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魚腥草聯(lián)合保婦康栓對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CIN Ⅰ及宮頸炎的療效。 方法 將高危型HPV感染的CIN Ⅰ及宮頸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n = 35)、干擾素組(n = 30),分別應用魚腥草聯(lián)合保婦康栓、干擾素治療,空白對照組(n = 10)不使用任何藥物,比較療程結(jié)束后HPV轉(zhuǎn)陰、宮頸糜爛及CINⅠ的變化情況。 結(jié)果 治療組和干擾素組HPV轉(zhuǎn)陰率分別為57.14%和56.67%,高于對照組的20.00%(P < 0.05);對CIN治療有效率分別為60.00%和46.67%,高于對照組的20.00%(P < 0.05);治療組宮頸糜爛有效率為71.43%,高于干擾素組的33.33%和對照組的10.00%(P < 0.05)。 結(jié)論 魚腥草聯(lián)合保婦康栓對合并HPV感染的CIN Ⅰ及宮頸炎有治療作用。
[關鍵詞] 魚腥草;保婦康栓;人乳頭瘤病毒;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宮頸炎
[中圖分類號] R737.33;R711.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6-0128-02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數(shù)約50萬[1]。現(xiàn)代研究證實,90%以上的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和宮頸癌患者都伴有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而持續(xù)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的主要危險因素[2]。HPV感染常常具有自愈性,部分患者并無臨床癥狀,但是當感染持久存在時,可誘發(fā)CIN,其中CIN Ⅰ、CIN Ⅱ發(fā)展為癌的危險分別是15%和30%[3]。因此,本研究在系統(tǒng)回顧文獻的基礎上,結(jié)合多年臨床經(jīng)驗制定單味魚腥草粉劑宮頸局部給藥,配合保婦康栓治療宮頸低度病變并獲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納入及排除標準
臨床診斷參考《婦產(chǎn)科學(第7版)》[4],細胞學診斷采用TBS(2001年)[5]診斷系統(tǒng)。納入標準:①年齡在18~60歲的已婚或有性生活史女性;②臨床檢查符合CIN Ⅰ診斷標準、宮頸炎并HPV陽性者;③就診前3周未行陰道宮頸局部藥物治療、前3個月宮頸未行物理治療者。排除標準:①妊娠、哺乳期婦女;②合并嚴重陰道炎、盆腔炎;③合并肝、腎功能異常及精神病患者;④過敏體質(zhì)患者。
1.2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婦科門診患者75例,均為經(jīng)宮頸脫落細胞篩查、病理組織學診斷為炎癥、CIN Ⅰ、HPV陽性病例。按抽簽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干擾素組和空白組。治療組35例,其中32例為CIN患者,34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宮頸糜爛,年齡(36.1±10.2)歲;干擾素組30例,CIN Ⅰ并HPV陽性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宮頸炎,年齡(35.5±10.4)歲;空白對照組10例,其中患CIN者8例,9例合并宮頸糜爛,年齡(36.3±11.2)歲;所有研究對象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無明顯異常,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月經(jīng)干凈后開始用藥,用藥期間性生活均使用避孕套。治療組:窺陰器暴露宮頸,消毒后取魚腥草粉約2.0 g涂于宮頸表面及陰道穹隆部,隔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連續(xù)用藥3個療程,同時每晚睡前清潔外陰后給予保婦康栓2枚塞陰道,共2周;干擾素組:囑患者夜間睡覺前清潔外陰后,將干擾素凝膠推入陰道內(nèi),平臥,隔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連續(xù)用藥3個療程,月經(jīng)期停用藥;空白對照組不給予任何藥物。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①觀察患者赤白帶下的減少情況;宮頸局部糜爛的情況;有無過敏情況,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有無異常;②根據(jù)TCT、陰道鏡及病理組織學檢查來判定CIN Ⅰ的療效;根據(jù)HPV-DNA檢測結(jié)果判定HPV的轉(zhuǎn)陰情況;③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6]判定宮頸糜爛療效。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對HPV轉(zhuǎn)陰率的比較
治療組HPV轉(zhuǎn)陰20例,轉(zhuǎn)陰率57.14%,干擾素組HPV轉(zhuǎn)陰17例,轉(zhuǎn)陰率56.67%,兩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1,P > 0.05);對照組HPV轉(zhuǎn)陰2例,轉(zhuǎn)陰率20.00%,與治療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9,P < 0.05)。表明治療組能夠提高宮頸HPV的轉(zhuǎn)陰率,但與干擾素組比較無明顯差異。見表1。
2.2 對CIN的療效比較
治療組恢復正常的有21例,好轉(zhuǎn)率為60.00%,干擾素組恢復正常的有14例,好轉(zhuǎn)率46.67%,兩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88,P > 0.05);空白組恢復正常的有2例,好轉(zhuǎn)率20.00%,與治療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0,P < 0.05),表明治療組對CIN Ⅰ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但與干擾素組比較無明顯差異。見表1。
2.3 對宮頸炎的療效比較
治療組有效25例,有效率為71.43%,干擾素組有效10例,有效率為33.33%,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43,P < 0.05);空白組有效1例,有效率10.00%,與治療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03,P < 0.05),表明治療組對HPV感染所合并的宮頸炎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干擾素組和對照組。見表2。
2.4 不良反應
