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以及感悟,以真正內(nèi)涵及其實施策略為切入點,試就“教案備課,學案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認真的鉆研與研究,旨在于為高中語文學案備學與教案備課交互整合工作提供些許實質(zhì)性的指導與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案備學;教案備課;真正內(nèi)涵;實施策略
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普及,使得諸多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組織形式層出不窮。這一背景下,“教案備課,學案備學”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那么,“教案備課,學案備學”這一教學組織形式的真正內(nèi)涵是什么?教師又當通過何種教學策略才能真正做到這兩者的交互整合呢?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以及累積的教學感悟,試就“教案備課,學案備學”這一教學組織形式進行細致的分析與探討。
一、“教案備課,學案備學”教學組織形式的真正內(nèi)涵
“教案備課,學案備學”教學組織形式具體包括兩個方面:教案以及學案。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其內(nèi)涵必須從這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深入剖析與研究。
所謂教案,是指教師以教學內(nèi)容、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為主要對象的教學準備方案,只要編寫好教案,教師只需在課堂上依次落實就可以。其實質(zhì)是教師在課前對于真實課堂的虛擬排演。教師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對課堂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預想,因此能有效避免一些突發(fā)事件或者情況的出現(xiàn);但是不少教師習慣于在課堂上完全照抄、照搬教案,對學生實施“填鴨式”“灌輸式”的教育,而這無疑嚴重制約了學生自主學習水平與能力的發(fā)展和進步。
學案,又稱導學案,是指教師在綜合考慮學生學習基礎、認知水平以及實踐能力的基礎之上,為學生特意編寫的自主學習方案。其宗旨在于讓學生以“學案”為載體進行自主學習活動,著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科學探究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進行培養(yǎng)與發(fā)展。
雖然教案備課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學案備學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但是教學過程的復雜性與特殊性決定了不能隨意拋棄兩者中的任意一方,而必須在有效結合兩種教學模式的基礎之上,取長補短,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教育資源和課堂教學結構。
二、實施“教案備課,學案備學”這一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教案備課,學案備學”教學模式的精髓在于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其表現(xiàn)形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是實現(xiàn)師生雙方平等互動、有效交流、真正提高學生各項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講,教師要想更好地落實“教案備課,學案備學”這一先進教學理念,必須格外重視這兩種教學模式的有效融入與交互整合,如此方能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者相輔相成。
⒈發(fā)揮“導學案”備學的積極力量
“導學案”,“導”是重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真正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有方向、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預習與探究活動,并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的形式,最終完成導學案上所布置的學習任務與目標,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據(jù)可依。
如在編寫司馬遷《鴻門宴》這篇課文的導學案中,我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字、詞、句等知識點之外,更將幾個問題有效融入了其中:
(1)在你看來,項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是缺乏謀略和視野,不具備政治家的基本素質(zhì)?還是有著遠大抱負和理想,不屑于視劉邦為敵人?并說出你的判斷理由。
(2)如果你是項羽,你心目中處理劉邦最理想的方式是什么?請大膽發(fā)揮想象,為歷史故事編寫一個不一樣的結局。
……
之后,我便要求學生自主預習并與小組其他成員共同探討和交流。如此一來,既真正尊重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進行了顯著的培養(yǎng)與鍛煉,真正發(fā)揮了“學案備學”的積極力量。
2.盡量避免“教案備課”的弊端,最大限度上發(fā)揮其優(yōu)勢作用
提倡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放棄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職責。相反,更應要求教師牢牢掌握自主學習活動的大致方向及最終任務。而這,顯然離不開教師的“教案備課”。因此,我個人認為,教師要想實現(xiàn)“教案備課”與“學案備學”的有效結合,除了要盡量避免“教案備課”存在的明顯缺陷之外,更要取長補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這一教學組織形式的優(yōu)勢力量與作用。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并從中體會與收獲學習帶來的愉悅感受與無限樂趣。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币陨蟽H為我個人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關于學案備學與教案備課交互整合的幾點粗淺認識,希望能為廣大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靈活運用“教案備課,學案備學”這一教學模式提供些許實質(zhì)性的指導與幫助,從而最大限度上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切實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以及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謝良.新課程下整合“教案、學案”的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08(04).
[2]吳德忠.語文學、教案有效結合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3(03).
(作者單位 陜西省鎮(zhèn)安中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