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評價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均使用高壓氧治療1次/d,治療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丁苯酞軟膠囊0.2 g,3次/d,治療前及治療60 d后應用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數(shù)評分評定療效。 結果 療程結束時,治療組總有效34例,對照組總有效26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MMSE評分及Barthel指數(shù)評分較前明顯增加,治療組增加更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血管性癡呆可明顯改善患者智能障礙和生活能力,安全性好,優(yōu)于單用高壓氧治療。
[關鍵詞] 丁苯酞軟膠囊;高壓氧;血管性癡呆
[中圖分類號] R749.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31-0058-03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腦血管病所致的智能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綜合征,是僅次于Alzheimer病的老年期癡呆第二位重要疾病,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腦血管疾病增加,發(fā)病率正逐漸增加。65歲以上人群中癡呆的患病率大約為5%,其中Alzheimer病占全部癡呆的50%,血管性癡呆占20%左右,Alzheimer病合并血管性癡呆占10%~20%。血管性癡呆表現(xiàn)為以記憶、認知功能缺損為主,或伴有語言、視覺空間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礙的持續(xù)性損害,已成為妨礙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事件。目前血管性癡呆尚無特效藥物,是醫(yī)學研究中的難點及熱點。因此,尋找血管性癡呆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以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臨床療效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取得一定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溫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住院及門診治療的血管性癡呆患者,共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51~81歲,平均(67.2±9.4)歲。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51~79歲,平均(66.2±9.6)歲,平均受教育(10.3±3.3)年,平均病程(1.8±0.8)年;對照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齡52~81歲,平均(67.0±8.9)歲,平均受教育(10.4±3.1)年,平均病程(1.9±0.8)年。兩組患者發(fā)病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入選標準:符合美國精神病學會制定的第四版《精神病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DSM-IV)中癡呆診斷標準[1];有腦卒中病史,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CT 及 MRI 證實大腦半球或皮層下缺血改變;病程波動,呈階梯樣進展;簡易智能量表(MMSE)得分,4~22 分;Hachinski 缺血量表記分≥7 分;所有患者均進行體格檢查,血、尿常規(guī)與心、肝、腎功能檢查以及頭顱CT或MRI檢查,排除其他類型癡呆,同時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哮喘、消化性潰瘍活動期、明顯感覺或運動損害、重度失語、活動性癲癇及芹菜過敏史等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良好基礎治療及護理,高壓氧治療, 治療壓力0.2 MPa,加壓時間15~20 min,減壓時間20~25 min,穩(wěn)壓吸氧持續(xù)60 min,每吸氧30 min,休息5 min,1次/d。治療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yè)有限公司, 商品名: 恩必普,國藥準字H20050299) 0.2 g,3次/d, 空腹服用, 療程60 d。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停用其他改善和增強智力的藥物。并要求患者在治療期間堅持讀書、看報、看電視等日常活動,多與外界交流,多參加社會活動。
1.3 療效判定
兩組治療60 d后進行療效評定,包括:①認知功能采用簡易智能量表(MMSE)進行認知功能判定。MMSE是目前國際上使用最普遍的認知功能障礙篩查工具之一,包括時間定向、地點定向、語言即刻記憶、注意和計算、短時記憶、物體命名、語言復述、閱讀理解、語言理解、言語表達及圖形描畫項目。張明園等修訂的中文版提出按受教育程度判定認知功能缺損的分界值:文盲組(未受教育)17分,小學組(受教育年限≤6年)20分,中學及以上組(受教育年限>6年)24分。得分低于按受教育程度分組的分界值提示存在認知功能缺損。治療后量表得分增加>20%為顯效,增加12%~20%為有效,增加<12%為無效,減少12%為惡化。②用Barthel指數(shù)(barthel index,BI)[2]評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shù)評定廣泛應用于臨床,是國際康復界常用的方法。Barthel指數(shù)評定簡單,可信度高,靈敏度也高,使用廣泛,而且可用預測治療效果、住院時間和預后。評定內容包括進食、洗澡、修飾(洗臉、梳頭、刷牙、刮臉)、穿衣(包括系帶)、控制大小便、上廁所、床椅轉移、行走(平地45 m)及上下樓梯項目。