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溶液中微粒濃度的大小比較問題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問題。這類題目知識容量大、綜合性強,涉及的知識點有: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電解質(zhì)之間的反應等,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高考的重點。如何用簡捷的方法準確尋找這類問題的答案呢?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常存在多個平衡關系,應抓住主要矛盾(起主要作用的平衡關系),利用兩種理論、三種守恒、三個觀點去分析解題。
一、兩種理論
離子的產(chǎn)生及濃度變化與化學反應、電離、水解等過程直接相關,含單一溶質(zhì)溶液解題時應首先考慮電解質(zhì)的電離和水解。
1.電離理論
(1)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程度不大,溶液中的微粒主要是以弱電解質(zhì)的分子形式存在。
(2)多元弱酸是分步電離的,以第一步為主。例如H3PO4溶液,c(H3PO4)>c(H2PO4-)>c(HPO42-)>c(PO43-)。
(3)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同時考慮水的電離。例如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c(CH3COO-)。
2.水解理論
(1)弱離子因水解而消耗,但一般水解程度不大。
(2)水解的實質(zhì)是水電離平衡的移動。例如NH4Cl溶液中,c(Cl-)>c(NH4+)>c(H+)>c(OH-)>c(NH3·H2O)。
(3)多元弱酸的陰離子是分步水解的,以第一步為主。例如Na2CO3溶液中,c(CO3-)>c(HCO3-)>c(H2CO3)。
對于兩種溶液混合,應先著眼于物質(zhì)之間的化學反應,再考慮電解質(zhì)的電離及離子的水解;若沒有化學反應存在,則直接考慮電解質(zhì)的電離及離子的水解。
二、三種守恒
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存在著三種基本關系:物料守恒、元素守恒、電荷守恒。
1.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是電解質(zhì)溶液中由于電離或水解因素,離子會發(fā)生變化,變成其他離子或分子等,但離子或分子中某種特定元素的原子的總數(shù)是不會改變的。
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則推出:
c(Na+)=c(HCO3-)+c(CO32-)+c(H2CO3)。
2.電荷守恒
電荷守恒是電解質(zhì)溶液中所有陽離子所帶有的正電荷數(shù)與所有的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數(shù)相等。
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則:c(Na+)+c(H+)=c(HCO3-)+2c(CO32-)+c(OH-)。
3.元素守恒
元素守恒是在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原子個數(shù)不發(fā)生變化。
如在0.1 mol/L的Na2S溶液中,S元素守恒則:
c(S2-)+c(HS-)+c(H2S)=0.1 mol/L。
三、三個觀點
1.全面的觀點
探究離子濃度問題,要充分認識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的表現(xiàn),全面考慮溶液中各種離子的存在情況及相互關系。比如:在Na2CO3溶液中存在Na2CO3的電離、CO32-的水解、二級水解以及H2O的電離等多個反應,故溶液中微粒有H2O、Na+、CO32-、HCO3-、H2CO3、H+、OH-,忽視任何一個很微弱的反應、很微小的粒子都是不正確的。
2.矛盾的觀點
事物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處理矛盾問題時要抓住主要矛盾。在比較離子濃度大小時,若溶液中存在競爭反應時,需要抓住主要矛盾來解決相關問題。如等物質(zhì)的量的NH4Cl、NH3·H2O共存于溶液中,則溶液中同時存在NH4+水解和NH3·H2O的電離。由于NH3·H2O的電離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故考慮電離而忽略水解。由此得出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為:c(NH4+)>c(Cl-)>c(NH3·H2O)>c(OH-)>c(H+)。在應用此觀點時,正確判斷矛盾雙方的性質(zhì)是必要的,如一級電離通常大于二級電離,一級水解通常大于二級水解。弱酸及其對應鹽、弱堿及其對應鹽所形成的緩沖溶液中通常情況是電離強于水解,極少數(shù)例外,如HCN及CN-。
3.聯(lián)系的觀點
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溶液的離子亦如此,要應用化學原理,準確判斷離子之間的相互影響。比如:純水中由水電離出的H+、OH-滿足c(OH-)=c(H+);若加入堿或酸,則堿或酸電離出的OH-、H+會抑制水的電離,而使c(H+)水=c(OH-)水,但數(shù)值減小;若加入可水解的鹽,則因弱離子的水解消耗H+或OH-而促進水的電離,c(H+)水與c(OH-)水不再相等。
另外在解此類選擇題中,我們還可以根據(jù)選項的內(nèi)容和形式進行判斷。例如根據(jù)溶液的酸堿性來判斷的OH-、H+濃度相對大小,對選項進行分類;選項中用“>”或“<”連接的,用兩理論去分析;選項中用“=”連接的,用守恒關系去分析;等式中有弱電解質(zhì)分子的,用物料守恒或元素守恒去判斷;等式的兩端分別是陽離子和陰離子的,用電荷守恒去判斷。
總的來講,在處理離子濃度問題時應著眼于對化學原理的分析,抓住兩種理論,明確前提條件;遵循三種守恒,確定相互聯(lián)系;把握三個觀點,確保思考嚴密、判斷準確。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
編輯 張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