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習慣成就人生,學生的儀容儀表、行為習慣等必須嚴格要求,隨時檢查,大到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態(tài)度,小到學生的穿著打扮、舉手投足,班主任都要細心觀察,用心引導,發(fā)現(xiàn)問題,想方設(shè)法及時解決。即使是一些小毛病也不能得過且過,一開始就要讓學生感覺到高中與初中完全不同,自己已經(jīng)是青年人了,對自己的行為要負責。
關(guān)鍵詞:班主任;細節(jié);決定成敗
學生在高中時代,很多時候一些細節(jié)會讓他們改變觀念,改變?nèi)松?。學生一入學,一定要在細節(jié)上下工夫。
一、首先讓學生明確
1.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凡事要以學習為重,爭取出滿勤學滿點,無特殊情況,不許請事假。
2.請病假,必須有相關(guān)醫(yī)學證明,由家長親自到校說明情況。
3.學生在上學期間,有病需請假的,必須先通知家長然后由教師領(lǐng)著到政教處請示被批準后方可離校,到家后,必須讓家長給教師打電話證實你已到家。
4.紀律是學習的保證,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必須嚴格遵守。
5.值日工作必須及時到位,第一周分好組后,教師給每一組學生都做一遍示范,讓所有學生都看一看,衛(wèi)生打掃到什么標準才算合格。
二、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
良好的習慣成就人生,學生的儀容儀表、行為習慣等必須嚴格要求,隨時檢查。大到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態(tài)度,小到學生的穿著打扮。舉手投足,班主任都要細心觀察,用心引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即使是一些小毛病也不能得過且過。
三、對待差生
一是要鎮(zhèn)住他們,絕不能讓他們嚇倒,要相信邪不壓正;二是要籠絡(luò)他們,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引導進步;三是要捋順他們,使他們一點點摒棄惡習,學會自律,走入正途。
四、向?qū)W生的初中教師虛心請教
他們?nèi)陮W生觀察積累的情況,是我們最快了解學生的寶貴經(jīng)驗,我建議高中班主任應該與初中班主任經(jīng)常搞聯(lián)誼活動,這對招生和做好學生的工作有益無害。
五、與任課教師擰成一股繩
教師要通力合作,齊心協(xié)力,共同做好學生工作。一定讓學生明白,無論教師用什么方法,其出發(fā)點肯定是為了學生好,在這個世界上有可能所有的人都會利用你,但只有你的父母和老師是絕對不會害你的。師生一旦發(fā)生矛盾,不要急于讓學生向教師認錯,一定想辦法使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他們心服口服地道歉,這樣有助于促進師生情感,避免對立。
學生歷來對家訪很反感,總認為教師家訪就是向家長告狀。我的做法是開學時就明確告訴學生,在高中每學期班主任都要與家長見面溝通一次以上。我家訪的目的是把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客觀地告訴家長,你在父母的眼里可能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你要求獨立的個性以及一些成年人的想法,在父母那里得不到認可,你身上的閃光點有可能父母看不到,說不定教師可以讓你的父母改變對你的看法,把你當青年看,和你以朋友的身份相處。再說將來你們畢業(yè)了,老師想你了或者有事需要幫忙,我也好知道你家在何處。同學們看我說得特實在,就消除了不滿情緒,也讓學生感到自己有可能成為為別人解決難題的人,他們就有了自豪感。就這樣,我順利地和每一位學生約好,以學生的居住片為單位,逐一對學生進行了家訪,不但對學生加深了了解,而且也讓家長感到,我這個班主任很認真負責,孩子在這樣的學校里家長也放心。在家訪過程中我了解到,有幾名學生家庭條件很不好,但他們卻能安心學習,有幾名學生的居住條件很優(yōu)越,卻一點也不愛學習。在家訪總結(jié)會上,我把這幾位學生進行了對比,鼓勵愛學習的學生同時也鞭策不愛學習的學生。
記得我在批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了一張紙條。老師:您能幫我勸勸我爸爸嗎?爸爸老愛喝酒,一喝多就和我媽媽吵架,我很痛苦,更無心學習,我真不想在家待了……說句實話,在學生的心里,老師似乎能解決所有的難題,但面對許多社會問題,老師是無奈的。想到學生對我的信任和求助,考慮再三,我給該學生回了一封信:感謝你對老師的信任,你是一位文靜愛學習的學生,做事有分寸,既然能與老師真誠溝通,能否用同樣的方式與你父母多交流呢?相信你的真誠和愛能解決這個難題。不久,我利用召開家長會的機會,以講故事的方式向家長說了這件事。會后,有些家長紛紛指責那位愛喝酒的家長,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不良嗜好影響孩子的學習……過了一段時間,那位學生又給我寫了一張紙條。老師:真的很感謝您,我照您說的做了,我爸爸最近不但不喝酒了,而且還能幫我聽寫英語,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看了這張紙條,我的心里真的很甜蜜。
三年四季更替,是家長的信任,學生的認可,領(lǐng)導的支持,讓我感到班主任工作使我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辛苦更幸福,風雨三載,而今又重歷風雨,我會更加努力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白山管委會第二高級中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