Barthel指數(shù)評分結果:正??偡?0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對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顯效人數(shù)及總有效人數(shù),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和Barthel指數(shù)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MMSE和Barthel指數(shù)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兩組治療后MMSE和Barthel指數(shù)評分較治療前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并且治療組治療后MMSE和Barthel指數(shù)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丁苯酞軟膠囊不良反應較少,主要為轉氨酶輕度升高,停藥后可恢復正常,偶見惡心、腹部不適及精神癥狀等。與高壓氧治療有關的副作用有氣壓傷、氧中毒以及減壓病等。兩組治療前后均行血、尿、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等檢查,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血管性癡呆與腦血管病變所致的腦代謝降低、腦組織灌流量減少、腦組織結構和功能受損有關,臨床特征為突然起病,認知功能呈階梯式惡化,波動性病程和局灶性神經(jīng)癥狀和體征。腦血管病、遺傳等多種病因引起的大腦神經(jīng)細胞物質和能量代謝紊亂,促使腦神經(jīng)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損傷或丟失,或者腦實質的損傷而引起認知功能損害是血管性癡呆發(fā)生的核心機制[3]。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腦缺血缺氧等原因均可導致血管性癡呆。而高齡、低教育水平、低收入、癡呆家族史、復發(fā)性卒中史、吸煙、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者易發(fā)生血管性癡呆。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包括認知功能障礙及相關腦血管病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兩方面。血管性癡呆的認知功能障礙表現(xiàn)為執(zhí)行功能受損顯著,表現(xiàn)為近期記憶力、計算力減低,不能勝任以往熟悉的生活、工作程序及正常交往等,以致外出迷路,不認家門,最終生活不能自理,同時可伴有表情淡漠、少語、焦慮、抑郁或欣快等精神癥狀。血管性癡呆治療的核心目的是改善腦供血不足區(qū)域神經(jīng)細胞的代謝,挽救可逆性神經(jīng)元損傷,緩解發(fā)作期癥狀,預防神經(jīng)細胞的再損害[3]。血管性癡呆病因較明確,如能早期診斷,預后相對較好。治療主要包括針對原發(fā)性的腦血管疾病、改善認知功能癥狀及控制行為和精神癥狀。原發(fā)性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控制及治療主要包括治療卒中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臟病的控制、戒煙等;早期診斷和治療卒中;預防卒中再發(fā)。針對血管性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治療,目前尚無標準療法。腦卒中后血管性癡呆患者在治療肢體功能障礙的同時,應重視認知功能障礙,并盡可能早期診斷并進行干預。
丁苯酞軟膠囊是我國腦血管病治療領域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新藥,是從芹菜籽中提取的左旋體,后人工合成為消旋體[4],其活性成分為dl-3-正丁基苯酞,為脂溶性藥物,可直接通過血腦-屏障發(fā)揮作用。丁苯酞軟膠囊能阻斷缺血性腦損傷多個病理環(huán)節(jié),保護低氧狀態(tài)下神經(jīng)細胞不受損傷,增強抗氧化酶活性,保護線粒體結構完整及提高線粒體ATP酶活性,抑制炎癥反應,抑制神經(jīng)細胞凋亡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帶,增加缺血區(qū)血流量及缺血區(qū)周圍微血管數(shù)量,并具有抗腦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從而多途徑、多環(huán)節(jié)阻斷腦缺血引起的病理生理發(fā)展過程,改善神經(jīng)功能缺損及腦缺血記憶障礙[5-7]。丁苯酞軟膠囊可應用于神經(jīng)內科各類疾病的治療,大量文獻報道,丁苯酞軟膠囊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得到極為廣泛的應用[8-10],另外還應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fā)腦病[11]、帕金森病[12]、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病及遺傳性疾病[13,14]等疾病的治療?;诙”教浤z囊的藥理學作用及上述相關文獻報道,丁苯酞能夠對缺血性神經(jīng)元損傷起到保護作用,從而改善血管性癡呆患者的學習與記憶功能。
高壓氧治療是在超過一個大氣壓的環(huán)境中呼吸純氧氣的治療方式。高壓氧治療目前廣泛應用于神經(jīng)內外科各類疾病的治療,如腦外傷[15]、腦卒中、缺血缺氧性腦病、血管性癡呆[16]等。十多年來的醫(yī)療實踐還證明高壓氧對老年性的疾病的治療亦有一定的療效,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高壓氧治療血管性癡呆可能與以下機制有關:①高壓氧可以提高局部腦損傷部位的氧分壓,加大血氧彌散距離,迅速改善缺氧狀態(tài),改善損傷部位的血液供給,促進腦代謝;②高壓氧可使腦血管通透性降低,滲出減少,微循環(huán)改善[17];③高壓氧可促進病灶區(qū)域內毛細血管新生,促進側支循環(huán)建立[18];④高壓氧可降低血液粘度,降低紅細胞比積,增加紅細胞的柔順性,增強纖維蛋白酶的活性,減少紅細胞、血小板的聚集,促進血栓的溶解吸收;⑤高壓氧可減輕腦缺血再灌注-損傷,調節(jié)NO的分泌,減少自由基的損害;⑥高壓氧可保護和提高血腦屏障通透性,在高壓氧下給藥,可提高藥物的有效利用率,達到療效相加或協(xié)同等作用。
