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初二年級的新增學科,是學生開始物理學習的起點,它對于學生來說存在新鮮感和好奇心,這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關鍵點。根據(jù)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jīng)驗,談談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希望能為廣大物理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實驗;教學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傳導,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時候,學生對于物理的新鮮感只是停留在它表面上的新奇,并沒有更深入的理解,學生的新鮮感和興趣也就隨著日復一日的煩瑣講解而消失殆盡,最終就會導致教學的失敗。所以,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導,及時地深化。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地設計教學思路,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地了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及時分析,認真?zhèn)湔n,因材施教,正確并及時地處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地進行思維活動。如我們可在教學中設計一些簡單易行的小實驗,像是兩個小磁鐵之間的磁性作用能夠推動小木車的移動;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一些能源利用,或是保護環(huán)境的宣傳實例做成幻燈片放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還可以提倡學生預習、自學,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使其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
二、注重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學以致用是教學活動永恒不變的目的,物理概念和理論是從生活中總結而來的,而物理的學習也是為了以后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享受生活。在初中物理教科書中,每一個概念、定理、原理、公式、規(guī)律都是通過大量的實驗驗證得來的,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也應讓物理回歸生活,這樣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更貼近他們的認知特點,更能夠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同時我們也應注重實驗教學,這樣學生通過對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就能更加直觀、形象地描述物理現(xiàn)象和主要特征,再加上實驗操作,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除了在課上穿插一些實驗之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在課下收集一些科學信息和資料,自己設計一些簡單的小實驗,同時和老師、同學之間相互討論交流,鍛煉自己的動手、動腦、觀察、分析等的各項能力。
三、注重師生關系的維護,構建和諧課堂
心理學的理論認為:學生只有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下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構建和諧課堂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前提,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基礎,是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感情方面的投資,關心、愛護并尊重學生,“親其師行其道”,學生會因為對老師的喜愛,而把這喜愛轉移到課堂上,從而能夠更加專心、更加高效地接受教學知識和老師的諄諄教誨,更愿意和老師交流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從而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李家諫.淺談如何構建高效物理課堂[J].數(shù)理化學習,2009(11).
[2]沈亮.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數(shù)理化學習,2009(12).
(作者單位 遼寧省盤錦市第三完全中學)
編輯 劉俊婷