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幾節(jié)賽課案例課堂教學的實踐與反思,闡述了英語教學應遵循的幾個關鍵點。
關鍵詞:反思;公開課;語法教學;真實情境
一、背景與教學內(nèi)容簡介
筆者參加了常州市武進區(qū)鄭陸協(xié)作片有關“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的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本地區(qū)5個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展示;本次賽課的教學內(nèi)容為《牛津初中英語》(譯林版)8A Unit 1 Friends 的Grammar(AB)版塊(第12~13頁)。
二、課堂教學缺陷的描述及反思
1.教學設計中的缺陷
在教授新知形容詞的用法時,教學的目標是正確運用形容詞來描述人或事,可放名詞前面或系動詞后面,運用形容詞的比較級來比較兩個人或兩件事,運用形容詞的最高級來比較三個或超過三個的人或事。
教師A為學生播放了Eddie和Hobo的對話,并問:“What are they doing?/What do you think of hobo?”然后引導學生說出funny這個形容詞,提出兩組詞組the funny e-dag/the fat dog和Hobo is funny/ the fat dog is Eddie,進而歸納了形容詞的兩個用法,即:adj.+n. be+adj. linking v.+adj,繼而再歸納和拓展其他連系動詞。但結果是學生的操練還不是很熟練,要么回答時結結巴巴,好幾個問題都是在教師的多次提示下才得以完成。
反思: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言語情境或模擬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境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fā)表達思想的欲望,從而促進英語學習,培養(yǎng)運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在語法規(guī)則的運用和鞏固階段,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讓學生發(fā)展自己的語言能力。情境體驗應該融合聽、說、讀、寫活動,不僅發(fā)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
2.師生合作互動中的缺陷
幾乎每位教師都在自己的課堂上安排了 Discussion這一環(huán)節(jié)。以教師B課堂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片段為例,該討論活動的主題是:Please give your friends some advice. Can Ben make friends with Tony?通過介紹老師的朋友和他兒子Ben的情況,最后環(huán)節(jié)來討論他的兒子能否與tony成為朋友?;顒拥囊?guī)則如下:Four or six students form a group to discuss this topic. After three minutes, some groups will be invited to share your ideas.
活動開始后,我特意留意了其中兩組的討論。第一組都是用中文討論,嘀咕了幾聲就沒有聲音了,另外一組,只見幾個腦袋湊在一起,好像討論放學后的活動設想。
在討論結束之后的匯報階段,學生沒有主動出來匯報的,教師隨意抽了幾組,都沒有真正說到問題的要點之處,教師對答案進行了比較完整的補充,教師表達的流暢與學生的反應遲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反思:縱觀我們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視實質(zhì),缺乏實效”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本身。筆者建議,討論前教師應充分重視引導工作,加強相關的語言輸入,并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討論考試后,教師要深入到小組當中,了解學生的合作情況,并從中及時得到反饋信息,從而在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進行靈活調(diào)整。此外,教師還應把握好討論時間,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不能走過場匆匆了事,還應在討論后及時對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而不是只對個人評價。
三、結束語
通過對本次賽課,幾位教師案例的再現(xiàn)和反思,筆者對英語語法教學以及課堂組織的幾個關鍵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真實性語法情境
人的認識過程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體現(xiàn)在語法教學中,就是從具體的語言實踐中感受語言規(guī)律,總結語言規(guī)律,再運用語言規(guī)律的過程。這種具有語言實踐和語言規(guī)律應用行為就必須以一個具體情境為依托,使學生在特意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輕松愉快地接收語法知識,潛移默化地掌握語法規(guī)律,靈活自如地運用語法規(guī)則。
2.保證小組互動的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傳統(tǒng)教法之所以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主要原因是教師課堂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授課,常缺乏學生的積極參與,缺乏師生之間的真實交流和互動。這就要求教師想方設法讓課堂充滿生機,讓學生在輕松的活動中理解掌握并運用語法知識,提高語言實踐運用的能力。同時,小組合作要充分調(diào)控好,重視引導工作,加強相關的語言輸入,并及時反饋和評價。
總之,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手段,為學生今后的實際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夏飛華,劉濤.課堂導入活動失敗的原因及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東青實驗學校)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