本文采用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結果顯示治療組顯效人數(shù)及總有效人數(shù)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MMSE評分及Barthel指數(shù)評分較前明顯增加,治療組增加更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說明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血管性癡呆可明顯改善患者智能障礙和生活能力,安全性好,優(yōu)于單用高壓氧。但由于本研究樣本含量偏少,觀察時間較短,有待于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高壓氧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Ⅳ)[M]. 4thnd 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43-147.
[2] 王玉龍. 康復功能評定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95-370.
[3] 賈建平. 臨床癡呆病學[M].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7:211-227.
[4] Feng Yipu,Xu HL. The search for new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oke[J]. Pharm News,2000,7:26-29.
[5] Murray ME,Knopman DS,Dickson DW. Vascular dementia:clinical neuroradiologic aspects [J]. Panm Inerua Med,2007,49(4):197-207.
[6] Liu CL,Liao SJ,Zeng JS,et al. Effects of dl-3n-butlphthalide prevents stoke via improvement of cerebral microvessels in RHRSP[J].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2007,260(1-2):106-113.
[7] Liao SJ,Lin JW,Pei Z,et al. Enhanced angiogenesis with effects of dl-3n-butlphthalide treatment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HRSP [J]. Brain Res,2009,1289:69-78
[8] 李麗. 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3):371-372.
[9] 吳娟,陳永. 丁苯酞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 重慶醫(yī)學,2012,41(33):3488-3489.
[10] 蘇學軍. 丁苯酞治療缺血性腦梗死的臨床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23):48-49.
[11] 武紅斌,許海寧,張春生,等. 丁苯酞軟膠囊治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fā)腦病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12):1462-1463.
[12] 張霞萍,俞海泓,嚴玉寧,等. 丁苯酞治療中晚期帕金森病的療效觀察[J]. 上海醫(yī)藥,2011,32(6):274-276.
[13] 劉建國,戚曉昆,姚生,等. 丁苯酞治療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病及遺傳性疾病的療效觀察[J]. 海軍總醫(yī)院學報,2009,22(2):75.
[14] 沈軻,周君,張鈺,等. 進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診治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24):133-134.
[15] 胡立峰. 重型顱腦損傷高壓氧治療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7):133-134.
[16] Zhang T,Yang QW,Wang SN,et al.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mproves neurosis and brain blood supply in piriform cortex in ra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J]. Brain Inj,2010,24(11):1350-1357.
[17] Gao-YU C,Cong-Yina D,Li-Jun Z,et al. Effects of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on energy metabolism and glutamate level in the peri-infarct area following permanent MCAO[J]. Undersea Hyperb Med,2011,38(2):91-99.
[18] Carcia AJ 3rd,Putnam RW,Dean JB. Hyperbaric hyperoxia and norm baric reoxygenation increase excitability and activate oxygen-induced potentiation in CA1 hippocampal neurons[J]. J Appl Physiol,2010,109(3):804-819.
(收稿日日期: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