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小兒肺炎治療中肝素鈉及山莨菪堿(654-2)治療啰音難以吸收的療效,探討其有效治療方法。方法 2012年1~12月我科將70例啰音難以吸收的肺炎患兒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32例采用抗感染、平喘等綜合治療;觀察組38例在普通綜合治療的基礎上,早期加肝素鈉及后期加山莨菪堿靜脈滴注,觀察兩組小兒的治療效果及咳嗽癥狀、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 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2.08%(35/3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6.2%(18/32),觀察組小兒的咳嗽癥狀、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結論 聯(lián)合肝素鈉及山莨菪堿治療小兒肺炎,可以縮短病程、減少住院時間,是啰音難以吸收的有效治療方法。
[關鍵詞] 小兒;肝素鈉和山莨菪堿; 肺炎;聯(lián)合
[中圖分類號] R56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31-0159-02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和多發(fā)病,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一般都采用抗感染、平喘及化痰等綜合治療,大部分患兒經(jīng)過治療7~10 d后能痊愈,但有部分患兒及危重癥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10 d后肺部感染無明顯消退、癥狀無好轉,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1,2]。在原來的綜合治療基礎上,早期用肝素鈉聯(lián)合后期用小劑量山莨菪堿治療可明顯促進肺部啰音消退,在緩解癥狀、體征及縮短病程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自2012年來對啰音難以吸收的38例小兒肺炎住院患兒,早期加用肝素鈉,后期加山莨菪堿效果明顯,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2年1~12月期間,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收治住院的小兒肺炎患兒7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1個月~8歲,<1歲20例,~3歲30例,>3歲20例。將70例患兒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38例,對照組32例。觀察組38例均表現(xiàn)咳嗽、喘憋、呼吸急促,雙肺可聞及中、小水泡音、哮鳴音,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紫紺5例(15%),合并呼吸衰竭2例(6%),合并心力衰竭3例(9%)、合并周圍循環(huán)衰竭5例(15%)。
1.2診斷標準[3]
根據(jù)小兒急性起病、有咳嗽、氣喘及發(fā)熱等呼吸道癥狀、肺部可聞及干濕性啰音可予以明確。必要時可結合X線檢查、氣道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及其他病原學檢查。
1.3鑒別診斷
排除肺結核及發(fā)生呼吸困難的其他病癥:急性喉炎、氣道畸形、氣管肺發(fā)育不良及異物。
1.4治療方法[4]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的綜合治療:抗細菌及病毒、支原體感染、止咳及平喘、退熱對癥及支持治療。觀察組患兒在普通綜合治療的基礎上,早期加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鈉(0.1~0.2)mg/(kg·d),靜脈推注,每日2~3次,3~5 d為1個療程。后期加用小劑量山莨菪堿每次(0.1~0.3)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持續(xù)0.5~2 h),每日1~2次,療程3~5 d。
1.5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經(jīng)抗炎、止咳等治療后,5 d后發(fā)熱消退,咳嗽及氣喘癥狀消失,7 d后兩肺啰音消失。有效:經(jīng)抗炎、止咳等治療后,5 d后發(fā)熱消退,咳嗽、氣喘癥狀較前明顯好轉,7 d后兩肺啰音大部分消失。無效:上述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10 d后復查胸片也無吸收好轉。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兩組數(shù)據(jù)經(jīng)過處理后,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分析,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采用χ2檢驗。小兒咳嗽及氣喘、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有效率(92.08%)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56.2%),總有效率差異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χ2=7.625,P=0.002<0.01)。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兩組各項觀察指標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在止咳、啰音消失和住院時間評價指標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各項觀察指標比較(x±s,d)
2.3副反應
