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宋代白鹿洞書院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教育機構,是朱熹等人著手創(chuàng)辦的一種獨特教育模式。白鹿洞書院不僅為當時的社會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同時也對當今語文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教育發(fā)展現象。
關鍵詞:白鹿洞書院;教育特點;高中語文
白鹿洞書院的教育特點與封建官學的教學模式截然不同,很多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即使放在教學模式多樣化的當今社會也是具有極大借鑒意義的。尤其是當今高中語文教學中汲取白鹿洞書院的教育特點,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水平和效果。下面將對高中語文教學借鑒白鹿洞書院的教學特點進行介紹。
一、教學目的方面
從教學目的的角度來看,白鹿洞書院的教學目的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育,而是將教育學生如何做人來作為教學的最終目的。高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借鑒白鹿洞書院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師生關系方面
白鹿洞書院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一種和諧的關系,學生在選擇教師時通常都是仰慕而來,并且教師和學生都是品德高尚、互相尊重的。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值得當今高中語文教學借鑒的,語文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并且以其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豁達的胸襟來感染學生,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進而促使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教學方法方面
在教學方法方面,白鹿洞書院主要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精研、體察的思想和能力,而精研和體察正是對高中生語文能力的重點要求。因此,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對白鹿洞書院中的教學方法加以借鑒,以更好地提高高中生朗讀、鉆研、實踐等方面的語文學習能力。
四、課堂氛圍方面
白鹿洞書院的課堂氛圍是相當自由寬松的,學生能夠自由地發(fā)表見解,與教師進行交流,擴大思維的開放性。而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促進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形成。借鑒白鹿洞書院中的課堂氛圍特點,使高中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寬松和活躍,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白鹿洞書院獨特的教育特點對于當今社會的高中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對白鹿洞書院的教育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和總結,提煉出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趙偉含.略論白鹿洞書院在兩宋時期的不同特點[J].綏化學院學報,2009.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第九中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