三組患者均未發(fā)現(xiàn)肝、腎功能異常者,血、尿常規(guī)亦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也未發(fā)現(xiàn)保婦康栓和魚腥草有過敏及其他任何不良反應。
3 討論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在發(fā)展中國家僅次于乳腺癌[7]。2008年全球估計新發(fā)宮頸癌病例52.98萬,死亡病例25.51萬人,其中85%新發(fā)病例在發(fā)展中國家,而在發(fā)達國家其發(fā)病率卻明顯下降,主要歸因于對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CIN Ⅰ反映宮頸癌病理、生理的發(fā)展過程有兩種不同結(jié)局,即10%~20%潛在癌變,50%~60%自然消退,20%病變持續(xù)存在[8]。目前,世界范圍內(nèi)尚無針對CIN和HPV感染的公認的有效、成熟的藥物和防治方法,因此,加強對CIN和HPV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中醫(yī)學認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CIN、炎癥皆屬中醫(yī)“帶下病”范疇,主要是由于濕熱下注、邪毒侵襲影響到任帶二脈失固所致。治當以清熱解毒、利濕散結(jié)兼扶正為治療原則。魚腥草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之功。藥理學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及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9]。有研究報道魚腥草的水蒸餾物對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1)、流感病毒、人體免疫缺乏病毒(HIV-1)有直接抑制活性的作用,且無細胞毒性[10]。魚腥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機制是通過干擾病毒包膜而殺滅流感病毒[11]。此外,魚腥草皮下注射還有輕度鎮(zhèn)靜和抗驚厥作用,其所含槲皮素還有較好抗腫瘤等作用。如李海強[12]胸腔內(nèi)注射魚腥草注射液抑制惡性胸腔積液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保婦康栓是由莪術油和冰片兩味藥組成,具有清熱止痛、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作用[13]。臨床上常應用于各類陰道炎、宮頸糜爛的治療?,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其具有廣譜抗病原微生物及抗炎作用,體外動物實驗表明,羲術油對于宮頸癌、肝癌等腫瘤的生長具有較高的抑制率。保婦康栓能有效抑制HPV病毒,從根本上阻斷HPV對子宮頸移行帶士二皮細胞的局部長期刺激,從而降低CIN患者向?qū)m頸癌進展的危險性[14]。
本研究將魚腥草與保婦康栓聯(lián)合用藥,觀察對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CINⅠ及宮頸炎的臨床療效,并進行對照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藥合用的HPV轉(zhuǎn)陰率為57.14%,治療CIN的有效率為60.00%,與目前治療HPV感染療效確切的藥物干擾素治療的轉(zhuǎn)陰率(56.67%)和有效率(46.67%)相近;但在治療宮頸糜爛的療效方面,魚腥草聯(lián)合保婦康栓治療組的有效率71.43%,優(yōu)于干擾素組33.33%。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魚腥草聯(lián)合保婦康栓可以提高宮頸HPV感染的轉(zhuǎn)陰率及CINⅠ的治愈率,并且對合并HPV感染的宮頸炎有治療作用,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Bray F,Jemal A,Grey N,et al. Global cancer transitions according to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2008-2030):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Lancet Oncol,2012,13(8):790-801.
[2] Franceschi S. The IARC commitment to cancer prevention: the example of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cancer[J]. 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2005,166:277-97.
[3] 郎景和. 子官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診斷與治療[J]. 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1,36(5):261-263.
[4] 樂杰. 婦產(chǎn)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64-265.
[5] 劉樹范. 宮頸細胞病理學報告方式(2001年TBS術語學)及診斷標準[J]. 癌癥進展雜志,2004,2(1):64-69.
[6] 鄭筱萸.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M].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43-253.
[7] 郭鳴雁. 人乳頭狀瘤高危病毒在官頸癌篩查中的作用[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33):7-8.
[8] 趙方輝,李楠,馬俊飛,等. 山西襄婦女HPV感染與子宮頸癌的研究[J]. 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1,22(5):375-378.
[9] 姚森,周玖瑤. 魚腥草的藥理與臨床應用[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1):237-239.
[10] 李大喜. 魚腥草水蒸氣蒸餾物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對HSV-1、流感病毒、和HTV作用的研究[J]. 中成藥,1996,18(11):49.
[11] 楊慧,李劍琦,楊斌,等. 魚腥草抗甲Ⅰ型流感病毒誘導細胞程序化死亡的初步研究[J].江西醫(yī)藥,2006,41(12):960-961.
[12] 李海強. 魚腥草注射液胸腔內(nèi)注射治療惡性胸腔積液20例療效觀察[J]. 2002,34(4):21-22.
[13] 李校坤,姚崇瞬,黃亞東,等. 現(xiàn)代技術在獲術研究中的應用[J]. 藥物生物技術,2005,12(2):134-137.
[14] 李隆玉,喬志強. 宮頸癌前病變患者治療前后HPV病毒負荷量變化的臨床分析[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6,13(4):298-300.
(收稿日期:201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