觀察組:①早期加肝素鈉不需嚴密的血液監(jiān)測、無出血傾向,且未發(fā)現(xiàn)有出血、凝血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②后期加山莨菪堿患兒出現(xiàn)心率增快20例,煩躁不安5例,減慢輸液滴速或減少用量后緩解;皮膚潮紅65例,體溫升高達37.4℃~38.1℃ 4例,一般無需處理,輸液完畢后逐漸消失。
3討論
小兒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由細菌、病毒或其他病原體感染引起。主要的病理生理變化是由于支氣管、肺泡炎癥引起通氣和換氣障礙,導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5-7]。而缺氧是由外呼吸及內(nèi)呼吸功能障礙引起。外呼吸障礙可由:(1)毛細支氣管壁因充血、水腫而增厚,宮腔變小甚至堵塞;(2)肺泡內(nèi)充滿炎癥的滲出物;(3)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質(zhì)的生成減少,可以導致肺不張。以上幾點可以使肺泡通氣量的下降、氧進入肺泡及氧自肺泡彌散至血液排出均發(fā)生障礙,結果導致低氧血癥,甚至二氧化碳潴留。而當機體缺氧時,體內(nèi)需氧代謝發(fā)生障礙,無氧酵解增加,導致電解質(zhì)酸堿失衡,可引起多系統(tǒng)功能障礙、甚至衰竭。危重患兒可發(fā)生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微循環(huán)障礙甚至并發(fā)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小兒呼吸系統(tǒng)的解剖、生理上的特點,如鼻腔短小、鼻道狹窄、氣管和支氣管管腔短且較狹窄、黏膜柔嫩、血管豐富、纖毛運動差且清除能力差,肺彈力纖維組織發(fā)育差,肺泡數(shù)少且面積小,血管豐富,導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氣量少,容易感染。感染時易黏液阻塞,使得支氣管炎癥和肺泡內(nèi)炎癥滲出液難以排除,導致部分患兒經(jīng)過抗感染、化痰及平喘綜合治療后肺部炎癥仍難以消退,因此解除氣道狹窄、緩解氣道痙攣、改善肺部的微循環(huán)、改善通氣及換氣功能,在肺炎的治療中是很關鍵的。
在抗感染、止咳等對癥治療基礎上,(1)早期加肝素鈉,微小劑量肝素鈉可抗凝血、抗血栓,減少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血管壁損失和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環(huán),能中和多種致炎因子,阻止炎癥介質(zhì)的滲出,且能夠降低氣道阻力,降低肺循環(huán)阻力,有支氣管解痙和化痰作用,它能直接抑制刺激醛固酮釋放的血管緊張素產(chǎn)生,而間接抗醛固醇,實現(xiàn)排鈉利尿作用,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消除重癥肺炎的高凝狀態(tài),從而改善肺部微循環(huán),改善通氣功能,促進肺部炎癥的吸收。肝素鈉的應用原則為早期、微量,有明顯出血者禁用,不與有配伍禁忌的藥物合用。肝素鈉的作用:①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8-10]。②利尿作用:減輕心臟負荷。③降低氣道阻力:有支氣管解痙及祛痰。④激活巨噬細胞對異物和病原體吞噬和吞飲作用。⑤結合抗原抗體復合物。⑥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中和組胺、5-羥色胺、白細胞趨化因子等多種致炎因子。(2)后期應用654-2可促進肺部炎癥吸收、啰音消退。山莨菪堿為M膽堿受體阻斷藥,可松弛平滑肌,制止腺體分泌,解除肺部微血管痙攣,從而擴張支氣管,使氣道內(nèi)的分泌物減少,并改善肺部的微循環(huán),解除或減輕支氣管黏膜水腫,改善肺部通氣功能?;挤窝椎男阂阴D憠A釋放增加,山莨菪堿可減少乙酰膽堿釋放,降低迷走神經(jīng)張力,使支氣管及血管平滑肌松弛,減輕氣道阻力。故山莨菪堿可明顯促進肺部炎癥消散,加快肺部啰音消退,從而使患兒癥狀體征更早消失。
對于肺部啰音難以消退的和危重癥肺炎的小兒,肝素鈉及山莨菪堿聯(lián)合治療,觀察組在促進癥狀、體征消退及縮短病程、減少費用及住院時間方面都優(yōu)于對照組,療效明顯,價格低廉?;純杭凹覍俣伎梢越邮?,容易推廣治療,可作為常規(guī)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172-1175.
[2] 趙祥文,樊尋梅. 兒科急診醫(yī)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578-582.
[3] 魯觀喜. 微小劑量肝索鈉在危急重癥中早期使用的療效觀察[J]. 中外醫(yī)療,2011,36(2):34-35.
[4] 龐高峰. 小劑量肝素鈉聯(lián)合沐舒坦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J]. 上海醫(yī)藥,2012,33(21):34-35.
[5] 徐衛(wèi)東. 小劑量肝素鈉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J]. 實用預防醫(yī)學,2010,17(5):45-46.
[6] 黃梅,陳秀蘭. 不同劑量肝素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嬰幼兒肺炎療效觀察[J]. 微循環(huán)學雜志,2011,21(1):57-58.
[7] 韋宇寧. 肝素鈉、氨溴索聯(lián)合霧化吸入佐治嬰幼兒重癥肺炎42例的臨床觀察[J]. 廣西醫(yī)學,2009,31(9):1320-1321.
[8] 冶秀蘭. 小劑量肝素鈉治療小兒肺炎80例臨床分析[J]. 山西醫(yī)藥雜志,2009,38(5):434-435.
[9] 李素芬. 小劑量山莨菪堿治療啰音難以吸收小兒肺炎療效觀察[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0,2(4):364-365.
[10] 李存桂. 654-2對小兒肺炎啰音持續(xù)存在的治療[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5):867-868.
(收稿日期: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