單級、末端鈍圓和螺旋形彎曲,作用于胃黏膜,HP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嚴重致病因素。[1]隨著消化內鏡的不斷發(fā)展,當前,小兒油門螺桿菌的檢出率不斷增多,隨之發(fā)現了很多小兒幽門螺桿菌伴消化性潰瘍。在多年的臨床試驗后,我們發(fā)現兒童的幽門螺桿菌同成人幽門螺桿菌一樣運用傳統(tǒng)抗生素的單一治療的復發(fā)率很大。本實驗運用基于奧美拉唑的使用,針對小兒的HP根治、HP復發(fā)和消化性潰瘍的愈合聯合用藥,研究最有效的聯合用藥方法[2]。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收集102例幽門螺桿菌合并消化性潰瘍的患兒,男患兒58例,女患兒54例,年齡最小6歲,最大14歲(平均年齡11.6歲),收集的患兒消化性潰瘍均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每位患兒均進行了尿素酶試驗結合14c-尿素呼吸試驗確診為幽門螺桿菌感染。
1.2研究方法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51例患兒,對照組51例患兒。
1.2.1試驗組的治療方法基礎用藥為奧美拉唑,晨起空腹服用奧美拉唑(0.6-0.8mg/kg)一天一次,連續(xù)治療6周;克拉霉素(5-10mg/kg)一天兩次,連續(xù)治療2周;阿莫西林(15mg/kg)一天三次,連續(xù)治療2周。
1.2.2對照組的治療方法基礎用藥同為奧美拉唑,晨起空腹服用奧美拉唑(0.6-0.8mg/kg)一天一次,連續(xù)治療6周;甲硝唑(5mg/kg)一天兩次,連續(xù)治療2周;阿莫西林(15mg/kg)一天三次,連續(xù)治療2周。
1.3指標的觀察治療6周后,不斷通過尿素酶試驗結合14c-尿素呼吸試驗檢測油門螺桿菌的存在情況,通過消化內鏡觀察消化性潰瘍的愈合情況,患兒復診是檢測有無HP的復發(fā)。同時,觀察兩組治療的所用時間的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數據兩組性別、年齡等指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比較有顯著意義(P<0.05)。2結果
2.1指標情況收集的患兒的消化性潰瘍均為十二指腸潰瘍,都用消化內鏡檢測成功并檢測其愈合率,兩組的指標觀察進行嚴格的記錄,見表1。
發(fā)情況(例,比例)試驗組142,82.35%149,96.08%13,5.88%對照組140,78.43%145,88.24%18,15.69%P1P<0.051P<0.051P<0.05試驗組和對照組均采用聯合用藥,本實驗從幽門螺桿菌的根治情況、消化性潰瘍的愈合情況、幽門螺桿菌的復發(fā)情況來鑒別不同方法針對小兒幽門螺桿菌合并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效果[3]。從臨床觀察的數據來看,試驗組的幽門螺桿菌根治情況和消化性潰瘍的愈合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情況,而幽門螺桿菌的復發(fā)情況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足以說明,試驗組的聯合用藥方法(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在治療效果和預后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的聯合用藥方法(奧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
2.2治療時間情況由于兒童的體抗力、免疫力和身體承受力較成人偏低,所以有效和快速的治療對兒童的健康影響較小,為了患兒的健康和良好的預后,治療時間的比較也是選擇聯合用藥法的關鍵,將臨床觀察的治療時間制作為表2。
表2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時間情況
組別1幽門螺桿菌的根治時間1消化性潰瘍的愈合時間試驗組1(9.3±2.2)d1(4.3±2.2)d對照組1(14.1±2.3)d1(6.3±2.0)dP1P<0.051P<0.05治療所用時間的情況,試驗組在幽門螺桿菌的根治時間和消化性潰瘍的愈合時間都明顯小于對照組的治療時間,試驗組(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在治療效率上也極具優(yōu)勢。3討論
在兒童消化科,消化性潰瘍是小兒消化道疾病中的常見疾病,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提高,小兒消化性潰瘍得到徹底的檢查,而幽門螺桿菌是導致小兒消化性潰瘍的嚴重致病因素。幽門螺桿菌這種細菌的形態(tài)是單級、末端鈍圓、多鞭毛和螺旋形彎曲,其常常發(fā)作于胃黏膜。小兒的幽門螺桿菌如果不進行及時和有效的治療復發(fā)率是非常高的[4]。
根據相關研究,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對幽門螺桿菌的控制和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效果很好,幽門螺桿菌的根治率在85%以上,臨床需要聯合用藥同時治療消化性潰瘍。本實驗采用均以奧美拉唑為基礎用藥的三聯治療法,從臨床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兩種方法均有治療的作用,但是試驗組(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治療效果和時間均有優(yōu)勢。綜上所述,在不同的治療方法中奧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聯合治療較有推廣價值。參考文獻
[1]李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小兒消化性潰瘍的關系及其研究進展[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8,132(8):563-564.
[2]袁志芳,張川,張澍田,等.三聯療法根除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Hp感染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醫(yī)藥,2009,49(16):6-8.
[3]張繼蘭,卜金縣.克拉霉素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8):49-50.
[4]林麥連.三聯療法聯合雙歧桿菌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作用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8):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